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豫剧贾廷聚专辑 豫剧须生泰斗贾廷聚专辑

2019-03-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37年,贾廷聚出生在南乐县一个梨园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爱戏如命,他自幼受家庭的熏陶,10多岁就能登台唱戏,15岁就在<刘公案>中扮演主角刘墉,唱功和表演俱佳,被人们称作"小红脸".贾廷聚1953年,由于"倒呛"变声,贾廷聚插班到河北魏县大严屯学校读高小.他的学习成绩十分优异,如果能够一路读下去,有望步入高等学府,前途无量.然而,他的父亲却做出超常之举.父亲极力反对贾廷聚读书,声称如果儿子继续读书,他无力供养;相反,如果儿子继续学戏,他将不遗余力地支持

1937年,贾廷聚出生在南乐县一个梨园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爱戏如命,他自幼受家庭的熏陶,10多岁就能登台唱戏,15岁就在《刘公案》中扮演主角刘墉,唱功和表演俱佳,被人们称作“小红脸”。

贾廷聚

1953年,由于“倒呛”变声,贾廷聚插班到河北魏县大严屯学校读高小。他的学习成绩十分优异,如果能够一路读下去,有望步入高等学府,前途无量。然而,他的父亲却做出超常之举。父亲极力反对贾廷聚读书,声称如果儿子继续读书,他无力供养;相反,如果儿子继续学戏,他将不遗余力地支持。也许是父亲早已看准了儿子在戏剧方面的发展潜力,日后可功成名就,才如此执拗,如此武断,毕竟,知子莫如父啊。

河南豫剧贾廷聚专辑 豫剧须生泰斗贾廷聚专辑

贾廷聚顺从父亲意愿继续他的粉墨生涯,后来加入南乐县悦众剧社。一年后,悦众剧社划归浚县领导,定名为浚县豫剧二团。贾廷聚一直是团里的主演,虽然年轻,却很有威信,所以,22岁时就担任了该团的团长兼党支部书记。那年,县里保送他到河南省戏曲学校学习导演专业。回团后,他在自导自演的《岳飞》、《文天祥》、《李闯王》、《千里走单骑》等大戏中,扮演一号角色,在艺术上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河南豫剧贾廷聚专辑 豫剧须生泰斗贾廷聚专辑

名声日盛“盖豫北”

1962年,是贾廷聚在艺术道路上发生重大转折的一年。在豫北地区已颇有

贾廷聚

贾廷聚在拜师后遵照老师的指点刻苦训练唐派唱腔,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终于练出了鼻腔共鸣、头腔共鸣、胸腔共鸣、口腔共鸣四结合的发生技巧。他的唱腔吐字清晰准确,音韵婉转明丽,以字行腔,字正腔圆,腔随字转,韵随字出,轻松流畅而又圆润醇厚,具有极强的爆发力和穿透力,显示出阳刚之美。

河南豫剧贾廷聚专辑 豫剧须生泰斗贾廷聚专辑

之后他又在老师的指导下苦练帽翅功。帽翅功是一种难度较大的特技,它既能从表面渲染剧中人物的内在情感,又能增强表演得趣味性,给观众以美感。练习帽翅功,需要头部和颈项不住地摇晃扭动,找准了控制的方法。为了练好帽翅功,他下了很大功夫,吃了不少苦。

唐喜成先生非常器重他这个得意弟子,亲自传授的《血溅乌纱》、《三哭殿》、《辕门斩子》、《南阳关》等拿手剧目。贾廷聚的表演艺术和声腔艺术一改往日旧貌,令观众耳目一新。安阳地区的观众和同行们在惊喜之余,给他冠以“盖豫北”的雅号。

28年的艰苦磨练

贾廷聚先后在浚县豫剧一、二团一干就是28年。这28个春秋对贾廷聚来说非同寻常。他由一个学戏的少年

贾廷聚

“文革”期间,八大样板戏贾廷聚就演了七部,大多是主演。演样板戏不适合用唐派唱腔,因而他的唐派声腔艺术无法得到施展和发挥,只能在暗地里悄悄练习巩固。“文革”结束后他恢复唐派唱腔,在传统戏的表演中,他的技艺不断提高,逐步趋于成熟。

步入艺术鼎盛期

1983年贾廷聚调入河南省豫剧一团,一家几口就住在一间低矮简陋的平房里。夏天下暴雨,小屋进满了水,锅碗瓢盆都飘了起来,他的爱人面对着凄苦的景象伤心地哭泣,孩子也吓得哇哇大叫。而此刻,竟有蛤蟆在屋中呱呱鸣唱,仿佛在为他们的苦楚幸灾乐祸。

豁达乐观的贾廷聚事后用十二个字来形容当时的情景——大雨潲,蛤蟆叫,老婆哭,孩子闹。贾廷聚昔日的老搭档刘瑜顺到郑州看望他,一见他那不成样子的“家”,大感意外,摇头叹息道:“老贾呀,你在安阳放着好好的‘爷’不当,跑到郑州来当

贾廷聚

到郑州后,他与老师同台演出了《血溅乌纱》、《辕门斩子》、《朱元璋斩婿》等剧目。他主演的《岳飞》曾被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为纪录片;《寇准背靴》等剧目先后被中国唱片社等单位录制为唱片、磁带。随着演出范围的不断扩大,他的知名度也在越来越高。他在继承唐派声腔艺术的同时,还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唐派声腔艺术,可以说是既保留了唐派艺术的神韵,又有其个人风格,使唐派声腔艺术更加成熟、丰满、大气。

贾廷聚是一个善于思索的演员,他不仅注重学习唐派艺术非同凡响的演唱技巧,而且在分析剧情、塑造人物、构建戏剧冲突和掌握角色的表演分寸上下功夫。他认识到,声腔是塑造艺术形象的主要工具,演员演唱,不是单纯地卖弄嗓音,为了唱而唱,而是要唱出自己的个性,唱出角色的性格,唱出声腔的美感。

因此,他在演出唐派的代表作《三哭殿》、《辕门斩子》时,就把自己声腔的理解运用到戏曲实践中,收到了气壮山河、感人肺腑的良好效果。这类唱段,至今仍传唱不息,已经成为豫剧唱段中的经典。

贾廷聚

获得“须生泰斗”美誉

1990年,贾廷聚出任河南豫剧一团团长。到1998年退休,他在当团长的8年时间里,自己主演了两部戏,而将很多机会让给了年轻人。他说:“我当团长办了两件实事,一是解决了大家的住房问题;二是培养了一批优秀演员。退休时我给团里留下了200万资金和一部轿车。我个人虽然失去一些演出的机会,经济条件也很一般,但我没有遗憾。”

贾廷聚担任团长期间,让省豫剧一团由低谷走向一个新的高潮。团里在建房时,没有排练场地,他带领大家克服困难,48天排好两部戏,一个月最多组织演出27次。河南省文化厅号召全省戏曲界学习一团的经验和精神。

退休后,他的主要精力都用于培养唐派艺术接班人,他的三大弟子郭志成宋子根张民都是未来唐派领军人物。他先后收入室弟子百余人,其中包括郭志成宋子根张民袁金彪等豫剧名家,现在大多为一些剧团主演和剧团负责人,分布在河南、山西、陕西、河北、山东等地。他经常跑到弟子所在的剧团辅导排戏,或者到一些艺术学校讲课并兼任名誉校长。

贾廷聚对弟子和学生的要求是“坚持死学,不能学死。”“坚持死学”,即跟老师或前辈学艺,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一招一式,一腔一调都丝毫不能马虎,做到准确无误,理解真谛;“不能学死”,就是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和不同剧情、不同人物的要求,灵活巧妙地处理表演和唱腔。

从大处说,就是跟老师学艺要先学得像老师,学得到位,然后,再在继承老师艺术风格的基础上树立自己的艺术个性。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主持人白燕升说,贾老师的八字格言,对所有从事艺术工作的人来说,都可当作座右铭。贾廷聚正是做到了“坚持死学,不能学死”,才创造出自己卓越的艺术成就,获得“豫剧须生泰斗”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