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告诉我们的道理】红与黑: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
光阴飞逝,一个人的一生,在时光的长河里只有瞬间。岁月的长河不断带走一切可以带走的痕迹,只留下为数不多坚如磐石的存在,即使在岁月无情的冲刷下,也能屹立不灭。所有的这些,我们称之为经典的,有文学,有音乐,有光影。
《红与黑》便是这样经典丛生中的一本,讲述了一个如今依然脍炙人口的故事:一个普通的木匠的儿子,如何一步步从社会底层向上攀登,又如何从人生的巅峰坠落,直跌的粉身碎骨。这样的故事,听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虽然时代不断变化,但类似的故事,在每个时代,每个地方都不断重现,即使是今时今日,在我们身边也无时无刻不在上演。
我相信,这样的故事,在每个时代也都一定有人讲述,然而,为什么只有这一本成为经典呢?而我们,在时隔数百年后,又为什么要一再阅读经典呢?
对一本小说而言,故事梗概并不重要,一句话或许可以说清一本小说的轮廓,但这对小说而言毫无意义,即使是同一个故事,不同人的描述会完全不同。再往狭隘的说,即使同一本书,换不同的人翻译出来,感觉也大不相同了。讲故事本身是一门艺术,如同经典的作曲家一般,需要有耐心,可以不慌不忙慢慢陈述,需要有细心,能敏感的把握到每个细微的地方,这样才不至于言而无物,需要有生活,才能让读者身临其境,需要有悟性,才能对生活的领悟融入文字之中。
一个作家可以讲一百个不同的故事,但他所真正能讲述的本质,仍然只有他自己。讲好故事的技能只有具备其一,就能成为一个好的小说家,而唯有每一种技能都兼具,再加上一些无法言述的灵性,才能成就一部经典。因此,即使单是从技巧的角度,经典也值得一读再读。
更何况,经典的意义远不止于技法。每个时代,每个行业,都有无数精于技法的工匠,但却未必能有铸就经典的大师。娴熟的技法可以赋予一件作品完美的外在,唯独无法塑造灵魂。而缺乏灵魂的作品,与我们的肉体一般,终究是无法不朽的。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更重要的,恐怕在于其中的灵魂。
社会随着时代不断变化,每个时代都有种种与众不同之处,然而,无论社会怎样变化,技术怎样发展,对人们而言,总有经久不变的地方。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情感,是“人性”最集中的体现,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最宝贵的。而经典所能触及灵魂之处,也在于其能和我们情感深处共鸣。
无论是一千年还是一百年,只要人类还在,我们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对自己、对他人的爱恨情仇。这与时代无关。一幅画,一段乐曲,一本小说,如果能触动人情感中最深沉的某处,那便可成为经典,跨越时光。
至于从作品中汲取营养。我一直觉得,小说是最缓慢的方式。好的小说家一定不会板起脸孔来讲道理,他们只会把世界本身展现给读者,只是让读者在真实度很高的虚拟世界里,从自己可能没有办法体验的人生里,得到不同的体验与感悟,并且与自己的人生相比,从而得到更宽广更深邃的生活体验,并从中得到不同的感悟。
而这感悟并不是小说故事直接赋予读者的,作者或许也并没有蕴含那样教化的意味。就像生活本身并没有一定的道理,每个人从中都能得出自己的道理一样。然而,提供不同的生活与情感体验,这才是经典带给我们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