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逸飞黄河颂 【大视野】陈逸飞|《黄河颂》:中国美术史上的壮丽诗篇

2018-01-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我们重温中国美术史上陈逸飞的经典油画<黄河颂>.这幅是1972年陈逸飞早年的成名油画,长297厘米.宽143.5厘米,它以宽银幕式绘画,描述一位红军战士站在黄河之巅,眺望天际,此时,霞光初照,高飞的大㕍在战士的脚下飞过,一片浪漫主义豪情......2009年,中国美术馆举行"大河上下:建国以来优秀美术作品展"评委们一致认为<黄河颂>为陈逸飞代表画作,于是,费尽周折,在收藏家手里把这

【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我们重温中国美术史上陈逸飞的经典油画《黄河颂》。

这幅是1972年陈逸飞早年的成名油画,长297厘米、宽143.5厘米,它以宽银幕式绘画,描述一位红军战士站在黄河之巅,眺望天际,此时,霞光初照,高飞的大㕍在战士的脚下飞过,一片浪漫主义豪情......2009年,中国美术馆举行“大河上下:建国以来优秀美术作品展”评委们一致认为《黄河颂》为陈逸飞代表画作,于是,费尽周折,在收藏家手里把这张珍贵的画作借出来展出。】

陈逸飞的这幅代表作被视为中国美术史的重要作品,差点损坏。1980年代初,陈逸飞决定出国,登机前一晚,突然决定要将数幅画搬走,尤其是他的得意之作《黄河颂》。由于《黄河颂》大小非凡,陈逸飞要叫一班小兄弟帮手搬运,但画作实在太大,两辆自行车一前一后才可以载走,不料在拐弯时,《黄河颂》的画布被碰裂开了。

后来的修复由陈逸飞胞弟陈逸鸣负责。1996年在香港曾以128.5万港元售出,而2007年5月在北京2007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估价2000万元人民币,最终以4032.6万元人民币成交,11年升值约30倍,创下当时中国油画作品最高的成交记录。

说起这幅画作,背后真的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大家都知道聂耳、冼星海唱出抗战时代最强音的《黄河大合唱》,上了年纪的人也记得后来改编成《“黄河”钢琴协奏曲》。协奏曲在1969年问世,《解放日报》需要借调人手绘画宣传画作。

1972年,年仅25岁的陈逸飞为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油画组负责人,随即与夏葆元、王永强、张定钊、秦大虎、严国基奉调参与上海市《黄河》油画组画的设计。创作室位于汉口路309号的旧《申报》大楼三楼。

钢琴协奏曲共成4个部分,这组画也分为4幅。严国基画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陈逸飞画第二乐章《黄河颂》,夏葆元和王永强画第三乐章《黄河愤》;秦大虎和张定钊画的第四乐章《保卫黄河》,其中《保卫黄河》原本是画与林彪在一起,后来林彪事件发生,需要重画。

《黃河颂》色彩小稿

四幅作品中,陈逸飞的《黄河颂》最为外界熟悉。它的初稿是水粉稿,除了画一位红军外,身边还有一位披著羊皮的农民,但陈逸飞认为一个人站在山岭,会令画面更简洁有力,在第二稿剔走农民角色。这做法当时引起美术界争议,认为这做法不能代表群众,至少也得加个民兵。为了按自己的想法绘出该画,陈逸飞为此要跟各领导打招呼、通关系。

陈逸飞为了画士兵手握步枪的样子,还找来了一张苏联油画的印刷品,内容是列宁检阅军队,一排排战士手握步枪,陈逸飞为了研究这张模糊不清的印刷品,把作品看了整整一个上午。

1997年元旦陈逸飞在《新民晚报》撰写的《既英雄又浪漫》说:

“《黄河颂》最初的构想,是画一个羊倌,扎着羊肚子头巾,扛着头,仰天高唱信天游。反复思量后,发觉这种表现方式几乎是在诠释《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便毅然舍弃。转而改成一个红军战士,站在山巅,笑傲山河。创作过程中,我把山顶明亮如炽的光感复还原到画布上,还渲染成一片耀眼的白芒;我在红军战士的步枪枪眼里,画了一小团红布,形同一朵盛开鲜艳的小花,在他的脚下,画上一行斜飞南行的大雁。

我自以为很美,既英雄又浪漫。”

陈逸飞为《黃河颂》背景画的油画写生

将画面中心人物由羊倌转变为战士,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调整,它更接近歌词本身传达的意象。我们可以将画面和《黄河颂》歌词对照一下,不难看出歌词描绘的形象部分和画面基本叠合,歌中唱道: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金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在这里,关键是将那个抽象的“我”具象化,而将羊倌调整为战士之所以重要就在于战士形象不仅使画面中的革命含义骤然被强化出来,同时又便于对其进行英雄主义塑造与描绘。假设中心人物依然是吼唱信天游的羊倌,那么可以想象无论画面多么雄阔壮丽,人物形象多么拔高,它所传达出的含义只与百姓翻身解放、民族精神歌咏这样的内容有关,而一旦转变为持枪的战士,这个形象就突出了抗战的时代背景,也包含了歌词的象征含义,而这一点恰恰是图像与歌词“时代”升华的地方。

第三乐章《黄河愤》

1977年举办全军美术展,首次展出该作品,它的感染力和绘画技巧引起美术界的关注,从此奠定了陈逸飞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黄河颂》的构图、色彩运用在中国美术界深受推崇,评论家在形容该画时指:“陈逸飞注重造型的块面处理和笔触表现,士兵的脚部及其立足的岩石等受光面,笔刀兼用,积色较厚,刻画既结实又潇洒;色彩明亮,有光芒万丈的金光感。”

多年以后,陈丹青这样回忆陈逸飞的这段时光:

“1971年,我已经是一介知青,从赣南山沟流窜回沪,立即得知上海滩头条“油画新闻”:根据1969年创作的钢琴协奏曲《黄河》,由张春桥姚文元主政的“上海市革命委员会”重点组织创作同名油画系列,严国基画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陈逸飞画第二乐章“黄河颂”、夏葆元画第四乐章“黄河愤”……消息确凿:“黄河”系列的创作地点就在外滩附近的《解放日报》社。

忽一日,经由大师兄徐纯中慷慨引领,我做梦似的登上《解放日报》老式建筑的石砌楼梯,站在“黄河”系列大画布前……那年我将年届十八岁,心中唯有一念:我也要画大油画!

显然,陈逸飞画《黄河颂》是组织分配的一个政治任务,并不是自己选择的一个创作题材。这样的情况在“文革”司空见惯,有不少画家就是通过完成分配给自己的创作任务而在当时扬名立命,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刘春华作《去安源》。想当年,刘春华画《去安源》才23岁,陈逸飞画《黄河颂》才26岁,其实都还是半大毛头小子,真是年轻。他们创作这些作品其实不可能也不敢奢望什么一夜成名,是历史把他们推到了前台......”

多年后,陈逸飞在国际上功成名就,有记者问他“自认为最成功的作品是哪一幅”,陈逸飞想了想说:“如果说第一印象,最得意的作品应该还是《黄河颂》。”

潘胜前:我曾为陈逸飞的《黄河颂》当模特儿

潘胜前先后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和上海大学美院油画系。1972年正式拜孟光先生为师,兼任他的助教。孟光是著名油画家和艺术教育家,不少学生成了当今画坛的中坚分子,如陈逸飞、夏葆元、魏景山、王永强等。潘胜前随老师和师兄们一起进行创作、探索。所创作的大型油画《权》《李玉和》分别收藏在上海历史博物馆等处,他也作为上海代表参加了全国文代会。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上海有关方面组织一批青年油画家,包括陈逸飞、夏葆元、严国基等人,要他们以黄河为题材,创作一组油画,并且作了分工。其中,陈逸飞分到了“黄河颂”。于是,他们集中在解放日报社,分头创作起来。但是,陈逸飞画出来的初稿,却没有通过审查。他画了一位陕北牧羊人,身披羊皮袄,手持赶羊鞭,站在山坡上,似在引吭高歌。审查者认为,这幅画的构思有“小资”味,没有反映出“黄河颂”应有的磅礴气势。

本来,陈逸飞对自己的作品十分满意。作品被否定,令他一时不知所措,情绪显得相当烦躁、消沉。过几天,孟光老师带着一批学生去安慰他,鼓励他重新振作起来。潘胜前在旁边建议说:“要么就画解放军,形象更威武些,或许能符合要求。”一句话提醒了陈逸飞。他看着师弟,说道:“你的脸部轮廓分明,有威武气,画出来形象不会差。你就穿起军装,给我当模特儿,如何?”不由分说,硬拉着潘胜前,花两个半天,画成了素描肖像。

正是受到师弟的启发,陈逸飞重新构思,正式定稿的《黄河颂》,以长城为背景,一位红军战士持枪挺立,站在高山之巅,旁边黄河滚滚,惊涛骇浪,远处水天一色,在写实中添加了浪漫色彩。与素描人物相比,画中的战士虽然作了修改,但其脸部轮廓依旧可以看得出潘胜前的影子。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上海美专并入上大美院。交接之际,无人管理,美专校舍一片狼藉。对学校充满感情的潘胜前,徘徊其中,突然发现了一卷画作,有山水、花鸟,也有素描,而陈逸飞画的那幅素描竟赫然在目。潘胜前又惊又喜,连忙拣回去给孟老师。

老师嘱咐他说是陈逸飞的力作要珍藏起来。多年后,陈逸飞从美国回来开画展,师兄弟重逢。他知道了这则趣事后,笑道:“潘胜前,你从垃圾堆里拣到我的画,不容易,可以写成故事了。此画当然非归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