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中企动力 中企动力陈丹:生意场上的“女强人”

2017-07-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坦率.真诚作为一个标签,让陈丹在中企动力有了更多的亲和力,并成为了不少中企动力员工心中"可爱"的总经理.陈丹似乎是在有意颠覆人们潜意识里"表里如一"的传统认知.确实,当声音甜美.眉目清秀,长着一张娃娃脸的陈丹坐在记者面前时,很难想象她居然会是在全国有70多家分公司和近万名员工的中国数码信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数码)和中企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企动力)的双料总经理.不过,一旦交谈起来,陈丹自信和强势的一面则显露无疑.这个时候,清晰的思路和跳跃的思维

坦率、真诚作为一个标签,让陈丹在中企动力有了更多的亲和力,并成为了不少中企动力员工心中“可爱”的总经理。

陈丹似乎是在有意颠覆人们潜意识里“表里如一”的传统认知。

确实,当声音甜美、眉目清秀,长着一张娃娃脸的陈丹坐在记者面前时,很难想象她居然会是在全国有70多家分公司和近万名员工的中国数码信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数码)和中企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企动力)的双料总经理。

不过,一旦交谈起来,陈丹自信和强势的一面则显露无疑。这个时候,清晰的思路和跳跃的思维,使得陈丹给人的印象很快被另一个词汇所取代,那就是“女强人”。

对于如此的“表里不一”给人造成的错觉,陈丹倒是有些洋洋得意:“在谈判的时候,经常就因为被对手低估,而占据上风。”

学生时代的梦想

与职场女性被恭迎为“女强人”而大多采取避之不及的态度不同,陈丹更趋向于乐见其成,并不断以“谢谢”来回应。

事实上,了解陈丹的人都知道,成为“女强人”,在上大学时就已经被陈丹提上了议事日程。诱导她的则是台湾作家朱秀娟当年写的一本风靡一时的小说《女强人》。作家笔下的主人公林欣华在遭遇各种逆境后终于事业有成的故事深深感染了陈丹。加之陈丹当年也算出类拔萃,学习成绩一直是全校专业第一,于是乎,成为一个女强人也就成为了陈丹神往的目标。

大学毕业后,为了不断寻找机会,国际贸易经济专业毕业的陈丹居然在短短九年间有过十几次的跳槽经历,多次不算太成功的职业经历,也开始让陈丹逐步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几番波折之后,2000年,陈丹在香港上市公司中国数码落下脚,专门从事企业事务方面的工作。

四年之后,机会终于垂青到了陈丹头上。这一年,中国数码旗下的中企动力高层发生动荡,陈丹临危受命,担任了中企动力总经理。这是陈丹头一回带领几千人的团队,在此之前,她的团队成员从来没有超出过10人。

陈丹很清楚,这一次压在肩上的担子要比过去重上几十倍。不过争强好胜的陈丹也明白,这样的机会并不是时常会有,“既然来了,就应该抓住它。”

“我这人脑子转得比较快,既然已经干上这个了,就不再担心能不能干好了,而是想如何干好的问题。”

也许是陈丹的脑子转得太快了,以至于在办理工作交接时,公司董事长于品海给陈丹打气希望她不要有太大压力时,陈丹的一席话反倒让对方大吃了一惊。

“现在压力更大的应该是老板。你老板投了钱都不怕,我一个职业经理人还怕什么啊。”虽然已经过去6年多,陈丹说她对这句话却一直记忆犹新。

坦率的魔力

陈丹接手的中企动力,在当时确实是一个烫手的山芋,由于高层调整,企业的中高层人员流失严重,并有越演越烈之势。随之而来的,中企动力的业务也一度陷入了停滞。

面对千头万绪,陈丹向记者坦承,她当时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救火”,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规划中企动力的下一步。而这其中,如何维护中层管理团队的稳定首当其冲。

陈丹的办法很简单,“我就是直接召集那些要走的中层开诚布公地说,他们走可以理解。不过我还是希望他们可以缓一缓,再观望几个月看看,这样算是给自己一个机会,也是给公司一个机会。”

陈丹的坦率真诚的沟通在中企动力发挥了作用,很快,中层队伍稳定了下来,中企动力重新走向了正轨。

与此同时,坦率、真诚也作为一个标签,成为陈丹在管理沟通中屡试不爽的一大法宝,并让陈丹在中企动力有了更多的亲和力。陈丹也成为了不少中企动力员工心中“可爱”的总经理。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拥戴”陈丹,至少她身边的下属们就很怕她。

还是陈丹的一位下属揭开了谜底。在该人士看来,她所谓的“怕”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害怕”,而是担心工作没有做好而受到陈丹“坦率”的指责和批评。在她看来,陈丹是一个务实并且严格要求的上司,“总能够很快在下属提交的各种报告中找出不足和纰漏之处。”

陈丹早年在外企工作时,曾经接受过一次关于如何将文件转交给上司的培训。结果是,绝大多数都会选择的直接将文件递上去的做法被认为不负责任。正确的做法是:下属应该自己首先通读文件,然后标出文件的概要,以便领导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白文件的内容。

随后,这一培训内容被陈丹引入到了中企动力的日常工作中,并要求每个职位都要有“创造增值”的做法。这显然是一个高出普通标准的所谓严格要求。

务实的态度、严格的要求,加之“坦率”的批评,足以让陈丹对下属们产生足够的威慑力。关键还在于,陈丹不但严格“律他”,还很“律己”。用陈丹的话说,她“说出去的话至少都是自己相信,而且能做到的”。

挑战犹存

虽然女性作为管理者有着自己的优势,但在生意场上,女强人也是拼出来的。而陈丹身上,也的确有着那么一股子的拼劲。

有员工暗自对陈丹的作息时间有过长达一周的连续观察。结果发现,每天早上八点四十分之前,陈丹的车都会准时停放在公司楼下,陈丹离开公司之时,则几乎都在晚上九点之后。

作为一个近万人公司的老总,陈丹的确有着太多的事情要忙,特别是在风云变幻的IT行业。

10年前,由于当时的互联网还处于起步阶段,中企动力提供的建站服务也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高技术活,中企动力也因此一度备受业界瞩目,成为IT业界最为知名的企业之一。

不过,随着IT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竞争的激烈,中企动力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儿,出路何在,也就成为了陈丹必然面对的问题。陈丹心里明白,中企动力要想杀出一条血路,就必须独辟蹊径,绕开同质化的竞争。否则,中企动力只能依赖简单粗暴的价格战谋求生存。

一番比较之后,2005年开始,中企动力喊出了做“企业信息化的运营商”的口号,业内首次引进“平台”概念,让中小企业在中企动力的平台上选择感兴趣的模块化产品。它最大的好处在于让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服务变得更加简单。

不过,过于专业化的表述,让中企动力新理念的推广遇到了难题。为了能够让客户更加直观地感受中企动力的新平台,陈丹冒着有可能因为层级增加和跨度过大而导致的管理失控的风险,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了7000多人,将分公司扩建到了70多家,以期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服务。陈丹的冒险收到了一定实效,目前中企动力服务的中小企业客户已达30多万家。

陈丹告诉记者,随着渠道的进一步下沉,中企动力未来可能要开更多的分公司,初步规划是在10年内,建立覆盖全国300个城市的本地化商务和服务网络。

陈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中企动力目前最大的问题不在于竞争对手,而在于随着分公司和渠道人员的增加,很多渠道人员甚至连自己都不能准确表述“中企动力的产品是什么”。如此,新的市场格局就很难打开。

而如何让更多的员工了解中企动力的新产品、新平台,显然是陈丹下一步所要做的。

不断解决问题,不停接受挑战,这就是陈丹作为女强人所不惜面对的现实。不过,陈丹说她很享受这种状态。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