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跃文石富宽相声 评《侯耀文石富宽相声集》 海燕后代可以是海燕
常祥霖,著名曲艺评论家,搜狐娱乐第一时间连线他,他特别提供了很多年前对侯耀文相声的评论文章,让我们从另外层面了解这位早逝的相声表演艺术家的专业成就。
无论是相声界内部,还是在广大观众之中,侯耀文石富宽的名字似乎是不可分开的一个整体。人们说起他们的相声都用“侯石”这个指示代词。更有聪明的听众解释说:“侯石就是石猴儿”。您瞧,把他们俩当成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了。
侯耀文、石富宽属于曲艺圈儿的青梅竹马的缘分,如今把他们俩的作品集结出版 从1977年到1997年二十年的辛苦结晶在这套集子中展现了出来,浸透了两位汗水和心血,如果读它们能给人们带来欢笑,这笑也是充满艰难和辛酸。
虽然两人时常也和别人搭档演出小品和相声,偶然还行,日子多了就难免传出风言风雨,尽管他们的嘴属于国家级的挡次,也难于向数以亿万计的观众解释明白。因为,在他们服务对象的思维模式里, 侯耀文石富宽是不可分割的,是不能分割的,分开了,人家就不认可,在艺术欣赏中往往有这样不讲理的现象。
《侯耀文石富宽相声集》出版了,我想这应该是广大喜爱相声的读者的一件喜事。在中国的文艺舞台上,名家荟萃,名家众多,在荟萃的名家当中,侯耀文石富宽的名字无论如何是不能少的,少了就显得不公平,录音制品没有他们的专集,书架上缺少他们的作品集似乎有一种遗憾,不忍打开录音机,不忍拉开书橱的玻璃门。
少了就似乎像满桌子丰盛的宴席少了一位尊贵的客人,随你怎样饥饿,也不能开席。如今,这个遗憾没有了。对于欣赏侯石,研究侯石,学习侯石的人,就免去东奔西走的劳顿之苦了。
侯耀文、石富宽都是曲艺界有门有户的,侯耀文出身名门,是一代相声大师侯宝林的三公子,家学渊源已经广为人知,石富宽是一代曲坛大家高凤山的门徒。高凤山是快板儿艺术大师,相声艺术造诣深厚,富宽继承了高先生的艺术衣钵,能唱快板儿,又能够说相声。
也许是他们先辈的原因,让他们有了今天的名气和成就,也许因为他们的成就是观众更喜爱他们的前辈。“前十年看父敬子,后十年看子敬父”,艺术的传承,并不是继承家业那样,顺理成章。
这里没有法律的保护,更没有现成的东西让您擎使。想吃这碗饭吗?想吃。好,那末,就遵守这碗饭的规矩,-----要想人前显贵,必须背后受罪。现在侯耀文,石富宽,在人前已经显贵了,这荣誉,成就,就是背后受罪换来的。当然,不是受过的罪的人,都能有一番成绩,干别的可能,干艺术,受罪也得有资格,有条件,有天分,因为,这毕竟不是力气活。
中国的老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那是指的本能和天性。艺术,除了天赋之外,功夫是绝对少不了的,千日管子,百日笙,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玩意儿是假的,功夫是真的” 这些谚语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家庭财产可以继承,千顷良田,万贯家财都可以继承,唯独艺术,不下功夫,没有天赋,管你的老子是谁,人家就是不买帐,就是不买票,上台不弄个心惊肉跳,也得一尼到底。
小时候朗诵过一首著名的诗歌叫《海燕》,海燕的后代不一定就具有海燕的勇猛。如果在动物园里长大,那绝长不出搏击风雨的翅膀,也没有穿云破雾的胆略。侯耀文,石富宽的翅膀和胆略是在社会生活中练就,在他们铁路生活的磨练中练就,在铁路生活的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磨练中练就的。
在侯耀文石富宽的艺术成长中,铁路工人和铁路生活给了他们灵感和激情。他们一上台,就能给人一种铁路工人的信任感比如他们说的《踏遍青山》《火红的心》《京九演义》等类段子绝没有装模作样的感觉,似乎他们就是铁路工人一样。
所以,我说他们的艺术血统有前辈的积因,但是更多的是铁路生活赋予的,是全国的喜爱他们的观众赋予的。海燕的后代,不但可以是海燕,而且还可以是展翅恨天低的大鹏,是五彩斑斓美丽多姿的凤凰。艺术的流变是有这个可能的。
侯耀文天赋条件,可以相比的不多,论声音,论语言,歌柳儿,戏柳儿,表现能力,创作水平, 他拥有别人难以比拟的优势。作为一个技艺全面的相声演员,侯耀文还有许多雅趣,可以写写字,可观赏和收集文玩,不了解的人说他爱玩儿,他也不必辩解和说明,道理可以从他的集子和音带里面去找。
艺术家的趣味是需要多种多样的,艺术家的生活也需要多姿多彩的,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积累和生活感受,想拿出令人称绝的艺术似乎不太可能。侯耀文的艺术在同辈艺人中之所以能够独树一帜,之所以被人称道,其原因固然很多,但是,学识的丰富,生活的丰富,趣味的丰富,是少不了的。
既有诗内功夫,也有诗外的功夫。所以他的相声,能够让人感觉是相声,而不是政治宣言,不是投机取巧,不是一味迎合低级庸俗的趣味,也不是拼命把本不属于相声的内容,去让相声感受削足适履的罪过。
他和石富宽的相声让人感受一种轻松,一种好玩,一种风行水面的自然熨贴,只要他一上台,一准能够营造与众不同的氛围,让人在好玩和轻松说笑中感受讽刺锋芒,这种锋芒有时已经刺中了你,可是你当时又没有感觉到疼痛,等回了家,咂摸过滋味儿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你会乐着小声儿的骂一句“ 这俩小子,感情闹了半天是挖苦我呢。
”让你挨了骂,还觉得有意思。听它们的相声,没有那种让人当场接受不了,当时坐不稳凳子的那种火辣辣的硬讽刺,没有那种锋芒毕露,矛头所向,逼人面门的火药味儿,没有让文化人浑身刺痒的、肉麻当有趣的低俗,也没有容易取胜的故意卖弄技巧的浅薄。
他们的包袱笑料,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结构,是人情事理的奇巧组合,是纯熟的演技表现,是幽默天赋的流露。他们的代表作无一不是如此。 常祥霖97.5.29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