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车港股 中国中车股价领跑两市 存货807.5亿 2019年业绩有保障?
2019年伊始,中国中车(01766—HK、601766—CN)好消息不断,前有二级市场连续8日获融资净买入,后有控股股东中车集团和独立第三方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合营国创公司,为公司多业务协同发展提供想象力。
过去近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二级市场,A、H股市场两大权证指数(上证指数及香港恒生指数)出现了回调。而作为两大权证指数成分标的的中国中车,股价却出现逆市上涨的态势。截至2018年7月06日—2019年1月17日收盘,A股市场中国中车股价涨幅为23.20%,H股市场的中国中车股价涨幅为31.03%;同期A股上证指数跌幅为6.37%,H股香港恒生指数跌幅为5.06%。
特别是步入2019年后,二级市场中国中车连续8日获融资净买入。截至2019年1月17日,融资净买入累计为6836.57万元人民币(单位下同)。
这对上半年股价曾一度创出2014年来的新低(A股7.06元/股、H股5.81港元/股)的中国中车来讲,能连续8日获得二级市场投资者垂青,实则不易。
那么,是何以支撑其股价出现触底反弹呢?
2015 年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合并组建为中国中车,资产规模及业务规模得到放大。然而业绩与归属股东净利润并没有随着规模的扩张而增长,反而由公司在优化产品结构及缩减物流业务规模的进行,营收、净利出现同比增速下滑的局面。
截至2016年—2017年度,中国中车营收同比分别下跌5.74%与7.63%;净利润同比跌幅为4.42%与4.35%。
步入2018年,中国中车通过转变发展模式,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拓展新的商业模式。营收前三季度仍出现下滑(如上图),但是前三季盈利能力相对不错。从公司整体毛利率来看,毛利率趋于20%以上高水平;毛利率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中车的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以及新产业等业务毛利率都有明显的提升影响。
虽然2018年前三季度中国中车的归属股东净利润得到极大的改善。倘若业绩增长不具备延续性,仅仅是昙花一现,这并不能支撑公司长远发展,更得不到投资者的垂青。
因此,中国中车在业务上,应该是存在闪光点。
截至2018年前三季度(如下图),公司期末在手订单一直保持上涨的趋势。特别是2018年前三季度,中国中车的期末在手订单达到2975亿元,与年初相比增长了近22.22%;这体现了公司目前业务期末在手订单整体相对充裕,也为2019年业绩提供了保障。
与期末在手订单同比增长还有中国中车的存货,截至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存货为 807.5 亿元,同比增长 9.90%。存货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不外乎根据生产订单,从而增加备货影响。
另外,从政策层面上看,随着2019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强度规模,作为轨交龙头的中国中车将受惠于政策发展红利中,公司的新订单及存货有望进一步提升。
如2018 年 10 月 21 号,国务院印发《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该意见的重点内容中明确提出以中西部为重点,加快推进高速铁路"八纵八横"主通道项目,拓展区域铁路连接线,进一步完善铁路骨干网络,加快推动一批战略性、标志性重大铁路项目开工建设。
近日,中国中车发布公告称,与控股股东中车集团(最新持股为51.43%)和独立第三方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合营国创公司,注册资本为4.8亿元。中国中车及中车集团首期出资额分别3600万元及500万元。完成后,分别持股36%及5%,合营不会成为中国中车的附属公司。
合资成立的国创公司,主要从事的业务范围将涵盖轨道交通装备及其零部件、电子设备、机电设备及相关产品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生产制造、试验检测等。
从国创公司从事业务上看,国创公司有利于中国中车落实创新发展战略,从而充分协同各方优势,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是符合公司长远发展。
另外,我国高铁技术仍在高速发展,但是在关键零部件上还未实现完全国产化(刹车片及转向架等)。主要原因是轨交装备的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和基础材料的发展步伐显著落后于整机的迅猛发展影响所致。
因此,国创公司的成立,有望优化中国中车核心轨道装备技术,提升公司效用的同时,进而推动国内动车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加速发展。
结语:
中国中车作为全球轨道交通装备龙头,中国先进制造的排头兵,二级市场的"巨无霸"。步入2019年,在订单等利好消息持续加码下,二级市场股价领跑全市是存在业绩支撑及受惠于政策红利的影响。
至于2019年业绩是否有保障。只要公司订单相对充裕,按现阶段的公司的产品优化结构上看,业绩表现不会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