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浮于事尸位素餐 “尸位素餐” 最早的“尸”其实是活人 而且作用很大

2019-03-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尸位素餐,中小学生都知道是拿来骂人的,而且被骂的主角大部分还是位高权重的官员.分解一下该成语:"尸"作为死者躯体的代称,在社会上本来是没有"位"的,但"尸"却占了个"位",还要吃餐食,相当于不能干活.毫无社会贡献的"死人",还要跑出来占社会资源,跟活着的人抢东西吃.人浮于事尸位素餐 "尸位素餐" 最早的"尸"其实是活人 而且作用很大通俗地讲就叫白吃不干活,多半用来骂那

尸位素餐,中小学生都知道是拿来骂人的,而且被骂的主角大部分还是位高权重的官员。

分解一下该成语:"尸"作为死者躯体的代称,在社会上本来是没有"位"的,但"尸"却占了个"位",还要吃餐食,相当于不能干活、毫无社会贡献的"死人",还要跑出来占社会资源,跟活着的人抢东西吃。

人浮于事尸位素餐 “尸位素餐” 最早的“尸”其实是活人 而且作用很大

通俗地讲就叫白吃不干活,多半用来骂那些不作为的官员。

该成语的出处,是一位叫朱云的大佬开启群嘲怒斥整个官场同事:"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说他们什么都干不成,所以叫"尸位素餐"。

人浮于事尸位素餐 “尸位素餐” 最早的“尸”其实是活人 而且作用很大

"尸"在这里既是尖锐地把那些朝廷重臣比作死人、废物,同时,也另有它指——"尸"是古代祭祀时候的刚需人物。

对,"尸"本身不是死人,而是地地道道的活人。在先秦,"屍"才是代指死者的遗体。

那么,"尸"是个什么样的活人?

人浮于事尸位素餐 “尸位素餐” 最早的“尸”其实是活人 而且作用很大

前面说了,先秦时期,"尸"是祭祀时才会出现的"群体"。在祭祀过程中,尸的作用可大了,比一国之君都牛气。而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可见当时对祭祀的郑重。

按周朝礼仪,人死之后的追悼会上,有一场祭祀仪式。这场仪式上,就必需有"尸"。"尸"就是来扮演被祭祀的"祖宗"的,因为古人觉得没有祭祀"本体"存在,不太忍心。只有找人扮上,看他仿佛还活着,还能接受大家的祭祀,才叫子孙的心意被先人领受了。

"尸"的人选不是随随便便拉家族中一个人出来就可以,"尸"必须是死者的孙辈,因为"君子抱孙不抱子"。也就是说,假如一个家庭的当家人死了,儿子要主持丧礼大事,得选一个孙辈出来充当"受祭人"。当这个人被选为"尸"以后,哪怕你是他爸爸,都得把他当祖宗一样慎重恭敬地对待。

简单还原一下祭祀的情况,以及"尸"在其中到底要干啥:

一场追悼会上,儿子因为太伤心,具体的事宜就交给其他人去办,其中最重要的两个人,一个是主持祭祀的,叫"祝",一个就是扮演祖宗的"尸"。"祝"就相当于"节目"主持人,所有人听他调令一步步行事;"尸"是受祭人,最初只要负责坐在上位,看着大家兜兜转转。

祭祀是一件极端慎重的事,如果是天子或一国之君决定要祭祀,天子首先就要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到南郊去亲耕一下,表示亲自去收割祭祀品了。这也是告诉祖宗,我们国家收成还不错呢。王后/夫人则要亲自到北郊养蚕,算是告诉祖宗,我们今年不缺衣服穿,大家都活得很不错,也有衣服捎给您老人家呢。

祭祀之前一段日子,要开始斋戒。先"散斋"7天,就是说这7天肉不能吃了,音乐不能听了,男女也不能卿卿我我了,啥快乐的事都暂时停止,安心进入一个虔诚的状态;完了以后,再"致斋"3天,继续整理心情。把自己提升到一个能跟神明交流的思想高度。国君夫人作为祭祀共同体,也要全套做一遍。在祭祀前的11天,后宫的"宫宰",也就是内廷的女官或保姆们,要提前告诫夫人注意事项,然后进入10天苦思冥想期。

然后开始祭祀。

这个时候,"尸"这个祖宗就要出场了。一国之君通常不去庙外迎接"尸",而是由"祝"做代表去相迎。因为,在庙外国君还是一国老大,"尸"还是臣子,不能乱了名分。如果这个"尸"扮的是国君家的祖宗,那大夫、士这些阶层的人要是开车在路上遇到了"尸"的车驾,都要下车致敬。如果国君知道哪辆车坐的是"尸",也要下车致敬一下。"尸"坐在车上答谢一下就好了。

进了庙,"尸"就是全局老大,所有人的祖宗了。

"尸"被"祝"迎接进入庙门的时候,死者家属里其中一个儿子要捧着装东西的"篚"[fěi],一边哭一边跟着"尸"进门。"尸"一旦进来,就相当于孝子孝孙们再次见到了至亲,于是男男女女集体放开嗓子哭,一边哭一边跳……表示哀痛和激动。为了区别男女尊卑,男人先哭跳,女人后面跟上。接着就有人送上水给"尸"洗手,死者宗族里再有一个人会递上擦手布。这是为了后面开吃(吃祭品)做准备。

接下来,"尸"要登台了,开始进入看戏模式。"祝"要请"尸"登台,宗族的人再唱着告诉大家,"尸"来了。也就是告诉所有家人,你们的祖宗回来跟你们一起团聚啦!于是男男女女又开始哭和跳。"尸"再进入室内。这个时候,只跳不哭,然后妇女回避。

下面是开吃部分。

"祝"和死者家的嫡长子(丧主)给"尸"下跪,请他安坐,"尸"回个礼,然后坐下。刚才那位跟着"尸"一起捧着"篚"进来的死者兄弟,把篚放在"尸"左边的席子上(对,这玩意儿就是个案板似的,可以承放东西),自己站在右边伺候"尸"。

"尸"左手拿尊贵人才能用的酒杯"觯"[zhì] ,右手拿大家准备好的祭品之一——菹菜,举起来示意一下,让祖先先吃。然后"祝"让旁边伺候拿吃食的人黍、稷、肺等祭品给"尸","尸"表示一下,再放回去。"不存在"的祖先吃完了以后,"丧主"再次给"尸"下跪,请他开始享用。然后,"尸"开启了一轮饭局,先喝酒,再吃肺(不知道是不是猪肺)、里脊、肉汁、菜羹、肋肉、猪胫骨、鱼、干肉、猪肘子等等。

当然,这一系列吃得也并不是那么畅快,都是旁边伺候的人拿一点,"尸"吃一点。"尸"确实只能吃一点,因为后面的要留给大家吃。并不是大家小气,不舍得给扮演的人吃,而是,当时的规则就是这样,"尸"(祖宗)享受祭品吃一点,接下来由国君(丧主)和"卿"开始吃一遍,吃完以后走人,"大夫们"出6个人吃一遍,吃完走人,"士"出8个人吃一遍。

吃到士这里,也不会给全吃完,而是留下一部分,再继续给底下打杂的各类人吃。这是表示,在一个国家或者家庭,上面的人永远会照顾下面的人,永远能施恩。换成现在的话就叫——只要我有口肉吃,就有你的汤喝。

这套礼也是在表示,下面的人虽然服务领导,但领导人也要爱惜底层人,大家是相互依存的。

回到"尸"吃完以后。丧主给"尸"献上酒,让他漱口,"尸"回谢,先敬祖先,然后喝掉。接着宾客里的老大继续一遍,献肉和酒,"尸"吃喝完以后,宾客才下去。然后"祝"给"尸"满上,"尸"要举杯给丧主/国君敬酒,丧主拜谢,"尸"回谢。丧主举杯喝完,再拜谢,"尸"再回谢。然后丧主继续对"祝"又重复一遍……

接着,刚才退到一边的主妇/夫人出场,拿着她准备的酒和祭品——枣子和栗,给"尸"敬献一遍。"尸"继续先敬天地,再吃喝掉。妇女派的宾客再重复来一遍……然后主妇们才回房间。这一套礼仪做完,所有人都是超级虚脱的。

宾客里的主事者换一种酒器,第三次给"尸"、"祝"敬献吃喝,他俩又吃一遍,这才基本完成吃喝环节。

然后,"祝"出来告诉丧主,这次祭祀搞完了,男男女女开始哭,又要告别祖宗了,相聚总是这么短暂啊。"祝"说完回去请"尸","尸"开始出室、下堂、出门,每一个过程,孝子贤孙们都要哭哭跳跳一次。一直把"尸"送走,"祝"回去收拾一下场子,宣布完毕!

刚才说的只是祭祀过程,在周代礼仪和细节方面,还有一堆说不完的细枝末节。比如,如果是国君搞祭祀,国君应该站在什么位置,夫人应该站什么位置;敬酒的时候,国君应该用什么酒杯,应该握住杯子哪里,和夫人的都不一样。正常情况下,国君握柄,夫人握足,也是体现君臣夫妻身份。即使整场敬酒只有一样酒器"爵",也分了好几种不同纹饰的。纹饰不同,都代表不一样的意义。

这套礼仪是非常繁琐的,祭祀过程中有些国君可能也觉得很无聊,但只要表现出一点点心不在焉的样子,就会被大臣们诅咒:你这样的人,连祭祀祖宗都不看重,祖宗凭啥保佑你的社稷?你凭啥做百姓的爹妈?迟早药丸!

不过甭管礼仪多繁琐,在这个过程中,"尸"一直是地位最高的,被簇拥着进出、簇拥着吃饭、簇拥着出去,没人敢对他不礼貌。

因为"尸"的扮演者平时也只是普通家族成员,只有在扮演"尸"的时候,才享受一下,基本属于不干活就能得吃得喝受所有人敬献的,所以,汉朝人朱云觉得"尸"的存在很没实际意义,所谓"尸",完全是躺着吃的蛀虫嘛。他当然不是指某个扮演"尸"的人,而是说在坐的各位"尸"都是垃圾。于是,朱云绞尽脑汁想骂那些不作为的官员的时候,很自然地联想到了"躺吃"的尸,并迅速创造了这个成语——尸位素餐。

朱云很为自己脑洞大开的比喻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