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的电影风格】浅谈是枝裕和的电影风格

2019-01-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最初看是枝裕和导演的作品是<海街日记><如父如子><比海更深>,对这几部影片的整体印象,或者说是对导演的最初印象,是一种娓娓道来又触动人心的感觉,是被平淡的日常生活的温情底下那道暗涌击中内心的感觉.后来又陆续在电影院大银幕上看了<小偷家族>和<第三度嫌疑人>,感觉可以放心地把是枝裕和这个名字作为一种影片质量的保证,就像一个合格证一样.2019年我给自己定的观影计划是,每月以一个导演或一个概念为主题进行系列观影.是枝裕和便被我放在了第一个月.陆陆续

最初看是枝裕和导演的作品是《海街日记》《如父如子》《比海更深》,对这几部影片的整体印象,或者说是对导演的最初印象,是一种娓娓道来又触动人心的感觉,是被平淡的日常生活的温情底下那道暗涌击中内心的感觉。

后来又陆续在电影院大银幕上看了《小偷家族》和《第三度嫌疑人》,感觉可以放心地把是枝裕和这个名字作为一种影片质量的保证,就像一个合格证一样。

2019年我给自己定的观影计划是,每月以一个导演或一个概念为主题进行系列观影。是枝裕和便被我放在了第一个月。

陆陆续续地,在2019年1月里,我看了《下一站,天国》《无人知晓》《步履不停》《空气人偶》《奇迹》《如父如子》《海街日记》《比海更深》《第三度嫌疑人》《小偷家族》10部影片,也是导演最著名的几部电影。

在集中赏片之后,我对是枝裕和及其作品有了进一步了解,渐渐明白最初那种“娓娓道来又触动人心”的感觉是什么。

是枝裕和的电影节奏平缓,没有大起大落,背景音乐多用轻快舒缓的音乐,假如我闭着眼睛,不看画面只听声音,我根本不知道其实是在讲一个个有些沉重的故事。

很多电影会在情节设置方面很明显地干预观众,或是影响观众对人物的判断,或是影响观众的情感。例如特写镜头,就是在放大导演想要观众看到的细节,并忽略其他不重要的内容;例如蒙太奇,更是导演强行让观众跟上导演思维节奏的一种手法。

我们能明显感觉到,是枝裕和的电影不是这一类。

是枝裕和早期在电视台参与纪录片的拍摄和制作,用纪录片的语言讲述了许多社会现象和人物形象。大概是受了这段工作经历的影响,他的电影很少去干预观众,他只是讲述故事的发生,不去描绘。

这使得画面和人物反应都特别自然和随性,贴近生活。特写镜头更多地是给向了正在做饭的树木希林。(树木希林在他的电影里一直在做菜,在做菜的过程中或饭后收拾的过程中人物之间发生着各种关系,这些场景也体现了是枝裕和较为成熟的空间调度手法。)

是枝裕和的这种“不干预”保持了一种防止观众沉醉于影片的克制感,只是讲述故事本身,而不评判谁对谁错、谁好谁坏,把评判的空间完完全全地留给了观众。这不正是纪录片一直在做的事吗。

电影不是用来审判人的,导演不是上帝也不是法官。设计一个坏蛋可能会令故事(世界)更易于理解,但是不这样做,反而能让观众将电影中的问题带入日常生活中去思考。

在《无人知晓》中,我不想探讨谁对谁错的问题,也不想追究大人应该如何对待孩子,以及围绕孩子的法律应该如何修改等。所谓的批判、教训和建议都不是我想讲的。我真正想做的是讲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在一旁观察他们,倾听他们的声音。这样一来,孩子们的话语就不再是独白,而是变成了对话。同样的,孩子们也通过双眼观察着我们。

是枝裕和从纪录片入手,逐渐训练出自己的电影风格,并且成功驾驭了这种风格。

当然,是枝裕和的电影也不完全是这样,也有少量干预观众的片段。例如,《小偷家族》里安藤樱在接受审问时面对镜头哭泣的经典片段,极具煽动力,也催下了不少观众的眼泪。

是枝裕和的电影基本都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家庭关系作为切入点,反映当时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以至于一直以来是枝裕和都会被拿来和小津安二郎比较,甚至说是他的继承人。

但在各种家庭关系中,是枝裕和更喜欢讲述那些“被留下来的人”的故事。

除了《下一站,天国》是讲述亡者在转世前选择一段最美好的回忆,其他作品几乎全都是讲死亡或离别后被留下来的那些人的生活。

《无人知晓》里讲述的是被妈妈留下的长子和不被社会所知的其他三个弟弟妹妹的生活。《步履不停》里,一家人因为长子的忌日而聚在一起。《奇迹》是父母离婚后,被分开的兄弟为了家庭团聚而努力、而祈祷。《如父如子》讲述血缘和非血缘的亲疏关系,福山雅治把养育多年的儿子送至亲生家庭后,“被留下的”就是他自己。等等等等……

离别之后,被留下的人如何自处,如何相处,这是导演留给我们思考的一个新的角度。导演很温柔,在他的电影里,这些被留下的人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坚强地(不论是自发的坚强,还是被动的坚强)过着普通的日子,和人建立关系,以一种成长的态度生活。

所以说,是枝裕和的电影有种“被平淡的日常生活的温情底下那道暗涌击中内心的感觉”,虽然被暗涌直击了,但整体基调并不是消极的。或者说,导演让我们在消极之中看到了温暖的细节。

在这个月集中观看了是枝裕和导演的影片后,我又看了一些其他导演的作品。和以前相比,我突然能分辨出哪些镜头是导演刻意让我们得到某些感知而做的处理了,而这些镜头让我感觉极为不适应。

看来,我受是枝裕和的影响很深呐。比海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