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太上老君所说的“急急如律令”原来是出自于他
影视作品中常见的道士念咒驱使鬼神时所用的末语“急急如律令”,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就要从我国古代神秘的梅山文化说起。
古代,在今湖南省安化、新化一带,居住着一支称为“梅山蛮”的瑶族部落。这个部落以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梅山文化。宋代,“梅山蛮”由于不听命朝廷的“招谕”,遭到长期封锁,无法耕牧,而以狩猎为生。当时,瑶族的居住地,尚在湖南境内,包括今邵阳、益阳、怀化、永州、郴州一带的大片土地,几乎占了今湖南省的大半。
自宋代到明代的数百年间,由于战乱、饥荒等种种原因,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瑶族大规模南迁。瑶族的主要聚居地,由湖南迁到了广西和广东的交界处。
以致于在“梅山蛮”旧日的领地安化、新化一带,瑶族人反而变得鲜见了。有趣的是,“梅山蛮”虽然在这一地域几近消失,而它的影响却是无处不在。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却在这一地域广为流传。这就是猎人信奉的原始宗教——梅山教。
据梅山教巫师的抄本记载,这一原始宗教约形成于明代初叶。“梅山”巫师的所有狩猎行为,都伴随着有定规的原始宗教仪式进行。技术和法术的有机结合,常常出现意想不到的奇迹。“梅山”巫师认为,山中百兽,都山神土地所豢养。
因此,在原始宗教的仪式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对山神土地的安抚。 梅山教敬奉的神祗中。有一位最为重要的张五郎。相传梅山巫师张五郎,到太上老君那里去学法。他长进神速,颇得真传。聪明英俊的张五郎,与太上老君女儿急急的一见倾心。
于是,他们悄悄相爱了。太上老君却极力反对,横加阻拦。出于无奈,张五郎和急急私奔了。后来老君发现女儿跟张五郎私奔跑了,心中大怒,便放飞刀想杀了张五郎。急急用法术把飞刀收下,用鸡血涂上飞刀再放回去。
老君看后知道是鸡血,又放飞刀。急急收下飞刀,只好要张五郎把手指咬破,用手指上的血涂在飞刀上,再放回去。老君这才方肯放过张五郎。后来,急急和张五郎跑到一个地方,在一棵很大的樟树下立坛学法,急急教给他法术。
炼到最后,张五郎可以用竹篮打水洒扫坛场,还可以把自己的头砍下来翻一个筋斗去接好。有一次,张五郎将头砍下,翻个筋斗去接,正好被一个妇女拦住讨水,把张五郎的头搞反了。因为张五郎把头接反了,故张五郎被称为翻天倒地张五郎。而梅山法师们炼符咒的法术,就是张五郎传授下来的,而且,咒语的最后一句,一定是“急急如律令”,意思是张五郎的法术是从太上老君再到急急,而后再传给他的。
梅山文化,是在中国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过渡的进程中,相对最具文化“原生态”的地域文化典型之一。像中国沿海居民信奉妈祖一样,这里的人们信奉渔猎保护神“梅山王”和倒立行走、法力无边的“翻坛倒庙”神君张五郎。
人们制定出特殊的崇拜对象、尊卑秩序以及画画、雕刻、载歌载舞等艺术表现方式,以便最大限度地守护山林与鸟兽、河流与鱼虾、天地万物与人畜的和谐与共。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许多野兽都已被列为保护动物,猎人们信奉的梅山教也行将消失。然而,梅山教作为梅山文化的一部分,作为由一个部落衍变为一个民间原始宗教文化,作为人类早期渔猎社会的奇特文化现象,近年来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的浓厚兴趣。
近日, 一场名为“信仰考古 · 明清非遗文物展 ——中国梅山文化的脉动”展览在中华世纪坛展出。这是中国原始信仰“梅山文化”的实物内容在北京的首次整体亮相。包括木雕造像、绘画作品、面具、刺绣、手抄本书籍、摄影作品六个类别,近800件明清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给全国人民呈现了来自南方古老信仰的一场视觉盛宴。
此次展览的展呈方式很有趣,展厅中将近500件各具特色的木雕造像层层紧密排列,形成一个聚集在一起的巨大的造像阵容。
展览到3月4日结束,来自古老时期的木雕造像,与当代观众聚集在一起实现了两个群体跨越时空的对望与对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