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拉姆斯摇篮曲儿歌】浅谈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
说起第二交响曲,其创作背景几乎连圈外人都知道,我也就简单一段话带过吧。
勃拉姆斯在舒曼的陪伴下,历经26年的修修改改,于1876年完成了他的第一部交响曲。这首交响曲的伟大不仅体现这26年的写作周期,还体现在其写作手法上的巧妙和内容的宏伟。第一交响曲被称作“贝多芬第十交响曲”的原因是贝多芬本人最后写的交响曲是第九,而为了纪念勃拉姆斯在贝多芬的对位手法上的贡(chao)献(xi)特意付此美名。
那么这次的主角—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则诞生在他第一交响曲首演两年后,他在奥地利度假时所作。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候马勒正巧也在奥地利,而那时马勒曾骑车子去找勃拉姆斯(他最喜欢在阿特湖区骑自行车)。当然,这两个人的作品完全就是两个风格,虽然同属于浪漫主义时期,马勒则执着于编成、乐章的革命,而勃拉姆斯则坚持复辟古典主义对位手法。这二位与其说是朋友关系倒不如说是同行关系。马勒本人是当时最好的指挥家之一,尽管他对勃拉姆斯的作品不喜欢,但也演奏过多次勃拉姆斯的作品。
第二交响曲的第一乐章被看作是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田园》的复活,同样的协奏曲手法的确让人能联想起贝多芬。开始由低音大提琴温柔抒情地拉开第一主题的序幕。要注意的是,在第18小节即小提琴音落瞬间,有两次短短的定音鼓轻声独奏,有如晴天草原上望到的远处的雷声,而这一雷鸣在第一主题的高潮部分之前,节奏与低音大提琴相似地敲击,小提琴、单簧升至F调,节奏紧张,气势雄壮,随后由弦乐主导节奏,第一主题迎来高潮(其实一直都是弦乐主导节奏…毕竟是小提琴偏执狂勃拉姆斯)。
第二主题伴随着如黄昏般声色的中号拉开帷幕,而第二主题明显要比第一主题“不开心”的多,木管乐器如那个情窦初开的少年一样娓娓道来却内心热情洋溢,而却被中提琴盖过,小提琴紧接着拉响了雨天的紧张,最终中号、大号预示着暴雨的来临,定音鼓象征着大雨之磅礴,刚刚那木管的优美旋律也变得忧伤而失落最终如回忆般地轻声细语。
再一次出现定音鼓的独奏时已是第三主题,后面跟上的是金属管乐器的低吟,依然如晚霞般令人回味而令人惆怅。
再接着,伴随着低音大提琴的节奏提示,各声部再一次走向高潮,定音鼓比第一主题更强烈一些。高潮过后,木管乐器略具回旋曲风的旋律出现并很快走向安静,定音鼓与弦乐器同时奏鸣,随后圆号唱响第三主题最后的黄昏,弦乐器的合奏迎来本曲最复杂最惆怅的旋律并走向安静。
突然,双簧与笛那轻快的旋律拉开最后主题,这一主题很短,并与其他三个主题的感情完全不同,对单簧、笛的气氛的转换要求很高,在这纯净而悦动的最后一主题中虽掺有一点点的困惑和迷茫,但那迷茫困惑消失在了最后一音节的奏鸣声中,意示着第一乐章的结束。
总的来说,第一乐章宛如雨天下对爱情的追逐,有些失望有些迷茫,同时还有些怀念家乡。这件事在听了第二乐章的慢板和第三乐章的谐谑后就不难理解。第二乐章困顿而充满不甘,第三乐章则悠扬悦动而带一些思乡之情。第四乐章暗示着前三乐章所有的不解得到了答案,走向了光明(?)。(其实并没有,那个答案并不能算得上是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