于丹与李零的论语之争 不听于丹和她的“论语”经而说之

2018-04-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如果我说我没有看过于丹的一次讲座,也没有读过其他人关于她的评论,就写下这样的文字,不知道你会说我什么,但我觉得自己已经不正常了.今天听有人说

如果我说我没有看过于丹的一次讲座,也没有读过其他人关于她的评论,就写下这样的文字,不知道你会说我什么,但我觉得自己已经不正常了。今天听有人说他因为听了于丹的讲座,买《论语》,读《论语》,写感受。我想这种人肯定不是少数。

网络上倒是多有关于于丹和她的评说,证明她确定有过人之处,也有自己的妙方奇技,否则书不会卖的红火,传说得不会神乎。但我还是没有看过一次电视,因为我对“某某讲坛”已经失去兴趣,过去我是推崇的,而且还把它介绍给学生,甚至不惜牺牲休息时间录制或想办法下载讲座。

后来,讲坛中见不自己心仪的东西,倒是说些小脚辫子之类的事,感觉不爽,所以就中断。现在还是提不起精神去看。几日看了《读书》杂志上李零的读《论语》讲《论语》的文章,知道李夫子也说法。说孔夫子是丧家狗,而是孔子自己说。同时他把孔子在后世看成符号化的东东(不敬)。既然是符号,而且是抽象的符号,那就尽自己的理解得了。所以我还是没有看。

当然,别人看是别人的权利,我没有必要愤青,何况于丹不会因为有我这样的人就会停讲,也不会停止出书拿稿费。只要她有力气,只要有市场,又于我何干。所以想到有时候人容易自以为是,就像我写上面的话一样。但我想到的是于下的问题:中国真得大,特别是“人”这个市场真的大。

当然不是卖人或买人的市场,而有人,又恰逢开放或转型的时代,人的潜能是无穷大,谁要能够抓住机会,并有才能,哪怕只会吆喝,也会产生巨大有能量,可以产生效益,也可以产生破坏的力量。

后者可以拿“XX功”或当年的气功热等说事,前者你可见张艺谋和他的电影说事,当然还有现在的于丹。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举办亚运会,就有样的要求说,每一个中国人捐1元钱,算起有就10个亿,退一步,每人捐一分,也是100万。很多想到,如果每一个人都会自己的一本书,或者十几亿中国人只要给自己一分钱,那么,自己不就成为百万富翁。

这种想法看上如白日梦,但倒回来想想,现在在中国做意,如何能够以这样的角度去想,那么中国市场将是多大,天文数字。于是,我们可以想想,如果把中国市场的巨大需要进行一定比例划分,你只要占有相应的百分之一或多一点,你可能成为亿万富翁,如果只占更少的一部分,你也可能成为富翁。

现在想来,这是非常简单的说法与做法。但是你不得不想象一下,中国人口数量巨大背后可能是包袱与负担,但如果成为有质量的一群人,发出的能量将也是巨大的。

当中国人还没有更多的人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还没有更多的从人格与思想上站立起来的时候,有时节目红火,有些人先富起来,除去不应该火或富的因素,那再也正常不过。但跟风与否,就看你自己。这是时代给你权利与自由。同样,你也可以自己火起来,富起来,让别人跟你的风,帮你擦鞋倒水,甚至买单,也就不必惊诧。

同时,我们可以就教育问题作点变革,来点不同过往的变化,增加些新意,让教育不再那样守旧与原地不动。作为教师,你也可以把你思考付诸实际,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中国的人力资源还是非常丰富的。如果你真的能够吸引住学生,哪怕只有一个,你也将有无尽的潜能可挖掘。

如果有一位别的老师能够跟随你,并同你一起努力,你也会有一广阔的前景。大胆而有理据的思考与演说,大胆的利用现代媒体,你会找到更合适的生存与发展的方式。中国教师可能缺少的是真正的行动与持久的大胆行动。不听于丹和她的“论语”经,并不是落伍。如果听后你也向于丹一样,把自己的职业与爱好做到这一步,你也可以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