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格里奇西语介绍】如何全面理解阿格里奇?

2019-07-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但当我仔细地查看这些唱片时,却惊异于其中室内乐所占比例之大.阿格里奇在合奏领域的成就与勤奋还真是不可小觑!她的双钢琴.二重奏.三重奏方面的录音以前并非没有接触,只不过都是分散地欣赏,不曾在脑海里汇集成一个完整的印象.这次可算机缘巧合了.于是,我便抱着探索的心态重新聆听这批录音,结果的确有耳目一新之感.以下,不妨以合奏形式与合作者为划分,来回顾一下这位钢琴女大祭司在这个领域上的累累成果.[阿格里奇西语介绍]如何全面理解阿格里奇?双钢琴阿格里奇是当代钢琴家之中最热衷于此道者,与她合作过的双钢琴搭档有

但当我仔细地查看这些唱片时,却惊异于其中室内乐所占比例之大。阿格里奇在合奏领域的成就与勤奋还真是不可小觑!她的双钢琴、二重奏、三重奏方面的录音以前并非没有接触,只不过都是分散地欣赏,不曾在脑海里汇集成一个完整的印象。这次可算机缘巧合了。于是,我便抱着探索的心态重新聆听这批录音,结果的确有耳目一新之感。以下,不妨以合奏形式与合作者为划分,来回顾一下这位钢琴女大祭司在这个领域上的累累成果。

【阿格里奇西语介绍】如何全面理解阿格里奇?

双钢琴

阿格里奇是当代钢琴家之中最热衷于此道者,与她合作过的双钢琴搭档有弗莱尔、科瓦切维奇、拉比诺维奇、伊科诺莫、普列特涅夫等。其中一起灌录唱片最多、配合又最默契的要算巴西钢琴家弗莱尔(Nelson Freire)。

【阿格里奇西语介绍】如何全面理解阿格里奇?

弗莱尔1944年生于博阿——埃斯佩兰萨,四岁登台演奏,十二岁参加第一届里约热内卢国际钢琴比赛,1964年在里斯本获莫塔钢琴比赛奖和伦敦李帕蒂奖章。1968年在英国和西欧各国首都巡回演出。但真正使他事业起飞的是在慕尼黑的一场独奏会和在德国电视台所做的一次播映。

【阿格里奇西语介绍】如何全面理解阿格里奇?

弗莱尔的演奏具有典型南美人天生的热情、奔放的特点,与阿格里奇颇有相近之处。两人在DG、Philips公司留下的双钢琴录音,堪称当代典范。

此次环球推出的阿格里奇套装精选里选入了四张他们的专辑。两张DG的出品里较引人注目的是巴托克《双钢琴与打击乐奏鸣曲》、拉威尔《鹅妈妈组曲》与《西班牙狂想曲》的双钢琴改编版。当中最有欣赏价值的无疑是《西班牙狂想曲》。

两位钢琴家在第四乐章表演之灿烂辉煌让人联想到另一对双钢琴绝配莱文夫妇合作的德彪西《节日》,虽然还不如后两者那样浑然一体。另一张DG的专辑是萨尔斯堡音乐节的现场录音,内容包含布拉姆斯《海顿主题变奏曲》、拉赫玛尼诺夫《交响舞曲》、拉威尔《圆舞曲》与舒伯特《A大调回旋曲》,前三首是双钢琴合奏,舒伯特的那首是四手联弹。

《海顿主题变奏曲》大家平常听的基本都是管弦乐版,而阿格里奇与弗莱尔的联袂演绎丝毫不失此作的古典精神内涵。

舒伯特作品织体的疏朗简洁简直让人不觉得这是需要用两双手去弹的,不过两位名家弹起来还真像只有一双手!拉威尔的《圆舞曲》作为压轴是再合适不过了,演奏所具有的奢华与缤纷,毫不逊色于一个交响乐团,刚才的舒伯特还让人觉得只有一双手,这回可是不敢相信只有两双手!

齐柏斯坦&阿格里奇演绎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组曲》

Philips的两张唱片在部份曲目上与DG的出品有所重复,但亦有惊艳的亮点,比如录于1982年的卢托斯拉夫斯基《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在所有以帕格尼尼作品为素材的钢琴改编曲之中,这是最冷僻的一首,也是创作技法最新颖别致的一首。

两位钢琴家高超的技巧与默契的配合再一次得到充分的体现,集理性、冷艳、狂野诸种气质于一体。同一张唱片还有拉赫玛尼诺夫的《双钢琴组曲》,此曲阿格里奇共录两次,后一次与拉比诺维奇合作。

阿格里奇与普列涅夫是当今钢琴界的顶尖人物,两人同属DG旗下艺人,却仅在2003年有过唯一一次合作。两位高手的碰面带来了两部作品,分别是由普列特涅夫改编的普罗科菲耶夫《灰姑娘》选曲和四手联弹版《鹅妈妈组曲》。

从两首曲子中可以听出,两位著名钢琴家在演奏风格上大有相近之处,尤其是机敏多变的触键与灵活跳跃的节奏感。在那些闪电般的快速经过句,两人的手指功夫可谓针尖对麦芒,不分伯仲。在双钢琴的录音文献里,此片无疑占据重要地位。

小提琴/大提琴与钢琴二重奏

怪杰克莱默是与阿格里奇合作次数最多的小提琴家。两人的艺术特点本来是截然不同的,克莱默重理性,对作品的演绎颇有后现代思维特征,即解构性的条分缕析,而阿格里奇始终是以直觉为主导的一位音乐家。奇怪的是这样两位艺术家每次合作无不情投意合,不但在现代音乐里屡屡擦出新奇的火花,对传统经典之作也同样能够提出令人拍案的非凡见解。

他们为DG公司灌录了许多精彩唱片,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正是他们脍灸人口的代表作之一。

克莱默多层次的音色变化与阿格里奇机巧的衬托,共同塑造出一个有点叛逆的、带着冒险家性格的贝多芬。将他们的演绎与DG目录上的另一名版,由梅纽茵/肯普夫担纲的录音进行对比是很有启发性的。后二人的诠释植根于传统,强调情感与线性的抒情,以富有人情味的发音与深厚的人文底蕴感染听众。

克莱默与阿格里奇的处理则呈现出现代性(即解构性),突出乐曲架构关键位置上的每一个“点”以及由这些“点”所组成的图案,如果梅纽茵/肯普夫表现的是音乐的血肉,那他们表现的就是音乐的骨骼。

当然,他们的演奏也有线条感,但这种线条的铺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抒情,而只是整体色彩布局中的一个组成部份。不过,他们的演出虽然理性但没有丝毫的学究气,与那些干巴巴的所谓学院派风格判若云泥。

相反,二人的合作机巧百出,生气勃勃。论文本的独特性,至今没有一版贝多芬奏鸣曲能与他们相提并论。从录音中听出,整个演出基本是由克莱默主导的,但阿格里奇的作用同样非常重要。她的“浮面”的缺点在此处倒是不太明显。原因是两人的演绎本就不注重一般意义上的精神内涵。反之,阿格里奇灵动、锐利的音乐感恰好与克莱默风格中的某些部分产生了巧妙的化学反应,使两者的合作大放异彩。

2011年琉森音乐节,阿格里奇与麦斯基音乐会

在这一对琴坛绝配合演的曲目里,现代音乐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下面即将提到的两张唱片(均由DG发行)是喜爱现代音乐的人士不容错过的。一张是巴托克《第一小提琴奏鸣曲》,搭配扬纳切克《小提琴奏鸣曲》和梅西安《主题与变奏》。

特别精彩的是扬纳切克的那一曲。这是一部情绪变幻不定,比较古怪而神经质的作品。此作较为冷僻,一向没有太多的唱片版本。在我听过的四个录音之中(另外三个分别是西特科维茨基/吉里洛夫、穆洛娃/安德列切夫斯基及新近推出的雷宾/鲁甘斯基),克莱默/阿格里奇组合在处理上是最激越、泼辣的一个。

第四乐章小提琴抽搐性的音型如同绝望与愤怒的宣泄。巴托克的奏鸣曲也是一次充满野性活力的演奏,是除大卫·奥伊斯特拉赫/李赫特版本外至为权威的版本。

比这更精彩的是普罗科菲耶夫二重奏作品集,曲目包含两首小提琴奏鸣曲与《旋律五首》。后一曲和F小调的《第一奏鸣曲》是我极为钟情的作品。《旋律五首》带有私密心灵的特性,音乐语汇则是典型晚期浪漫主义风格。它本来是作曲家写给人声独唱的无词歌,后在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的建议下改编为小提琴与钢琴合奏。

多年来,我一直将大卫与弗里达·鲍尔(Frida Bauer)在布拉格的现场版本奉为至尊,他们所奏出的天鹅之歌般迟暮的美感似乎已是这首曲子最圆满的演绎方式了。

谁知克莱默和阿格里奇竞联手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颠覆了我的成见。他们的音色的确没有大卫版本那样的盈盈欲滴,但更加讲究变化,更加强调普氏音乐不可或缺的精灵般的顽皮与活泼。

仅以个性论,克莱默组合在某些局部上的艺术创意甚至超过了大卫的版本。这里阿格里奇又成了关键人物,她的钢琴演奏明显比鲍尔来得主动,不像后者在与大卫合奏时那么谦让,她的个性化的存在使整个演奏的效果如虎添翼(第四乐章就是一个例子)。

《F小调小提琴奏鸣曲》是这张唱片里最有份量的戏码。它是一部具有史诗气度的作品,或者说是一首用两件乐器演奏的交响曲。我每次聆听它的时候,都强烈地感觉到它是关于俄罗斯民族苦难与屈辱、光荣与梦想的叙说。

具体地说,它是由二次大战的烽火狼烟和斯大林的恐怖政治共同催生的经典杰作。二十世纪尽管是“多么不光彩的丧尽自尊的一百年”,但它毕竟为艺术家们提供了超过以往几个世纪的丰富素材。正是因为多数人的丧尽自尊,才会有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和普罗科菲耶夫的这部奏鸣曲。

从整体的演绎深度而言,我还是欣赏大卫/鲍尔的布拉格录音,气魄宏大自不必说,乐曲的最后一句所传达的感情容量简直已经超越了音乐本身,那仿佛是从历史深处传来的沉重叹息!

这份历史感在其他提琴家的演奏中是找不到的,包括克莱默。但就纯粹的合奏水平来讲,至少在第四乐章,克莱默与阿格里奇的表演技高一筹!两人在繁复的节奏变化中体现出的精确性,其快、准、狠的程度绝对傲视群雄。

用当下的时髦语言形容,那可真是够炫够酷!相比之下,大卫与鲍尔的合作比较端正稳重,少了这份火花迸射的刺激,这是因为鲍尔虽是一位很有修养的钢琴家,但他在钢琴上还不具备阿格里奇那样的纵横捭阖的能力。大卫版本的伟大基本是他自己一个人的伟大,克莱默版本却由于有了一个功力旗鼓相当的搭档而成就了两个人的精彩!

除克莱默之外,以色列小提琴家伊弗里·吉特利斯(Ivry Gitlis)也是阿格里奇的固定合作者。吉特利斯曾师从埃内斯库、蒂博、卡尔·弗莱什等名家,1951赢得蒂博国际小提琴比赛桂冠。他是一位鬼才式的演奏家,其风格颇为异端(比克莱默更怪),其音乐处理完全不按牌理出牌。

他拉出的琴音总是有股妖里妖气的味道,这有一半来源于他神经质的、速度过快的揉弦。他的句法与音色处理总让我联想到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解縉或张旭笔下的草书(只是一种模糊的联觉,完全没有学术依据)。

在当代的提琴家之中,论狂、怪,无人能出其右。恰好阿格里奇本身就是带有狂气的音乐家。两位狂才相遇,当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在跟克莱默配对时,阿格里奇还算守持着某种“法度”,而在与吉特利斯合奏时,她则尽显纵情挥洒的姿态。

难得的是两人的任意妄为居然还能自圆其说,首尾贯通。他们在于七十年代灌录的德彪西、弗兰克奏鸣曲(RCA),还有在东京现场演奏的贝多芬《克莱采》,均为汪洋恣肆、奇诡独绝之作。可能会有人反感这种诠释手法,而且此种手法因其过份奇峰突起也确实不够耐听,但作为“异端”,自有不可抹杀的存在价值。

阿格里奇和大提琴家麦斯基是第三个堪称天作之合的配对。一个是拉丁女子,一个是斯拉夫男子,各自的艺术都偏重感情与直觉,又都带有“天然放浪,散漫若有神助”的性情气质。这样的一男一女,奏出的音乐又怎能不是甜甜蜜蜜、如胶似漆!

于是乎,无论巴洛克、古典、浪漫、印象、现代,在他们手中都化为挚爱的情侣之间浓得化不开的深情絮语。克莱默/阿格里奇与吉特利斯/阿格里奇两对组合不论怎样精彩,却也没有奏出过如此情意缠绵的音乐。

二人所录制的大量唱片中,以舒曼的作品至为迷人。舒曼虽然是德奥系作曲家,但创作不工于结构,音乐充满幻想性与瞬间的情绪转换。他的《幻想曲》(09.73)和《民歌风格小曲5首》好像是专门为麦斯基和阿格里奇而写的。作品本身与两位演奏者形成了融洽无间的三位一体。这样的三位一体,无论是在其它的大提琴/钢琴组合,还是他们为别的作品所作的演释里都很少出现过,虽然从个人喜好上,我不太喜欢这对组合的总体风格。

三重奏/四重奏

阿格里奇从上世纪末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参予到两件乐器以上的重奏活动中。平时指谓的“室内乐”概念,更多地是这一类的器乐合奏。两件乐器的合奏与两件以上乐器合奏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前一种形式条件下,个体的演奏者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自己的独特个性而同时又能取得良好的合奏效果。

但在三重奏、四重奏、五重奏这类形式中,过于强烈的个性有时会引起负面作用。因为这类形式总是要求参予者在基本音乐观念、音色、分句、节奏感各方面有更大的融合度,成为统一的整体。

因此,几个独奏家短期拼凑的三重奏或四重奏,在融合程度上很难与长期配合的专业室内乐组合相比。不过,这种临时的、不完美的组合在某些时候会在无法预知的情形下突然放射出耀亮的灵感之光,往往不是专门的室内乐组所能比拟的。

假如这个论点可以成立,那么DG公司的两款室内乐录音无疑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一张取自1998年的东京音乐会,由阿格里奇伙同两位她的音乐伴侣克莱默和麦斯基,演出肖斯塔科维奇《第二钢琴三重奏》及柴科夫斯基《a小调钢琴三重奏》。

另一张是录于2002年的布拉姆斯《g小调钢琴四重奏》(附舒曼《幻想曲》op.88),由上述三位音乐家加上中提琴家巴什梅特联袂演绎。四位当世音乐界的顶尖级人物为听众奉上一场豪华的音乐盛宴。

其中某些篇章的处理真有耳目一新之感,如老柴那首被演滥也被听烂的三重奏,在他们手上化作一厥飘逸的乘风之歌,无论你事先怎样想像,也不会料到老柴的音乐竟能演出如此气质。

布拉姆斯四重奏的末乐章所蕴含的吉普赛风情也被四位名家挥发得酣畅淋漓,仿佛火辣的热浪扑面而来。单论“生动”二字,当代任何版本都得甘拜下风。在这两张唱片中表现最抢眼的还是克莱默,他的飘飘欲仙又带有金属质感的琴音肯定吸引了大部分听众的注意力,而本文的主角阿格里奇极为称职地担起串联、调度的角色,巧妙地维持了整个合奏的平衡,同时又使每个人最大限度地张扬了各自的风格与个性。

她在这几部重奏作品里的表演,证明她完全是一位卓越的室内乐演奏家。近年来她与乐坛新锐卡皮松兄弟又组成了新的三重奏,但从一系列的现场录音听来,这个以老带新的组合在艺术成就上暂时还无法与她的老搭档们相媲美。

回顾完这些阿格里奇室内乐唱片中的精华之后,我更加确信,这位才女在这个领域中的成就的确是被忽略了。她在其中展现出的面貌是玲珑的,多样的、立体的,远比她在独奏时来得丰富和微妙。这样的一个阿格里奇,我想应该是不会听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