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在哪】在沙漠中的莫高窟

2019-03-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小学时候的一篇课文,让我第一次知道了敦煌莫高窟,内容已经忘记,但当时感觉就是莫高窟很远,里面很美.印象深刻的是,当时有位同学的家长常年在新疆工作,有一天他收到他奶奶的信,说在暑假会带他去莫高窟,他在看信时的激动心情,以及我内心的羡慕,与我小时候对莫高窟的记忆联系在一起,当时也没想过这辈子可以到这么远的地方,去看一次莫高窟.前几年开始突然又对敦煌产生了兴趣,就开始看一些书和纪录片,先是看了nhk拍的关于敦煌的纪录片,后来又看了常书鸿常沙娜父女的传记,也看了敦煌研究院出的一些画册.中间还看过敦煌研究

小学时候的一篇课文,让我第一次知道了敦煌莫高窟,内容已经忘记,但当时感觉就是莫高窟很远,里面很美。印象深刻的是,当时有位同学的家长常年在新疆工作,有一天他收到他奶奶的信,说在暑假会带他去莫高窟,他在看信时的激动心情,以及我内心的羡慕,与我小时候对莫高窟的记忆联系在一起,当时也没想过这辈子可以到这么远的地方,去看一次莫高窟。

前几年开始突然又对敦煌产生了兴趣,就开始看一些书和纪录片,先是看了nhk拍的关于敦煌的纪录片,后来又看了常书鸿常沙娜父女的传记,也看了敦煌研究院出的一些画册。中间还看过敦煌研究院数字壁画的展览,也有看一些临摹敦煌壁画的展览。

这些都算是在见莫高窟之前做的零散准备吧。说实话,这些准备对敦煌艺术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在看画册的时候,我可能连最基本的历史知道都不知道,而读懂这些内容的背后需要很多的知识做铺垫,往往只是知道了有这个洞窟,但里面的内容好在哪,怎么去欣赏,还没有自己的认识。

这次出发之间,临时拿了一本段文杰写的《佛在敦煌》,这本书虽然主要是文字,里面的插画也是作者自己的摹本,但这本书从时间顺序和艺术表现形式开始介绍,不但有历史背景的介绍,更是对壁画本身的内容和故事有介绍。而在现场看的时候,这本书对艺术表现的内容起了很好的辅助作用,至少让我在听讲解员说的时候,知道那些是什么,而不仅仅是在听故事。

莫高窟的艺术价值自然不必说,在参观的时候,看到洞内的雕塑和壁画,就忍不住想当年的工匠建造时的样子。有些洞窟非常大,进去之后就像进入了另一个空间,从外观上难以想象别有洞天。能参观的洞窟有限,但不管大小,每个都很有特点,甚至有说,看到的不仅仅是艺术的本身,还有当时的风土人情以及审美偏好。

佛像的内容可能都差不多,但是不同时期的雕塑表现形式和色彩的运用,区别非常大,同一个阿难和迦叶,虽然形象的本质不变,但还是能明显看出区别来。佛像身上的衣服也是判断不同年代的标志之一,这些都是通过得讲解才明白的。同样的飞天,隋代的飞天就比较密集,而唐代以后的飞天就比较松散。洞窟的顶部,覆斗顶还是人字披顶,也能判断出建造的年代。西域和印度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也可以在人像塑造上看到。

每个洞窟里面都有很多可以讲的内容,见过真迹之后对此有更直观的感受,特别是雕塑,在书上看到的最多就是平面图,而真实的雕塑更让人震撼。有些是特别大,有些是雕刻的非常传神,栩栩如生,这个成语用在这里一点都不夸张。

壁画上更是一个个的故事,有我们从小看过的九色鹿的故事,虽然这次是没看到,但九色鹿的故事就是从敦煌壁画中来的。还有经变图,在历史上是首创,为了让那些不识字的普通百姓也能读懂佛经的内容,虽然我只能看懂胡旋舞和在旁边弹奏乐器的乐师。但那些绘画的笔触和线条,传神的表达,还是让人看了很震撼。

在我能力范围能看明白一些内容已经非常满足了,有些洞窟在进出的时候能看到很明显的在长方形框内的编号,下方还有一个小的编号,这些是当年张大千到莫高窟之后给编的,想想真有意思,这位ps高手当年临摹了好多壁画,之后这些摹本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艺术品。

有一个北周时期的壁画,人像上的鼻梁眼睛和下巴上都白白的,就跟现在人化妆上打高光一样,由于周围颜色的颜料氧化,这个白色的高光特别明显,不仅看到了对于西域绘画艺术的借鉴,也看到古人跟现代人在脸部的修饰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说起氧化,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色彩已经不是当年的原貌,有些配色看上去会很奇怪,深红色、绿松石色和宝蓝色是几个主要的颜色,看的时候时不时地会想当时的原貌配色是如何的。

而洞内的藻井更是一个大大的艺术宝库,方形的藻井上,能发现现在生活中一些常用的图案以及布局。方形的藻井图案更是成为丝巾灵感的来源,好多敦煌周边产品,都是直接用了藻井的图案,这些图案本身不用修改就已经非常美丽。有一本专著就是专门研究这些藻井图案的,以后有机会要好好看下,光是藻井的内容,临摹一下画完,相信也会对自己的绘画创意有所提高。

在有些洞窟进去的时候,会在窄窄的走到两边看见供养人的人像,这些人像应该是当时贵族阶级,我看到的男性都是着官服带乌纱帽。在这里也让我们看到了当时人的服饰打扮,也是历史的一种再现。这些供养人建造了这些佛像壁画,给让后人有机会来欣赏这些艺术,现在后人在进出洞窟的时候还能看上他们两眼,从这个角度想想,还是挺有趣的。

莫高窟的内容实在是太丰富了,需要不断反复的学习观摩再学习再观摩。以前看常书鸿的传记时很难理解他放弃法国的生活到西北这么艰苦的环境中去保护莫高窟,当真的看过莫高窟之后,才发现我们在1000多年以前就已经有了这么精美的艺术品。我们很多时候都在向西方学习,觉得在艺术上也落后于西方,但看过莫高窟之后,会觉得我们应该从了解我们自己艺术开始,这些都是瑰宝,是可以作为现代艺术发展的灵感来源。

西北的环境条件比较恶劣,莫高窟又是在沙漠中,真的要好好感谢从常书鸿先生开始保护莫高窟的先辈们,如果没有他们,莫高窟可能要遭受更多的损失,普通人可能对此也知之甚少,这么好的宝藏也许就埋没了。后人在看到这些作品的时候,希望都能从中为自己的民族感到自豪,对自己的民族艺术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