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拉姆斯狂想曲op79no2】勃拉姆斯的《C小调第一交响曲》
勃拉姆斯(1833—1897,德国作曲家)的《C小调第一交响曲》从构思到最后完成,前后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早在1862年,勃拉姆斯就已经写出这部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只是没有开头引子部分),同时还在构思后面几个乐章。
由于勃拉姆斯自我要求特别严格,担心自己无力完成这一重要任务,于是,创作工作被搁置下来。一直到1874年他的管弦乐作品《海顿主题变奏曲》演出成功以后,他才又回过头来,用了两年的时间对它进行创作,终于在1876年完成全稿。《C小调第一交响曲》于1876年11月4日在德国卡尔斯鲁厄首演,后又在德国曼海姆和莱比锡以及奥地利维也纳由作者亲自指挥演出。
《C小调第一交响曲》分为四个乐章,使用的乐器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长笛、双簧管、黑管、大管、法国号、小号和定音鼓等。
第一乐章 不太快的快板
第一乐章采用的是传统奏鸣曲形式,情绪的增长和减退都很明显,使用一些主题的对比、交织和变化。乐章一开始,一段引子缓慢地展示出悲剧性的曲调,预示了整首交响曲的内容。定音鼓、低音大管和低音提琴均匀奏出了一系列八分音符,用的全是乐队的低音乐器,音响沉闷。
演奏的八分音符均匀进行,使人捉摸不到节奏的变化规律及音高的变化,从而创造出一种阴暗而不祥的背景。在这一背景上,同时出现了两条向相反方向进行的旋津:小提琴和大提琴演奏上行旋律,木管乐器和中提琴演奏下行旋律。
这个音阶式的旋律,像是对于希望的寄托,音乐连绵不断,情感表达极为细腻,这是在整个乐章中起作用的基本主题。就是在这样一个不太长的引子中,为满足整首乐曲构思的要求,采用有时在高声部、有时在低声部、有时以复调的形式出现的旋律处理。
这段引子,旋律只是漂在低沉的背景上。引子渐渐平息,音乐情绪一下出现了转折,一曲悲剧的宏伟序幕刚刚揭开,乐曲的发展却将听众引向另一个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