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与函谷关地形图 函谷关与潼关地图补遗

2019-07-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昨天的文章受到很多读者的推崇,但是也有一些读者提出对文中所说的位置感觉不直观.今天我通过卫星地图给大家截图标注说明一下.这是秦函谷关及函谷的地形图,能看到所处位置真是今天的X007县道.本来我还不能确定这条就是函谷,因为北面还有一条山谷.有熟悉的网友确认了,并指出北面那条山谷是有水的.函谷之所以是交通要道是因为能通车,而北面的则通不了车,只能过人.潼关与函谷关地形图 函谷关与潼关地图补遗这张是秦函谷关和汉函谷关以及汉潼关之间的相对位置图,标注的魏函谷关因为小浪底工程,已经被淹没在水底,具体位置已

昨天的文章受到很多读者的推崇,但是也有一些读者提出对文中所说的位置感觉不直观。今天我通过卫星地图给大家截图标注说明一下。

这是秦函谷关及函谷的地形图,能看到所处位置真是今天的X007县道。本来我还不能确定这条就是函谷,因为北面还有一条山谷。有熟悉的网友确认了,并指出北面那条山谷是有水的。函谷之所以是交通要道是因为能通车,而北面的则通不了车,只能过人。

潼关与函谷关地形图 函谷关与潼关地图补遗

这张是秦函谷关和汉函谷关以及汉潼关之间的相对位置图,标注的魏函谷关因为小浪底工程,已经被淹没在水底,具体位置已不可考。可以看到洛阳到秦函谷关有两条通道,汉函谷关只扼守了北道,赤眉军真是从南道入关,不过有汉潼关扼守,我不理解赤眉军是如何通过的。这点史料中找不到任何记载,只能存疑。

潼关与函谷关地形图 函谷关与潼关地图补遗

这张细节图标注了函谷的大概位置,能看到函谷关的地形确实非常独到。南北方向的塬阻挡了交通,函谷是唯一的通道。到东汉末期,黄河冲积形成沙滩,在函谷关北部形成通道。魏函谷关应该就是扼守这条通道的。

潼关与函谷关地形图 函谷关与潼关地图补遗

汉代开始就是守潼关,图中红点处就是汉潼关。汉潼关修在塬上,整个塬的一周都是碉楼要塞。相当于一个自给自足的城堡,塬高500米,别说古代投石机,就是今天的火炮也不能像炸开城墙一下把黄土炸开。

潼关名气虽大,但是汉潼关和唐潼关却并不是一个地方。这张卫星图清晰标注了3个潼关的位置。其中隋潼关最小,又称小关和南潼关,主要是雨水冲砂导致南北朝时期形成一条沟渠可以上塬,所以加以扼守。

唐潼关的形成条件跟魏函谷关相同,也是黄河积累泥沙,河道北移,形成沙滩。于是武周时代在此建唐潼关城。唐潼关建成后,就不需要再复杂的上塬下塬了,但也正因为末代唐朝统治者的麻痹大意,黄巢军队就是从汉潼关绕过了唐潼关城进入了关中。

至于为什么汉以后不再驻守函谷关,网友们热议得出很可能是因为森林砍伐和开垦的关系,导致塬上已经能通行,自然函谷这个要塞不再是必经之路。同理李自成也没打潼关,而是从潼关南的山林中绕路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