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立新学校”更名“北京市熊希龄实验学校”

2018-03-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北京市立新学校"更名"北京市熊希龄实验学校"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白堆子的"北京市立新学校"不久将正式更名为"北京市熊希龄实验学校".2014年5月17日,昔日香山慈幼院.立新学校和159中学的校友们以及在校师生代表,聚集在香山熊希龄先生墓园,纪念香山慈幼院创始人熊希龄先生诞辰145周年.立新学校现任校长曾军良先生在发言中高兴地宣布:北京市立新学校的校名将改为"北京市熊希龄实验学校".当时,我们十分兴奋,当场

“北京市立新学校”更名“北京市熊希龄实验学校”

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白堆子的“北京市立新学校”不久将正式更名为“北京市熊希龄实验学校”。

2014年5月17日,昔日香山慈幼院、立新学校和159中学的校友们以及在校师生代表,聚集在香山熊希龄先生墓园,纪念香山慈幼院创始人熊希龄先生诞辰145周年。立新学校现任校长曾军良先生在发言中高兴地宣布:北京市立新学校的校名将改为“北京市熊希龄实验学校”。当时,我们十分兴奋,当场众人欢呼祝贺,有人起笔书写贺信……

目前学校一边等待更名的正式批文下来,一边紧锣密鼓地为更改校名一事做着各项准备工作。“北京市熊希龄实验学校”醒目大字已经赫然镶嵌在新建校门横额上,门楣下很有创意的“香山慈幼院”镂刻篆书火红夺目。据说,届时学校将隆重召开更名大会,举行正式庆典活动。

为什么“北京市立新学校”更名得到各界广泛地重视,并且要隆重举行揭幕仪式大会呢?为什么更名不是恢复原校名“北京香山慈幼院”而是“北京市熊希龄实验学校”?这得从该校近百年历史中追叙“熊希龄”与“香山慈幼院”与“立新学校”的关系。

立新学校原来的校名是“北京香山慈幼院”。“文革”动乱的时候,香山慈幼院是北京市受冲击最严重的学校之一,广大教师所受到的迫害骇人听闻,校长被活活整死,学校保存的历史档案资料被全部烧毁,“北京香山慈幼院”之校名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当做资产阶级的毒草,于1973年1月29 日用“北京市立新学校”所取代。

41年过去了,给中国人民和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巨大灾难的“文化大革命”早已被彻底否定。这场长达十年的浩劫绝不会,也决不允许在中国的大地上重演。立新学校更名或说是迟了些,但是,在当前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紧跟党中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候,却又是恰逢其时。立新学校更改这个带有“文革”味道的校名,是有勇气、有远见之举。这正是:唯有魄力别旧梦,敢叫校园换新生。

众多香慈校友强烈希望回复原来的老校名——北京香山慈幼院。这是因为香山慈幼院是一所极其特殊的学校。它是早在上世纪初由社会名人、学者、实业家共同推荐熊希龄为院长,为大灾后的孤贫儿童建立的一所民办公助带有慈善性质的学校。这所学校将家庭、学校、社会三者教育紧密结合,形成从婴幼儿到职业教育最具完善的教育体系。从教学环境到教育理念、从学校管理机制到宏大的规模、从熊院长和广大教师视学生为己出到学生自治参与,都是中国乃至世界绝无仅有最先进的学校。这里的学生大都是生活在民间最底层,饥寒交迫的孤贫儿童。是香慈丞救他们于水火之中,是香慈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是香慈使他们成为社会有用之才。香山慈幼院在他们的心目中就是一座神圣殿堂,容不得别人说半个不字。他们对香山慈幼院发自内心的眷恋,难以割舍的情感是没有经历过的人们难以理解的。

但是理智地想一想,终究社会在飞跃发展,时代变了。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振兴教育,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治国、文化兴国和文化强国”的战略。具体到一所学校,假如没有与时代接轨的先进办学理念做支撑,没有与世界紧密联系的科学教育观念做引领,没有与中华传统文化为特色做奠基,学校发展就会失去方向,更缺少发展的生命力。特别是最能代表一个时代风貌的网络和信息的快速发展,必将给学校育人提供一个更大更精彩的舞台,创造一个更加灿烂光明的未来。

实际上熊希龄院长本身就是一位极富探索创新精神的政治家和教育家,他远见卓识。从香山慈幼院建院伊始,他就曾多次表示香山慈幼院就是研究新式教育的实验园地,为此他聘请了诸多学者和知名教育家在这块实验园地里辛勤耕耘多年,不断创新,直至熬尽自己最后一滴心血。

献身慈善教育是熊希龄一生最辉煌的功绩,香山慈幼院也因为有熊院长而名扬四海,熊希龄与香山慈幼院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北京市立新学校”更名为“北京市熊希龄实验学校”,其实质是香山慈幼院在新时代的延续,是香山慈幼院厚重文化积淀最好的传承。这个新的命名既包含了当年熊希龄院长办学之初的意愿,也充分表达了现代学子不忘先贤的文化理念。是香山慈幼院在新时代发展和创新最好的选择。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赋予新校名后的百年香慈,其香慈精神将会更加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