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得更高汪峰铃声下载】走进大国顶梁柱之沈阳:我要飞得更高 飞得更高
7月4日,航空工业沈飞博览园内,炙热的太阳烧烤着浑河之畔、两朝古都的这片土地。现场的几百名观众也热闹起来,为共同庆祝航空工业自主研制的歼8飞机首飞50周岁、歼15飞机首飞10周岁生日。
航空工业党组副书记李本正,原航空工业部副部长、歼8飞机试飞功臣王昂,歼15舰载机着舰第一人戴明盟来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明、杨凤田、孙聪,航空工业沈飞原总经理唐乾三来了;
新生代总设计师王永庆、副总设计师左林玄,大国工匠方文墨也来了;
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媒体,沈阳日报、沈阳晚报等地方媒体也来了;
"我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我,今天,2019年7月5日,我50岁了。但我却已经是个真正的老人。但我也曾经是骄傲的。"当歼8在影片中说出这段独白,那些曾经为之奋斗和骄傲的航空人,眼角涌现了热泪。
"我确实老了,但我很放心,因为后来者会更好地继承我的梦想。我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我,其实没关系,你们,一定要一直幸福。"歼8的独白,对他戎马倥偬、战功赫赫的一生并不多言;却宣示了保家卫国、守卫空天的铿锵誓言。
正是在这样的精神引领和感召下,一代代航空人以"航空报国、航空强国"为初心和使命,生动诠释着"忠诚奉献、逐梦蓝天"的航空报国精神,打造出更多飞得更高、更快、更远的航空武器装备,守卫祖国的蓝天,守卫国人的幸福。
挺起祖国的脊梁
强壮祖国的臂膀
那一年,美国的战机可以肆意地在我国上空飞越,而我们却无能为力;那一年,北方的超级大国已经将米格-23等战机送上了蓝天,而我国还没有能与之抗衡的战机。我们需要研制属于自己的战机,这样的呼声,从未停止。
1956年,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在沈飞成立;一年零九个月后,我国歼教1飞上了蓝天,开创了喷气时代中国人自行设计飞机的历史。一步跨进喷气时代的中国航空人,开始大踏步地走在航空工业发展的道路上。1964年10月,航空人吹响了新机研制的进军号,开始调动千军万马全面开展歼8飞机研制。1969年7月5日,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第二代歼击机成功实现首飞,随后实现了型号系列化发展,走出了我国自主研制先进战机的道路。
随着从歼8飞机到歼8Ⅱ再到歼8Ⅱ的系列化发展,一大批高素质的设计师、领军人才和技术骨干随之诞生。他们之中有徐舜寿、黄志千、叶正大,更有两院院士顾诵芬,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德、李明、杨凤田等,为歼8的研制奉献着青春和智慧。他们之中也有高方启、唐乾三等,怀揣献身祖国航空工业的雄心壮志,走上沈飞领导岗位。
"航空工业一直走在自力更生的道路上,按照党和中央的要求和方针政策,开展自行设计研制先进战机的道路。"李明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航空工业沈阳所成立之初,首先在"人"的问题上做了大文章:航空工业沈飞飞机设计室从其中独立,造就了第一批被称为108将的设计人员;其次,是来自哈军工的高年级毕业生甚至包括一些执教的教师;第三部分,则包含了来自空军的部分设计人员。
大家约定,用3年时间摸透米格飞机,脚踏实地地做好歼8飞机的自主研制工作。
"歼8飞机的方案设计,并没有选择高指标,而是选择了切实可行的现实方案。最终确定了双发、机头进气等关键问题。"作为歼8Ⅱ飞机总设计师,李明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基于当时雷达等配套设备并不具备基础,因此,歼8的定位在于白天型;随后电传操纵技术的突破,推动歼8Ⅱ飞机的出现,实现了更新换代;在其后,实现了加油型、侦察型等多型号发展,歼8飞机也由此枝繁叶茂。
歼8Ⅱ系列飞机总设计师杨凤田院士则认为,型号系列化发展的背后,是航空人的执着创新和不断探索,亦是归功于那个年代所有航空人的坚守和担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却唯独在沈阳地区有那么一片净土,让大家轰轰烈烈地搞飞机设计,研制生产。
"杨凤田表示,在那个资源匮乏的年代,曾经因采购一台压缩机所需要的50万元经费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但这也并未能改变航空人振兴航空、保家卫国的决心。通过歼8Ⅱ系列飞机的研制、试飞和使用,促进了我国航空电子设备、航空机载设备、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带动了一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出现,创新出一大批科研成果,健全了我国航空工业的科研生产体系。
当有记者问到唐乾三:"在您任职沈飞总经理期间,主持过歼8等多型航空武器装备研制,请问您最喜欢的是哪一型?""当然是歼8飞机了。"86岁高龄的唐乾三笑得合不拢嘴。在他的亲自指挥下,沈飞完成了多项国家重点新机科研项目,特别是歼8Ⅱ项目比国家计划提前202天首飞,创造了我国航空史上的奇迹。"人这一辈子,就是要干点事。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有赶超世界先进的底气和勇气,扎扎实实地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