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路空明拳 郭靖和七十二路空明拳
金庸先生于18年10月30日仙去,当晚我查询了整晚先生近阶段的新闻报道,字里行间觉得先生走的安详。仿佛只有时间,才能停歇这般巨匠的步伐。应该有很多人因金庸先生的离世而重读金庸,我也是其中之一。我首先选读的《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先生笔下一位也只有时间,或者说历史洪流才能停歇其步伐的国之巨侠,郭靖。昨夜读到郭靖来到桃花岛,遇见周伯通并受传“七十二路空明拳”的段落,偶有所感。
书中,郭靖的拜把子兄弟周伯通为了教会郭靖空明拳,上来先跟郭靖翻译和探讨了老子《道德经》里的一句话:“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这句话直译来看,讲了一个很简明的道理:车是由辐和毂组成的,但因为车毂中空虚,所以可以运人载货;器皿是由陶土揉成的,但因为器中空虚,所以可以放东西;房屋是由门窗四壁组成的,但因为整个房中空虚,方可以住人。
老子最后又总结了一下,这是“有”和“无”的关系。老子没说怎么去理解有和无,我只好自己浅薄的思考一番。如果说陶土是有,器皿是有,则中空能盛物就是无。有和无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生相伴。所以才说因为“有”,给了人使用创造的便利;又因为“无”,事物才发挥了其本身内在的价值作用。
周伯通一身的武功心法都传自全真派,因此哪怕空明拳是自己十五年在桃花岛深洞所创,核心也在有无空柔的道法思维。因此教郭靖学空明拳,开篇先说道家道理。郭靖如何因此融会贯通,内外兼修我们无从领会,毕竟是武侠之意,然而这种以虚击实,以柔克刚的哲学思想,是很容易领悟到的。
仔细想来,《射雕英雄传》全书都贯穿着这类“有”与“无”的思考,并且集中在郭靖的生活遭遇之中。整本书早期似乎都在借助江南七怪的表述,着力于刻画郭靖是如何一个愚钝、蠢笨而学不好功夫的男孩。跟着江南七怪学武多年,也就被师傅骂了多年,最终还被一个叫尹志平的小道士摔了一跤。
除了身强力壮些,在江南七怪来看一无是处。但从郭靖遇到全真派掌教马钰开始,似乎主角开挂的经历就由此展开。用两年学成全真派心法,用两月学成降龙十八掌,再用两月学会九阴真经,双手互搏和七十二路空明拳三大内外功宝典。几年下来从打不过全真派小道士(尹志平是个什么水平人品度过神雕侠侣自知)一跃成为可与西毒欧阳锋对招的高手。
马钰曾经宽慰初见时明显因自身鲁钝且长期受师傅责骂而显得自卑的少年郭靖说:“教而不明其法,学而不用其道”。这是非常含蓄的说江南七怪可能没搞清楚郭靖身上的“有”和“无”。郭靖的“有”是持之以恒的决心和反复学习的毅力,因此连九阴真经这般叽里咕噜的洋文,他背了百遍也都记下来了;郭靖的“无”后来大家都知道了,是为国为民的一代大侠。
江南七怪不用其有,而是在招式上个传个的,期望郭靖一人兼会七人所长。就连当时已经逝世的张阿生的功夫,也要代为传给郭靖;同时把明显不符合郭靖性格的越女剑法,妙手空空,也要他掌握。这就是杂了。
对郭靖来说,资质欠缺却要学机灵善偷的妙手书生的功夫,起码先得学会朱聪“有”的敏辩思辨的能力,否则就是“学而不用其道”。江南七怪搞不清郭靖有什么所长,他反复学习记忆的时候就要骂他愚钝,这是“教而不明其法”。而后面的洪七公、周伯通都明显发觉了郭靖所长,甚至周伯通暗地里都佩服自己义地背书百遍的坚持,自许没这个坚毅之心。这是看清楚了郭靖身上的“有”。
以“有”致“无”,郭靖就像盛饭的空碗,住人的空屋一般,只要材料捏合的好,就很快融汇进了各家所长,成为了一代侠之大者。同书中的黄蓉、杨康虽然聪慧,但一人不好学不耐学;另一人心思驳杂,性格偏恶,最终武功上都被郭靖远远甩下。我们现在形容一人未来是栋梁之才,如果是用楼宇之心看他教他,就很可能顶天立地;但如果只是因觉得其是栋梁但“教而不明其法,学而不用其道”,很可能揠苗助长,长成木头。
如果把“有”和“无”的简单思维应用于资产管理,也可以简单的思辨一下。股票市场的从业人员就如同诸子百家,或是武林门派。各有各的手法,各有各的逻辑,在一个相对公平的市场环境中(股票市场、春秋文化或是整个武林)各自钻研,并期望通过(业绩、逻辑、武功)脱颖而出,成为一代大成者。
当下有人因为景林的多头策略大涨大跌而感到心慌,是即不明白它的“有”,我认为是以5-10年选股的内在价值思维和顺应中国市场环境的持股周期;又看不到它的“无”,即因有而形成的长期承载着的深刻的个股挖掘和研究能力。
在武侠世界里不会有人因为欧阳锋深蹲蓄力蛤蟆功的丑陋姿势小瞧他西毒的功力,我们也不用在每次净值深蹲时去担心一家老牌私募是否还具备“无”的价值。深究来说判断“无”的方法应该是去延续了解“有”是否发生了改变。“大成若缺,其用不弊”,这世上又哪会有斜向上完美的曲线。就如iPhone的商标一般,缺了一口,显然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