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曾的图片 寻找方大曾:央视纪录片导演16年的追访故事(下)
1999年,时任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导演的冯雪松意外地与方大曾的遗作结缘,从此开始了长达16年的探寻。期间,冯雪松拍摄纪录片《寻访方大曾》,并于2000年11月8日新中国首个记者节播出。之后,冯雪松撰写了《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一书,于2014年出版。
2015年,在冯雪松的倡议下,方大曾纪念室在保定落成。至此,一部纪录片、一本书再到一个纪念室,使差点被历史淹没的首位报道“七七事变”的战地记者方大曾,重新回归当代人的视野。
图为本文作者冯雪松 摄影:孙楠
工作完成,责任没有终点
16年来,方大曾成了我放不下的心事,寻找线索和资料的工作一直在持续,《保定以南》《保定以北》《敌人觊觎下的绥远》《北平学生的灾区服务》《吃黑面的人扛白面》等通讯和照片近年被陆续找到。
2002年至2007年,我任职中央电视台驻澳门首席记者期间,也把方大曾的有关资料带在身边,并利用空闲时间到澳门何东图书馆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图书馆和有关资料馆继续查找,并对采访中的资料、体会、访谈进行了分类编目整理。
当年拍摄纪录片的同伴和友人,见面的时候仍然谈的是小方,看看在什么样的时机,一起再为他和家人做些什么。虽然经受身体和精神的“疲劳考验”,但越寻找越觉得小方的价值不可低估,除去他作为“七七事变”报道第一人的光环,他是中国战地记者的先驱、杰出的摄影家,他的新闻理想、职业素养、专业精神和爱国情怀,都值得今天的人们借鉴和学习。
2006年3月16日,方大曾留下的837张底片全部捐赠给国家博物馆,纪录片《寻找方大曾》在仪式上再次播放,据此10天前,方澄敏女士合上了双眼,享年91岁。
2012年7月,我与央视网一同策划了《方大曾百年诞辰纪念活动》,内容涵盖纪录片观赏、征文、访谈、作品介绍、回忆文章等。
2013年8月,应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之邀,我开始撰写《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一书,2014年11月该书正式出版。为此,新华社、中新社发布消息称“《方大曾:消失与重现》出版,七七事变报道第一人浮出水面”。众多媒体对此进行报道,渐渐形成了“方大曾热”。
中国新闻史学界泰斗、中国新闻史学会创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方汉奇先生见到这本书格外激动,他写下了这样的阅读感言:“冯雪松的这部专著《方大曾:消失与重现》,把湮没了八十多年的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和摄影记者方大曾推到了历史的前台,让他的名字开始为公众所知晓,这是对中国新闻事业史人物研究和中国战地新闻摄影史研究的一大贡献。
方大曾有关卢沟桥事变和抗战前线的一大批新闻照片,是对伟大的全民抗战的忠实纪录。它体现了抗日军民抵御外侮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鼓舞了士气和斗志,也保存了许多拍自第一现场的珍贵画面,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我们为历史上有过如此杰出的新闻摄影记者感到骄傲。他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2015年5月25日中国记协组织召开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指出,中国记协举办这次活动是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讲两个人的故事——方大曾和冯雪松。以历史为镜,两代记者的故事,讲的是同一个主题:面向现实,深入实际,不畏艰难困苦,忠实记录时代,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鼓与呼。这种精神在每个时代都是必要的,今天更应在中国记者中进行弘扬。
保定是方大曾的失踪地,也是他战地采访的中转站。2015年初,我应邀参加保定市方志馆开馆仪式,与有关领导谈起,保定是方大曾最后的落脚地,如果在保定为方大曾建纪念室,不仅使方大曾的灵魂和精神有所寄托,也可为保定增添独特文化元素,成为宣传抗战的新名片,倡议得到了马誉峰市长的赞同,遂初步议定在保定市方志馆辟建方大曾纪念室。
后经我与家属协商,将方大曾迄今唯一的一件遗物——旅行皮箱捐赠保定,在纪念室永久陈列,供喜爱他的人们凭吊缅怀。
《方大曾:消失与重现》写作之初,我即承诺,将所得版税全部捐出,拟用于建立“方大曾基金”,以传承他的精神,这条路很长,也很艰难,但是值得做下去。
如今,我们有了一个“寻找方大曾”的微信群,天南地北的朋友在小方的感召下相聚,交流信息、保持沟通、畅谈理想,有人正在制作方大曾的雕像,有人计划筹拍方大曾故事片,有人计划开发寻找方大曾的战地足迹,让孩子们每年假期走一回。从感动别人到被别人感动,看到这些,我的内心无限温暖。
在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录像时,倪萍大姐问我,写完这本书,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说,和方大曾相比,自己有太多的不足。她又问,16年,从一部纪录片到一本书再到一个纪念室,是不是意味着这件事的终结?我说,只要方大曾没有下落,他就是我永远的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