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官镇古罗村“竹编之乡”竹乡竹韵历史悠久

2017-06-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千官镇古罗村,一个仅有800余户2000余人的小山村,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外出务工经商.种植水稻和沙糖桔.发展养殖业等.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山村,却有一项传承百年的工艺--竹器编织郁南县千官镇古罗村,一个仅有800余户2000余人的小山村,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外出务工经商.种植水稻和沙糖桔.发展养殖业等.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山村,却有一项传承百年的工艺竹器编织.百多年来,这里的能工巧匠们,用他们精湛的技术和独特的创意,在古罗这个地处大山深处的偏僻之地,打造出了远近闻名的竹编之乡,成就了一段产业传奇.

千官镇古罗村,一个仅有800余户2000余人的小山村,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外出务工经商、种植水稻和沙糖桔、发展养殖业等。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山村,却有一项传承百年的工艺——竹器编织

郁南县千官镇古罗村,一个仅有800余户2000余人的小山村,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外出务工经商、种植水稻和沙糖桔、发展养殖业等。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山村,却有一项传承百年的工艺竹器编织。百多年来,这里的能工巧匠们,用他们精湛的技术和独特的创意,在古罗这个地处大山深处的偏僻之地,打造出了远近闻名的竹编之乡,成就了一段产业传奇。

曾经的古罗竹制品,是三罗(云浮、罗定、郁南)地区群众争相购买的紧俏货,其生产的竹凳、竹椅,还有乐器二胡拉弓,直至今天还远销东南亚和全国各地,成为古罗竹器的拳头产品。

不过,曾经的辉煌和现在单一品种的畅销,挡不住古罗竹制品工艺日渐式微、困守一地的现实。现在我们传统行业面临的困境主要是后继乏人。

年轻人不愿意从事竹器行业,怕辛苦;传统工艺相对粗糙,以实用为主,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创新,家家户户各自为战、各顾各的,没有企业支撑。村支书高明光说。 为此,勤劳执着的古罗人打出了重振传统工艺,打造现代产业,我们也要转型升级的口号,希望通过引进企业、培育人才、产品换代,让这百年手艺重新绽放出异彩。

走进古罗竹乡竹韵历史悠久
竹叶飒飒轻舞,小溪叮咚伴唱。眺望竹林深处,笛声婉转悠扬
从千官镇西行约1.5公里,就来到了古罗村,一路上,漫山遍野的翠竹,蔓延到公路旁、山林上、田地边,在村前屋后连成一片。

刚走进村口,远远走来几名身背竹篓,头戴竹帽,脚上还踏着一双新编的竹靴的村民,让我们一下子感受到竹乡别致的风情。
沿着村道绕村一圈,我们感受到竹作为一种文化元素,已经深深地烙印在古罗村、古罗人的心里。

这里有通往竹林深处的竹海绿道,有竹林掩映中的古罗湖,有多品种特色竹种植基地。有正在建设之中,集竹器加工、展示、交易、健身、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广场。有正在规划中的竹文化展示馆。当然少不了的是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堆满的竹制品原料、成品。


在村综合广场建设现场,看远处大山环绕,近处竹林通幽的胜景,记者不由对古罗这个村名的由来产生了兴趣。
据高明光介绍,古罗二字其实大有来头,在古罗村南面的笔架山,是本地最高峰,坐落位置正好处于易经中的乾卦,从易经的角度解释就是出皇帝、君主、贵人的地方。

相传古代皇帝出巡、祭祀都要来到这里。为迎接皇帝的到来,当地土绅、官员、百姓都要敲锣打鼓赶来这里,向皇帝叩拜行礼。古罗村,就是当时迎接皇帝的地方,取锣鼓之音,故名古罗村。


既然与皇帝牵上了关系,那传说就多了。当地的地名丰富多彩,有八仙过海中张果老的果老峰,有观音山,有鲤鱼跃龙门,有天子出巡的天子垌。至今,村四周的几座小山坡,还被当地村民称作锣山、鼓山、锤棍山,相传是古时候的敲锣打鼓工具。


高明光告诉记者,不管传说有多么神奇,从现实来看,古罗这个仅有800余户、2000余人的小山村,有高、柳、陈等近十个姓氏,同时地处古百越多民族聚居地,有着许多神奇的传说。

产业之喜依然散发迷人魅力
传说始终是动人的。在古罗村,比传说更动人的是这里的一项传统产业竹器编制。
在高明光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他家里,一进门,不管是客厅里的沙发、凳子,厨房里的萝、蒸笼,小院里的桌子,包括小孩的玩具、学步车,无一不是竹制品。


在客厅里,高明光向我们展示了他最得意的作品二胡拉弓。他告诉记者,这些以竹为杆,以马尾为线的拉弓,其制作要求的弧度、光滑度很高,算是古罗竹器的精品,目前销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等地。


据高明光介绍,古罗竹制品生产距今约有150年历史。据说当年由于周围生长有许多黄竹、单竹、篙竹,村里的高姓祖先做成简单的竹凳、竹椅,自己家里使用。后来,高姓生产的竹器品种越来越多,工艺也越来越好,名声慢慢传遍附近十里八乡。


后来,高家6个兄弟传承了这项祖业,成为了专业竹制品艺人。再后来,竹器编制工艺开始传遍全村,成为古罗村一项传统产业。
上世纪80年代,由于古罗竹器工艺精湛,不少艺人被珠三角家具厂聘请到外面工作。

精明的艺人们慢慢发现,家乡的几个竹品种并不是做工艺品的最佳材料。经过考察,他们引进了附近乡镇的茂竹,作为原材料,使古罗竹器更上一层楼。
现在,古罗村家家户户都在农闲时从事竹器制作,村里的生活用品、生产用品、家具等都是自己生产,村里多数人从十几岁就开始学艺,并把这一项手艺作为养家糊口、补贴家用的主要经济来源。

云浮城市网
在古罗村记者发现,这里基本看不到泥瓦房,从东到西都是一色的小洋楼,这些都是竹器制作产业创造的财富。

产业之忧简单加工缺乏创新
盛夏的阳光洒在婀娜多姿的竹林中,从村道出发,我们来到一处竹丛掩映中的小洋楼。竹林挡住了猛烈的阳光,给独门独户的小院带来清凉和惬意。楼房的主人,今年80岁的杨国章老人,正熟练地编制着竹器,一根根竹条在他那双苍老而不失灵巧的手里穿梭,很快,一个米萝大致结构呈现在我们眼前。


杨国章是村里手艺最好的几个艺人之一,十来岁就开始学艺,一辈子从事竹器编织,主要作品是生活用具,包括米萝、谷萝、饭萝、蒸笼等。

由于手艺精湛,他编的竹制品一向是供不应求。一对米萝售价65元,年轻时候一天我可以做3个,现在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一天最多做一对。专门做这个,一个月下来,只能赚一千多元,还要赶夜工,很辛苦。

老人说。
赚钱不多,辛苦,是古罗年轻人不愿意从事祖业的主要原因。
据高明光介绍,目前全村家家户户都从事竹器制作行业,但很少有家庭把这个当成主业,大多数是在农闲季节才动手编制。主要原因是产品相对粗糙,附加值不高,赚钱少,造成手艺好的越来越少,精品越来越少,加工简单的竹梯、竹凳大行其道。


今年62岁的陈伟龙,也是从十多岁开始从事竹器编制。上世纪60年代以编制竹凳为生的日子里,他和几个伙伴一起,每逢赶集,就挑上自己做的产品,走两个半小时的山路,到罗定集市上卖。

年轻时我一次可以挑五张,每张凳卖1.30元,在当时很多人都认准我们做的竹器,生意很好,每次都供不应求,也算是一笔稳定的收入。 陈伟龙说。


现在,陈伟龙带着儿子、儿媳一起做竹器,他们生产的竹沙发、竹沙滩椅,在当地都算是精品,经常有外地客商上门订购。就算这样,对于把竹制品当作主业,陈伟龙仍然持否定态度。他认为,古罗竹器没有形成品牌,达不到工艺品的档次,只能当作副业来做。所以现在他农忙时是一个拖拉机手,农闲时才是竹器艺人。

路在何方
引进企业转型升级
究竟这些手工制品,有存在和推广的价值吗?
有人认为基本属于淘汰产业。竹制品由于是纯手工制作,影响了产量和收入。加上现在如塑料、不锈钢、皮具等各种材料的产品种类繁多,可批量生产,从颜色、造型等方面来看更具竞争力。

也有人认为价值非常大。高明光告诉记者,这些手工艺制品的优点很突出。首先是环保,竹制品符合当前都市人的消费理念。其次竹制品简单实用、有观赏性,可以大量进入家庭。

我们古罗竹制品缺少的是宣传、是创新、是品牌打造。高光明说。
实际上,市场也证明了竹制品的价值。前两年,一个风景区负责人来到古罗,看中了村里生产的一套五件套竹沙发,当时村民们不了解类似产品的行情,通过商量,开价500元/套,当时还怕价格太高,吓跑了客户。

谁知人家听到才500元一张,一口气定了几套,签好合同后才说,这个价格太划算。从这开始,古罗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认为很普通的产品的价值。
现在,古罗竹器产业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和引导。据高明光介绍,目前村里除了建设竹海绿道竹器交易综合广场以外,现正在筹备建设竹文化展示馆,希望打造一系列竹文化载体,吸引外地客商、游人,增加古罗竹器的名气和销售。


其实我们最希望的是通过对外宣传、展示,吸引企业来古罗投资建厂,通过企业的整体打造和带动,解决一直困扰我们的产量低、附加值低、创新能力不强等难题,让我们传统产业更上一层楼,成为一个富民、惠民,可传承、可持续的产业。 高明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