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断裂带 四川地震与龙门山地震断裂带
两亿年前,随着印度板块不断向北推进,并向欧亚板块下插入,青藏高原开始上升。随后,喜马拉雅山脉诞生了。而与此同时出现的还有位于青藏高原边缘的那些地质断裂带。 首先要了解山是怎么形成的。
山就是由于地块受到挤压,而隆起生成的。那么一方面,挤压使得隆起成山,另外挤压的后果使地下产生断裂,这是孪生的关系。像这样的地质断裂带,在我国有大约20多条,并且大部分以青藏高原为核心。在青藏高原的内部,以及青藏高原相互作用的周边块体的边界上,都有地质断裂带。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的这条南北断裂带。
这个带在宁夏、甘肃、四川一直到云南这个地方,恰好形成了一个南北走向的一个很宽的,它不是一个单一的断裂带,是若干个断裂带都在这个地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的是拐弯,有的是属于相互作用的,正好是南北这一个带。
这条地质断裂带又叫做南北地震带。地震学家们之所以这么称呼它,是因为这里是我国地震的多发区。南北地震带主要是指地震活动有一个特点,地震频度比较高,在一些局部的地方强度比较大。
据地质学家们调查,在南北地震带上最活跃的要数四川省境内的龙门山地震带。龙门山延绵数百公里,它南起里县、汶川,北至平武、青川。从历史记录来看,近二、三百年里,这里已发生过大大小小的许多次的地震,其中六级以上的就有十几次。
龙门山地震带为什么会如些频繁地发生地震呢?从成都平原到了都江堰以后,很快就进入了高山区,地形的变化相当剧烈。龙门山现在还仍然是代表着青藏高原和东部地块的相互作用。
每年龙门山相对于四川盆地都有一到三毫米的相对运动。龙门山的运动表明了青藏高原正在向东移动。一旦遇到了坚硬的四川盆地的阻拦,它们之间就会发生较为强烈的碰撞。两个物体相对运动,西部相对较软的物体就推覆到东部比较坚硬的物体上面,所以我们管它叫逆冲。
倒滑是两侧平的错动,正断层是断层上的上盘往下落,掉,是属于一种松弛的状态,然后往下落。逆冲是很紧挤压的情况往上挤压。这就是说,板块间的移动形式绝不是单一的。逆冲运动时,地球所释放的能量是最大的,而这个结果直接导致了地震的发生。
龙门山剖面图有3条断层带分布
事实上地震就像和刮风、下雨、闪电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看似平静的大地之下时刻隐藏着杀机。地球分地壳、地幔、地核。地核、地幔和地壳的物质都在运动。特别是地幔,在很多地方形成对流,地幔对流运动的结果带动地壳在运动。
20世纪科学家用地震波发现了地球的内部结构,这就是人们众所周知的蛋状结构。其中地壳相当于蛋壳,地幔有如蛋白,地核则像蛋黄。地球上部主要由岩石构成,把地球的躯体严密覆盖。但岩石层并非铁板一块,而是由太平洋、欧亚、美洲、印度洋、非洲、南极洲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构成。
板块内部相对稳定,但板块边缘地带和接触地带则是不稳定的,这里是产生地震火山活动等剧烈地壳运动的主要场所。板块漂浮在地幔顶部的软流层上,由于地幔上部温度较低,下部温度较高,所以会产生热对流现象。
虽然这种流动非常缓慢,一年大概还不到5厘米,但它产生的力量却是惊天动地的。地幔物质流当它受到了岩层的阻碍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个强大的力量。让地表都出现这种断裂的情况。
当两股相向的地幔物质流相遇之后,在强大挤压作用之下,也可以形成海沟或形成山脉的隆起。地幔物质流它接近岩石层这部分被人们称之为是软流层。软流层本身看起来就好像是我们在这个炼钢炉里见到的铁水之前的那个部分。
就是已经熔融状态的铁块,这种铁块它本身就是可以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因此说软流层是承载着所有的板块漂来荡去的。板块间可以渐行渐远,但是也可以想到在一起。渐行渐远就会形成大洋地壳的这种海底扩张,当它们遇到一块的时候,也会产生一种强烈的造山运动。就比如喜马拉雅山的隆起 一样。它就是在七千万年之前由这种作用下产生的一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