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晓南陈龙珠 走近浙江新科院士:省农科院院长陈剑平浙大龚晓南
浙江日报杭州12月8日讯 8日上午,中国工程院公布2011年院士增选结果,共产生54名新院士。我省有两人当选,他们分别是浙江省农科院院长陈剑平研究员、浙江大学龚晓南教授。浙江日报记者第一时间进行了采访——
陈剑平:做植物病毒“克星”
陈剑平,男,1963年4月出生于宁波。1985年7月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1995年12月获英国丹迪大学植物病毒学博士学位,2002年4月至今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2005年当选首批浙江省特级专家。长期从事植物病毒学和病毒防治研究,先后获1992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4项,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以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等10多项荣誉。
攻克真菌传播植物病毒的世界难题、阐明5种粮食作物重要病毒病发生规律、建立的相关综合防治技术在全国病区大面积应用……这些常人眼中的高精尖科技,却实实在在地解决着我国农业生产重大问题,这也正是2011年新科院士——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陈剑平研究员20多年致力开展的研究内容。
听闻院士公布的消息时,陈剑平正在广州开会,电话中他平静地告诉记者,“能评上院士是对我这么多年科研工作的认可,很高兴。以后,还是要和大伙儿一块努力,特别帮助和支持年轻科研人员,不断进行科研攻关。”
今年刚48岁的陈剑平,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给人印象低调、随和,不过,他在科研方面的成绩却一点也不低调,甚至可以说是年轻有为。
1990年,还只有27岁的陈剑平是英国洛桑实验站的一名进修生,他奇迹般地在禾谷多黏菌介体内发现了病毒粒子,首次揭示禾谷多黏菌与其传播病毒的内在关系,一举攻克了30年科学难题。
之后的20年间,陈剑平不断聚焦科技前沿,探索原创性成果,始终在科学道路上永不停歇的追求着,一次次突破国际植物病毒学发展瓶颈,把中国人的名字刻在了世界植物病毒学发展里程碑上。正如他自己所说:“搞科研工作就好比是在登山,登上一个山峰,就会看到更多的山峰。”
这些年,陈剑平建立了马铃薯Y病毒属等8个属病毒特异性通用检测技术,在我国47种粮食和经济作物中累计鉴定植物病毒63种,其中新种13种,我国新记录12种,测定37种病毒基因组全序列,其中29种为国际首次报道;阐明5种粮食作物重要病毒病发生规律,开展抗病种质筛选与评价,为植物病毒学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以致用”是陈剑平的座右铭。近年来,陈剑平在坚持基础研究的同时,不断拓展研究领域,率领科研团队将科研成果应用到生产实际中去。
“粮食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也是我心里的头等大事。”他说,大小麦的“癌症”是黄花叶病,全国因此每年减产200万吨。杀菌剂和轮作对这种病害均无效,惟一的方法是使用抗病品种,从1995年起,陈剑平带领的团队筛选出一批对全球大小麦黄花叶病毒免疫的新抗源,合作培育出3个抗病品种,累计推广400多万公顷,创造出巨大经济效益,为我国粮食作物病毒病防控技术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2年,他走马上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尽管担任着院长职务,但他始终觉得自己的身份是一名科研工作者,把攀登科技高峰当作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陈剑平坦言,“自任院长以来,显微镜下的科研时间肯定要耽误不少,但让我高兴的是,我可以为更多的科研人员提供一个走向成功的平台。”
从台前走到幕后,陈剑平对于人生轨迹的改变有着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从“I”变成了“T”。在陈剑平看来,“I”就是“我”,是对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而“T”则是英文“团队”(Team)的第一个字母。 “对于我个人而言,我认为首先要写好‘I’这一竖,要更加努力、出色地完成科研工作。
除了写好这一竖外,还需要在这粗壮的一竖上面划上重重的一横,这一横就是聚集、培养和使用更多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让他们站在自己的肩膀上,不断地超越自己、超越现在,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到今天,他已经培养了博士17名,硕士40名,其中有多名学生被破格晋升为研究员,成为了科研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