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奇简介】王子奇: 北朝隋唐时期鸱尾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2019-01-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内容提要:鸱尾是中国古代建筑屋脊两端使用的兼具构造性和装饰性的构件.研讨鸱尾的起源问题首先要明确和统一鸱尾这一概念的内涵,以往部分学者所谓东汉晚期乃至西汉出现的"鸱尾",实际都不是鸱尾.梳理了北朝隋唐鸱尾发展演变中的几个节点,并探讨了鸱尾向鸱吻的转化.同时,期望可以借此引起学者们对以鸱尾为代表的屋面瓦件制作工艺的重视,并将其视为屋面营建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来整体考虑.[王子奇简介]王子奇: 北朝隋唐时期鸱尾发展中的几个问题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一般使用板瓦.筒瓦覆盖,并用瓦条.砖或脊筒子垒

内容提要:鸱尾是中国古代建筑屋脊两端使用的兼具构造性和装饰性的构件。研讨鸱尾的起源问题首先要明确和统一鸱尾这一概念的内涵,以往部分学者所谓东汉晚期乃至西汉出现的“鸱尾”,实际都不是鸱尾。梳理了北朝隋唐鸱尾发展演变中的几个节点,并探讨了鸱尾向鸱吻的转化。同时,期望可以借此引起学者们对以鸱尾为代表的屋面瓦件制作工艺的重视,并将其视为屋面营建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来整体考虑。

【王子奇简介】王子奇: 北朝隋唐时期鸱尾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一般使用板瓦、筒瓦覆盖,并用瓦条、砖或脊筒子垒砌屋脊。屋脊由于是屋顶各坡面相交接和转折处,因此也是屋面防水的薄弱环节,在构造上着意覆盖是必须的。除屋面防水外,如庑殿顶正脊两端还有脊槫与续角梁(由戗)等木构件交接的节点处理问题。因而各脊交接或尽端处,尤其成为屋面工程中关键性的节点,在营建过程中被予以重视。

【王子奇简介】王子奇: 北朝隋唐时期鸱尾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鸱尾即是屋顶正脊两端使用的兼具构造性与装饰性的构件,如果屋顶为庑殿或歇山做法,其正处在正脊与垂脊的交接位置。以往有关中国所见鸱尾的发展及其演变已有较多研究,其中以傅熹年、黄兰翔和今井晃树的研究较具代表性,较为全面地梳理了有关材料,并对其演变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如鸱尾的产生及其样式变化、鸱尾与鸱吻的关系等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王子奇简介】王子奇: 北朝隋唐时期鸱尾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本文拟在此基础上,结合笔者了解的近年来遗址出土实物和石窟寺、墓葬等资料中有关鸱尾形象的材料,就北朝隋唐时期鸱尾发展中的几个问题略作阐述。

鸱尾的起源问题,目前仍是学术界争论较多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讨论这一问题,首先需要明确鸱尾这一概念的内涵。

中国古代建筑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即已开始使用瓦,西周时期高等级建筑的屋面在重点部位已经较多地使用瓦件,在镐京西周宫室五号建筑基址还发现了一类断面为“∧”形的瓦件,发掘者认为可能是脊瓦一类构件。这说明到西周时期,人们已经有意识地对建筑脊部开始进行特殊覆盖;但脊部尽端和各脊交接处如何处理,目前尚无更多资料。

东周时期铜器上有不少表现建筑的图像,可以看到这一时期建筑脊部尽端已有脊饰,多做“山”形。表明这一时期正脊两端虽未使用今天所称的“鸱尾”构件,但已重视脊部交接节点的处理。

这一情况在汉代画像石、石刻和石阙等材料上有更明确的表现,屋脊予以特别的刻画(图一)。其中,有些屋脊仍使用瓦条一类构件垒砌,至端部加以特别处理甚或随势上翘;另一些从刻画清楚的材料中可以看到脊部翘起的两端是使用了一个或多个筒瓦类构件,以此来加强脊部尽端的防水,并具备了一定的装饰效果(图二),这类建筑构件近年来在考古发掘中也已出土发现。

以上材料所见的脊部尽端构件和装饰,似乎都还不是今天所习称的“鸱尾”。目前学术界普遍使用的“鸱尾”一词,指的是具有特定形态的一类建筑脊饰。其基本特征是:无论是一独立瓦件,或是由若干瓦件拼接而成,其整体皆呈现出一端与屋顶正脊相接,另一端做弯曲状、尾部向内卷曲指向正脊内侧的形态;不同时期鸱尾所见形态或有具体的不同。

日本学者还进一步将鸱尾分成“胴部”、“纵带”、“鳍部”等若干部分(图三),如是各部分的指称或有不尽合适之处,但几部分的划分确也反映了对于相当于中国北朝至隋唐时期鸱尾基本形态的认识。

中国所见与上述“鸱尾”较为接近的实物资料,最早似为南越国宫苑遗址所出的几件陶制脊饰残件(图四)。其具体可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下部纹饰平直,上部向上翘起并向内微微卷曲,有的学者认为它是具有脊部装饰功能的构件应是有道理的。这样的构件能否称为鸱尾,似仍有讨论的余地。

与此类似的问题是,不少学者在讨论鸱尾起源问题时,也大量地引述了历史文献,但必须注意的是,不少文献记述鸱尾的情况是站在后来人的立场对前代某一类建筑屋面做法和构件的追溯,他们所言的“鸱尾”本身是否指代相同,又是否为现在所指称的鸱尾,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加上文献本身性质差别颇大,其本身就需要甄别。村田治郎即曾指出,《吴越春秋》卷4《阖闾内传》中所记内容与鸱尾的起源并无关系,苏鹗《苏氏演义》所记鸱尾起源自汉武帝时期也出自唐人的曲解或附会,冯双元更进一步检核文献指出《苏氏演义》、《唐会要》等所记柏梁殿使用鸱尾与其他史料对柏梁殿灾一事的记载相抵牾,不足征信。

不仅如此,在近来的讨论中又因为各个学者对文献和鸱尾概念的理解,彼此不同,遂使这一问题的讨论更显复杂模糊。

因此讨论鸱尾起源时,厘清并统一讨论时“鸱尾”这一概念所指称的内涵,应是必要的前提。就目前所见材料而言,屋面工程脊部节点至迟在东周时期即予以着意处理,这当然是鸱尾出现之先声。部分学者所谓东汉晚期乃至西汉出现的“鸱尾”,当然是脊饰的一种,但严格说来恐尚不属于本文前述界定的鸱尾。

今天学术界所指的鸱尾一类构件,其出现的最早时间尚需进一步探索,但至少在北魏时期已较为成熟。鸱尾的起源这一问题颇为复杂,要深入探索,恐怕除了从今天所知有关鸱尾的遗迹遗物的形态入手外,还需从其具有的意义以及其与建筑制度的关系加以考虑,容另文探讨。

从另一角度而言,鸱尾本身的形态随着时代发展仍在不断变化,如果从长时段的角度予以观察,以至迟在北魏时期已经成熟的鸱尾为代表,可视做中国古代脊饰发展中一个新的阶段。

北朝隋唐时期鸱尾的样式变化,已有不少学者进行过梳理和分析,其总体发展脉络已相对较清楚,但有几个关键性的问题似仍有必要加以说明。

北魏鸱尾实物出土较少,因而北魏鸱尾的形态以往讨论时多简略。考古发现较为明确的例子有大同操场城遗址出土鸱尾残片(图五),大同方山思远佛寺遗址出土鸱尾残片(图六)、北魏洛阳永宁寺遗址出土鸱尾残片(图七)等。其中大同操场城遗址和洛阳永宁寺遗址所出鸱尾在风格和样式上十分接近,但这些鸱尾均为局部残块,已难以了解其全貌。

正因北魏鸱尾出土实物较少且保存不佳,研究才多需借助石窟、墓葬中的形象资料。石窟中云冈、龙门时代相接,又多窟檐和较大型、细致的建筑雕刻,因此更为重要。云冈石窟迁洛以前鸱尾形象多见于第二期诸洞窟中的建筑雕刻,形态大多相似,曲线较为稚拙,似皆有意雕刻表现鸱尾可分为两个部分,即脊部与胴部的区别,但似乎并未着意表现鳍部(图八)。

龙门石窟所见北朝迁洛前后的鸱尾形象,一类与前述云冈较为类似,如著名的古阳洞西北隅上部有出跳华栱和西南隅上部正始四年(507年)雕两屋型龛(图九)等。同时,龙门石窟北魏建筑雕刻中也已出现另一类形象,鸱尾上刻画出多道线条,随鸱尾向内卷曲,整体看来如同鸟翼的羽毛状。典型例子如宾阳中洞外屋型龛和皇甫公洞、唐字洞窟檐(图一〇)等。此外,相较于云冈,龙门所见鸱尾形象已较挺拔,比例上也更趋修长。

上述龙门石窟所见后一类鸱尾形象,正与前述大同操场城遗址出土实物相类似,洛阳永宁寺遗址所出鸱尾也当属此类。其中大同操场城遗址所出者,还可看出鸱尾分为两部分(这与后述邺城遗址在漳河采集的一件类似)。北魏时期这类鸱尾的形象资料,还见于陕西华阴熹平二年(517年)杨舒墓门楼(图一一)和麦积山石窟北魏后期第140窟西壁壁画(图一二)等,因知这种鸱尾在北魏时期即已相当流行。

以往学界对这种样式的鸱尾重视似显不足。

北朝晚期,这类鸱吻仍然流行。河北邺城遗址曾在何庄村北和漳河采集两件,前者较为完整,通高39~40厘米,鸱尾上表现出多道线条,随鸱尾整体向内卷曲(图一三,1);后者残损较甚,残高29厘米,整体形态与前者类似,但鸱尾被明显地表现为两部分(图一三,2),与大同操场城遗址所见者类似。

这两件相对较完整的实物,有助于我们了解这类鸱尾的整体面貌。类似的材料还见于近年发掘的山西忻州九原岗北朝晚期墓葬的门楼图(图一四)。

该墓门楼图所见建筑形象描摹较为细致,庑殿顶正脊两端用两个鸱尾,整体形态正与邺城遗址所见者类似。这样的例子还见于麦积山石窟西魏时期第43窟、第49窟等窟的窟檐(图一五)和敦煌莫高窟西魏北周时期的洞窟壁画。说明这类鸱尾,自北魏以降至北朝晚期仍然普遍流行。

但隋唐时期,这类鸱尾基本不见,转而流行的是另一种胴部与鳍部间以纵带分割,鳍部突出于背部的鸱尾样式,不少这类鸱尾实例中,还在胴部上贴塑乳丁纹或莲花纹。隋代纪年明确的例子如大业四年(608年)李静训墓出土石葬具上所见的鸱尾形象,使用阴线细致地刻出了胴部和鳍部(图一六)。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出土2件与李静训墓石葬具所见十分类似的实物。其中井亭遗址出土1件,复原后高46.5厘米,分割胴部和鳍部的纵带部分仅为一凸棱,和鳍部起棱做法类似,胴部素面无装饰,发掘者认为这是一件隋代鸱尾;9号遗址出土1件,复原后高113厘米,做法与井亭遗址出土者基本相同(图一七)。

唐代早期所见鸱尾不少仍与上述李静训墓石葬具和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所见者类似,如唐昭陵献殿遗址出土鸱尾、敦煌莫高窟初唐时期第431窟南壁壁画所见鸱尾形象等,但也已开始出现在胴部上贴塑泡钉的做法,典型的例子如敦煌莫高窟初唐时期第220窟南壁壁画所见鸱尾形象等。

实物可见于稍晚的唐睿宗桥陵遗址南门西阙出土的2件鸱尾(图一八),仍以纵带将鸱尾分为胴部和鳍部两部分,鳍部和前述隋代至初唐鸱尾类似饰以平行的凸棱,胴部上饰绕以联珠纹的泡钉。类似的实物还见于唐华清宫星辰汤遗址等(图一九)。

这类鸱尾亦见于渤海诸遗址,如渤海上京城遗址和西古城遗址所见者皆为此类。上京城城北9号佛寺遗址出土1件绿釉鸱尾,高91.5厘米,背部折曲,以一较宽阔的纵带将鸱尾分割为胴部和鳍部两部分,鳍部起凸棱17条,纵带内贴塑乳丁,并饰以16个小联珠(图二〇)。

值得注意的是,与前述鸱尾相比,这件鸱尾的纵带部分已不是单一凸棱,而是由凸棱和乳丁纹共同组成,这应是在前述鸱尾样式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与此类似的鸱尾还见于西古城遗址,出土多件。

一号宫殿遗址出土的一件保存了鸱尾下半部分,可见其整体形态应与前述上京城遗址所出者相似,但不同处是乳丁周边无联珠纹(图二一)。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宫殿遗址也出土了不少鸱尾残块,其中部分仍可分辨出整体形态类似上京城遗址所出者,且乳丁周边饰以联珠纹。

前举上京城城北9号佛寺遗址出土鸱尾,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即这件鸱尾背部上有小孔15排,每排6个,大体隔排对位(图二〇)。傅熹年较早已注意到这一现象,指出这应是使用拒鹊留下的痕迹,并作出图示。这一认识无疑十分正确,但限于当时出土材料的限制,傅先生在推断拒鹊的产生时间时认为“可能是中唐以后开始采用的”。

使用拒鹊的实物资料再如渤海西古城二号宫殿东侧配殿遗址出土的一件绿釉鸱尾残片,其上残存4排方形小孔,小孔隔排对位,向外一侧经过抹平处理略显内凹,向内一侧未作处理孔壁面留存有透孔时形成的孔边凸起,孔内壁也挂釉,这说明小孔在鸱尾挂釉和烧制前即已制作完成(图二二)。

使用拒鹊的例子还见于陕西潼关税村隋代壁画墓墓道北壁绘门楼图,该图表现一庑殿顶二层楼阁,西侧鸱尾尚存,其上部绘出若干细线,表现的即应是拒鹊(图二三)。这说明拒鹊至少在隋代已开始使用了。有关拒鹊的起源问题,还有待未来进一步的考古资料进行探索,也期冀和恳请考古工作者在观察、报道遗址所出鸱尾等脊饰实物时对其制作的细节和工艺予以更多的关注。

鸱尾研究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鸱尾向鸱吻的演化问题。辜其一早在20世纪60年代调查四川乐山凌云寺石刻时即已注意到凌云寺摩崖所见已是鸱吻——以吻含脊的形象已较为清晰;并认为中唐以后鸱尾已向鸱吻过渡。这一意见此后为傅熹年结合实例与文献进一步予以修正和阐释,指出“至迟在盛唐时已使用鸱吻”,但“鸱吻的广泛使用有一个时间过程,大约到中唐以后逐渐取代鸱尾”。

以往有关鸱尾、鸱吻关系的研究主要依据文献和各类石窟、壁画中的形象资料,近来唐玄宗泰陵陵园遗址考古工作中发现了目前已知最早的时代明确的鸱吻实物。2009年在泰陵东南角阙出土1件鸱吻,残高80厘米(图二四)。

以单一凸棱的纵带将鸱吻分为胴部和鳍部两个部分,纵带内侧贴饰乳丁纹,底部为张口龙首形象,龙首立体感强,上吻翻卷上竖,獠牙锋利,双目鼓凸。这一鸱吻的整体形象和贴塑乳丁纹的做法,仍与前述盛唐时期鸱尾做法相近,而张口龙首形象则明确其为一鸱吻。

此外,这一时期的例子还有渤海上京城东半城1号佛寺遗址出土的1件鸱吻,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高87、宽39厘米,形态与前述上京城城北9号佛寺遗址出土者相似,唯独胴部有浮雕式的卷草纹样。下部底座长98、前端高64、后端高57.6厘米,其上可见残存局部的龙首形象,说明这也是一件鸱吻而非鸱尾(图二五)。

这2件鸱吻所反映的情况与以往傅熹年的结论基本相合,自此以后,鸱吻成为主流形制。

若对中国古代建筑脊饰的发展加以长时段考察,就目前掌握的实物与形象资料来看似可划分为三大期。本文所述的北朝隋唐时期,正处在第二期。这一时期,鸱尾开始逐步定型并不断发展,其他屋脊尽端瓦件的做法也从前一期使用多个筒瓦逐步向兽面瓦转变(中国学界或又习称“兽面砖”,日本学界多称“鬼瓦”)。

而自中晚唐以迄五代,则从第二期过渡为第三期,鸱尾逐步演化为鸱吻,兽面瓦则也逐步被更为立体的兽头所取代。这三期的发展过程,特别是第三期又可细分为前后两段的具体论述,已超出本文范围,容另文研讨。

最后还需指出的一点是,笔者认为进行古代建筑脊饰乃至瓦作遗存的研究,除了从考古类型学和其具有文化意义的角度进行研究外,还应将其视做古代建筑屋面营建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来整体考虑,这将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入地理解各类脊饰和瓦件所具有的构造意义。

附记:本文图一〇龙门石窟唐字洞窟檐照片承龙门石窟研究院李兴隆先生拍摄、李澜女士提供,图一三何庄村北采集鸱尾图片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邺城队提供;文章草就后,又承蒙钟晓青、韩建华、何利群几位先生提供宝贵意见,谨此并致谢忱!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隋唐宋元时期瓦作遗存的考古学研究》(批准号:18CKG019)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