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家的小悍妻 古代的秀才是什么样的官
其实我们大家对于古代的很多印象,都是来自于我们现在的古装剧,从电视剧中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古代的秀才,在影视剧里,秀才一直是一种很穷酸的形象,通常都被演绎得非常无能,迂腐又落魄。但这不能成怪到影视剧的身上,其实在我们很多古代文学当中,就已经有这种秀才的形象出现,比如说在聊斋里面就有很多像这种又愚蠢又懦弱的秀才。
清代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说是有天一个武秀才扯了一个挑粪的农夫上堂告状,说是这个农夫在街上撞了他,必须加以惩罚。县太爷说,既然如此,那就让秀才打这挑粪的一百个嘴巴吧(有一说是磕头)。于是武秀才一五一十地打了起来,打到七十的时候,县令突然说:停,我忘了问你这个秀才是文秀才还是武秀才?答曰武秀才。
县令说,文秀才才能打一百,武秀才只能打五十,现在你打多了,让这农夫还回来。于是,农夫噼里啪啦回了武秀才二十个嘴巴,打得武秀才七荤八素。
这个故事无论真假,都说明了当时人们对武举的轻视和武举自己的自轻自贱。不过这没办法,明清两代科举出了那么多名臣和名人,无论谁说历史都免不了要说到他们,可是谁听说有哪个历史上有名的人物是武举出身呢?尽管武秀才、武举人、武进士也一科一科地考出来。
最早期的秀才,顾名思义,就是指的优秀人才,从汉朝就有了。一开始是靠郡守举荐,后来进入魏晋南北朝以后,则由九品中正官来鉴别。然而无论是郡守还是中正官,那都是高级官僚,能获得他们青睐的,不是真的有本事,就是家里关系特硬,或者兼而有之。所以这样的秀才,并不是有真才实学的,只是花钱买了个名号罢了,这时候的秀才也很难得到众人的尊敬。
乡绅一词的本义,为居乡的有功名仕宦之人,它是明期主要通过科举和学校制度所造就的一个社会特权阶层,大致又可细分为两部分。其上层皆有官员身份,包括现任或退职官员,主要为通过科举考试得官者,也包含了通过捐纳、封赠等途径获得官职实衔或虚衔的人。
下层则是有“功名”而尚未获取官员身份者,包括已中举而未仕的举人,国子监监生,以及地方府、州、县学的生员(秀才)。这些人的举人、监生、生员“功名”都是终身的,非犯罪不会革去,虽未做官,但被认为已接近仕途,具有一种“准官僚”的地位。
“秀才”一词最早出现于《管子·小匡》,对其是这样描述的:“农之子常为农,朴野不慝,其秀才之能为士者,则足赖也。”也就是说农民的儿子如果有异于常人的才能,就可以称之为秀才,这时候并非特指读书人。到了汉朝的时候,由于要避光武帝刘秀的名讳,改名为“茂才”,与孝廉并为举士的科名。
在晋朝葛洪所著的《抱朴子·审举》中记载:"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此时,对于秀才也并未要求必须达到多少文学素养。
明朝末年晋江地区400文钱可以换一两银子,命岳母亲一天挣的钱约合三分银子,可以买将近2升米,可是他家10口人,每天要吃六升半米,就在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情况下,王命岳艰苦求学,19岁考中秀才,开始谋生。他给一位朋友做伴读,人家只供给一顿饭,早晚饭还得在自己家吃。不过他认为这样也不错,好坏有一顿饭吃,也不影响自己的学业。
在古代科举考试中,秀才是最低一级的知识分子,作为当时最重要的人才选拔考试,科举制度就像是现在的高考。而高等教育的最低文化程度就是大专,所以古时候的秀才和现在的大专文凭可以相提并论。但是古时候的高等教育普及率较低,特别是一些比较贫穷落后的山村地区,一个村里往往只有一个老秀才才能主持一些初级教育和文化活动等等,但是现在的社会学历泛滥,像本科学历已经遍地都是,更别说大专学历了。
古时候,秀才的人数也是较稀少的,秀才的选拔频率是每三年两次,每个县的人数一般在二十人左右,绝不超过三十人,而且考取秀才没有什么门槛设置,如果你去年没有考上,那么今年能够继续考试,这样就导致了参加考试的人数很多。想要在这么多人中成功得取得百分之十的名次才有机会被选做秀才,由此可见秀才的难度和现在的一本难度基本相当。
其实,考上了秀才,就是个知识分子了,虽然没有国家给的“”铁饭碗“,但当地的各种文化活动,都少不了秀才的身影,比如主持婚礼葬礼,开张开业,文艺演出等,收入肯定不会少。就算不爱交际,性格内向的,捞一个校长干干,那叫易如反掌。
在清朝,读书人的屁股开始变的宝贵,犯了罪轻易不能打。而一旦中了秀才有了功名,屁股更是动不得,县官连打的权力都没有,最多只可打手心,而且要老师(学官)才能打,不能由衙役打,因此秀才比衙役的地位高,下等人是不能随便打上等人的。除非那个秀才犯下了重大罪过,由知县禀告藩台革去秀才功名后,方可受普通刑罚。
考上了秀才就算是有了功名,从此“乡邻敬重,不敢欺凌;官府优崇,不肯辱贱”。秀才可以享受国家给予士大夫阶层的种种特权和豁免,比如免除服劳役,免除纳税,在公堂上无需下跪,不能随便用刑等。因此,电视剧《知否》中的孙秀才虽然彻底是一个废物点心,但他却自视很高,动不动就说别人有辱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