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纪光演唱的歌曲】我的音乐盒12. 何纪光《 洞庭鱼米乡》等三首歌曲

2019-05-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何纪光,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他创立了新型湖南高腔山歌唱法,被誉为湖南高腔山歌之王,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洞庭鱼米乡>.<挑担茶叶上北京>.<济公>主题歌等代表作,并获得 "全国首届金唱片奖"."全国首届十佳影视歌手" 等殊荣.[何纪光演唱的歌曲]我的音乐盒12. 何纪光< 洞庭鱼米乡>等三首歌曲      何纪光,1939年出生于湖南武陵山区.他从小就显示出超凡的天赋,7岁在家乡赛歌会上夺冠,14岁考入湖南省歌舞

      何纪光,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他创立了新型湖南高腔山歌唱法,被誉为湖南高腔山歌之王,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洞庭鱼米乡》、《挑担茶叶上北京》、《济公》主题歌等代表作,并获得 “全国首届金唱片奖”、“全国首届十佳影视歌手” 等殊荣。

【何纪光演唱的歌曲】我的音乐盒12. 何纪光《 洞庭鱼米乡》等三首歌曲

      何纪光,1939年出生于湖南武陵山区。他从小就显示出超凡的天赋,7岁在家乡赛歌会上夺冠,14岁考入湖南省歌舞团作演员。在省歌舞团,他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深入苗山瑶岭,学会了汉、苗、瑶、侗、土家等各族民歌。

【何纪光演唱的歌曲】我的音乐盒12. 何纪光《 洞庭鱼米乡》等三首歌曲

      1962年,在贺渌汀先生的大力举荐下,何纪光进入上海音乐学院民族声乐进修班,师从我国著名民族声乐教育家王品素教授(1923—1998),开始了系统正规的声乐学习,也开始了对湖南高腔唱法难题的攻关。

在对何纪光的教学培养中,王教授首先运用美声唱法的技术训练何纪光的中低声区,在强调喉咙位置低而平的同时,还非常强调头腔共鸣在这段声区中的运用,这样的训练使何纪光的中低声区逐渐变得结实、明亮、有空间感。

【何纪光演唱的歌曲】我的音乐盒12. 何纪光《 洞庭鱼米乡》等三首歌曲

在训练高音的问题上,王品素老师大胆采用了美声的呼吸方法和打开喉咙唱假声相结合;这样有着强有力的气息支持,打开喉咙,保持低喉位,挂上头腔唱出来的假声高音突破了原始高腔山歌的局限性,既保留了湖南高腔山歌特有的高亢、强劲、亮丽的色彩,又具备了悠扬圆润的抒情性。

      经过几年的学习,“他的声音起了质的变化,而具有金属性及英雄气慨的高腔音色,极大地丰富了他的表现力,使他的歌声具备了前所未有的惊人魅力。”  “何纪光将民歌演唱艺术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1964年,在“上海之春” 音乐节的舞台上,何纪光演唱了《洞庭鱼米乡》、《挑担茶叶上北京》等带有浓郁湖南高腔山歌特点的声乐作品,他那带着英雄气概的高腔音色和湘韵醇浓的表现力震撼了在场的所有观众。从此,湖南高腔山歌就随着何纪光的歌声飞出了湖南,唱响了全中国。

    《洞庭鱼米乡》的完美演绎和新型湖南高腔山歌唱法的确立,不仅仅是民族音乐工作者们对民族声乐艺术的不懈追求,也由此证明,民族声乐的共性(科学性)和个性(民族风格)是可以完美统一的。新型的湖南高腔唱法成为一个吸收外来科学唱法,发扬民族声乐艺术的成功典范,成为百花齐放的我国民族声乐中的一枝奇葩。

      1980年,何纪光再次到上海音乐学院学习,使自己成为 “歌坛一绝”。在五十年的辉煌演艺生涯中,他创立了新型湖南高腔山歌唱法,被誉为湖南高腔山歌之王,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洞庭鱼米乡》、《挑担茶叶上北京》、《济公》主题歌等代表作,并获得 “全国首届金唱片奖”、“全国首届十佳影视歌手” 等殊荣。

      2002年9月19日何纪光先生与世长辞,他的骨灰安放在古丈县山清水秀的栖凤湖畔。何纪光先生一生热爱家乡,归葬故园是他生前的夙愿。

     【何纪光的代表作】

       一. 洞庭鱼米乡

     《洞庭鱼米乡》这首歌曲,由白诚仁作曲,叶蔚林作词,是一首阐述湖湘文化历史的歌曲。

       这首歌曲,反映了洞庭湖区生机勃勃的景象。我们可以领会到,那黑黝黝的土地,金灿灿的谷穗,举目无边的平原,云水相连的湖面,杨帆的船队,丰富的水产,农民们舒畅的心、欢笑的脸…… 

     《洞庭鱼米乡》的完美演绎和新型湖南高腔山歌唱法的确立,不仅仅是民族音乐工作者们对民族声乐艺术的不懈追求,也由此证明,民族声乐的共性(科学性)和个性(民族风格)是可以完美统一的。新型的湖南高腔唱法成为一个吸收外来科学唱法,发扬民族声乐艺术的成功典范,成为百花齐放的我国民族声乐中的一枝奇葩。

       二. 挑担茶叶上北京

     《挑担茶叶上北京》创作于1960年,叶蔚林作词,白诚仁作曲。在歌曲创作中,作者巧妙地融会了湖南的桑植民歌、城步民歌与衡阳山歌和韶山山歌的音调,其音乐结构,既有瑶腔化山歌方整划一的特点,又有高腔山歌的走腔挥声,抛洒自如的气韵线松紧有度,快与慢的转换,轻与重的调节,明快与舒缓的对比,都紧紧地系在一条扣人心弦的情线上,使之成为一首曲调纯朴清新、旋律优美、乡风浓郁的优秀山歌。

歌曲脍炙人口,一经推出就唱响大江南北,深受广大听众喜爱,传唱至今而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