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向荣夫人 鲜为人知的革命烈士、林彪胞弟林向荣
黄冈新视窗网消息(通讯员 邱风)林向荣是林彪的同胞兄弟,1937年投奔延安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在解放战争中太原战役时,英勇牺牲的一位革命烈士。牺牲时年仅32岁。当年,在得知林向荣的顾全大局、舍己救人而英勇牺牲后,全师指战员为其致哀,师首长为其颁嘉奖令。
他虽因种种原因,没有兄长和两位堂兄那样声名显赫,甚至销声匿迹多少年,但他为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洒尽了最后一滴血,其功不可没。
林向荣生于1917年农历八月,比林彪小10岁。林彪有姐弟6个,最大的和最小的都是姐姐和小妹,中间是4个兄弟,这四兄弟从大到小分别叫庆佛,育容(林彪),育菊(林程),向荣(育芝)。四兄弟的字号按照“正大光明”四字排序,林彪字“祚大”,林向荣字“祚明”。
林向荣和二哥林彪一样,都长得很象母亲,但他们兄弟性格却各不一样,林向荣没有大哥那样霸气,不象二哥那样内向,也不象三哥那么瘦弱,这个林家老幺不仅英俊潇洒,而且聪明活泼,小时候在家里,他是令全塆老幼都喜欢的阳光男孩。他爱好书法绘画,字写得和父亲一样漂亮,他临摹的画惟妙惟肖。直到上世纪50年代,林向荣小时候的画作还张贴在林家大塆老屋的墙上。
1937年初,林向荣的三哥林育菊到延安见到了二哥林彪,林彪时任红军大学(后改为抗日军政大学)校长。林彪向大弟育菊介绍了全国的革命形势,动员他参加革命,还送给他一份“红大”的招生简章,让他带回去广为宣传,号召家乡的青年前来投奔革命。
正在家中的林向荣看到这份简章后非常高兴,立刻表示要去延安报效国家。这年6月,林向荣和三哥林育菊在同塆和周围村里召集了9名青年,其中包括侄子林欣然和外甥陈新壁(陈得之),他们一起奔赴延安。
1938年,林彪出国到苏联治伤,此时林向荣已在延安“抗大”第4期毕业,分配到晋察冀边区第三军分区任副连长,成为一名英勇的八路军战士。林向荣聪明活泼,无论在多么艰苦的战争时期,还是在极其危险的战场上,他总是那样乐观开朗,用自己的笑声感染着周围的战友们。
在征战途中,他帮体弱的战友负弹药,在宿营地,他发挥自己的书画才能,张贴自己写的革命标语,把动员革命的宣传画,画得惟妙惟肖。人们说,向荣是只“八哥”(喜鹊鸟),飞哪哪活跃。
在他年轻的戎马生涯中,他参加过百团大战,多次参加“反扫荡”,在战斗中显示出的机智勇敢和超人胆略,受到首长和战友们的一致赞赏。
1946年6月,林向荣担任晋察冀军区独立第五团的团长。率部参加了解放石家庄、察(哈尔)南绥东战役、保(定)北战役、察(哈尔)绥战役等著名战斗。
平津战役时,林向荣率五团参加张家口战斗,从山洞里生擒了敌军第271师师长张进修和副师长梁超。整个战斗仅仅用了16个小时,在全纵队创造了首次歼敌一个整师的记录。
北平和平解放后,林向荣随部队参加了规模盛大的入城仪式,全城200万人热烈欢迎解放军进城,此起彼伏的欢呼声、歌唱声、口号声回荡在古城上空。林向荣随着胜利的歌声心潮激荡,更使他激动的,是在北平见到了分别10多年的父亲、哥哥、姐姐等亲人,想到当年父母在逃难途中经历的惨痛,想到永远离别的母亲、嫂子和外甥,林向荣又极感悲伤。
正当林向荣沉浸在家人欢聚的幸福之中时,响起了南下进军太原的号角声。
一向乐观的林向荣,此时却少有的显得沉郁。他找到父亲和姐姐,他说:“这是全国解放的最后一仗,我要去好好的打,回得来我就是功臣,回不来我也绝不当孬种。只是有一件事请求你们答应,仗打完了,就把慕琳过继给我做女儿。
”原来,感情丰富的林向荣非常喜欢孩子,在部队里,也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两人关系很好,可是,按照部队“三十、团才成家”(即超过30岁的团级干部才能批准结婚)的规定,他们一直没有成婚。他特别喜爱大姐宝珠的女儿,聪敏灵慧的陈慕琳,早有把外甥女儿抱养过来的想法,只是一直忙于战争,没时间谈及此事。
这次临行前,林向荣匆匆给外甥女写了一封短信,嘱咐她好好学习,孝敬父母和外公,等全国解放了,要带礼物回来看她。
这时已是1949年的春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解放战争的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已经胜利结束,渡江战役在即,解放战争已经到了最后取得全面胜利之时。林向荣所在的华北军区第一纵队第二旅,在顺义改编为第20兵团第66军第197师,林向荣任该师第590团首任团长。他和战友们奉命参加解放太原的会战,彻底解放全华北。
1949年3月12日,林向荣率部于北京出发,去参加解放太原的会战。他们一行经历了其在解放战争中最长的一次行军后,3月20日到达太原北郊。
太原是山西军阀阎锡山经营38年的老巢,也是山西境内最后一个反动堡垒,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阎锡山穷途末路,在太原四周筑起了5000多个碉堡,形成了纵深达五六十里,前后共3层的“百里防线”,其中包括“三大要塞”、“四道核心”、“五列屏障”等,配置了600多门大炮,有84000人的守军,还有1000余名投降后被其收编的日军骨干。
城郊的兵工厂不断地提供弹药给养,美国人还派出了陈纳德航空队直接参战。蒋匪军梦想依靠“永远攻不破的太原城”准备大反攻。
解放军大兵压境,阎锡山还靠着他的那些“资本”,命令部下血战到底。
我军审时度势,调集了一切可以投入的部队,包括第18、19、20整整3个兵团,加上第7军,还有军委第一、二、三炮兵师等部队,成立了以徐向前为司令员兼政委的太原前线指挥部,彭德怀副总司令也亲临现场指挥。
4月23日晚,解放军第66军进入阵地,准备拂晓开始行动。半夜里,林向荣所在的第197师轻如灵燕,一举占领了阳曲镇,这场战斗兵不血刃,使阳曲镇的阎匪守敌第71师212团(欠两个连)在团长的带领下全体主动投诚。
次日早晨3时,解放军197师乘胜前进,从阳曲镇出击,直扑设在皇后园沟南的阎匪军暂编第39师师部,当场击毙了试图顽抗的敌师长刘鹏翔。197师乘势向阎匪纵深发展,先后攻占了古檀、新店两个阎匪据点,接着与我军第198师会合,继续沿铁路向南横扫。经过两个小时激战,我军又连克七府坟、十里铺、新城镇车站和炼钢厂四处的数个阎匪据点,先后歼灭了敌第46师某团和27师89团。
天亮后,战斗到了关键时刻,我军部队进攻到了化工厂,这是国民党阎匪部队北郊防线的核心据点。就在我军势如破竹,准备集中全力进攻的时候,对面的敌人突然停息炮火,并打出了白旗,用扩音机向我军这边喊话:“我们同意休战,请贵军师级长官前来商谈受降事宜......”
我军对敌人的这一招也感到突然。据先期侦察,这里正是敌军刻意经营之处,是他们最后的王牌,他们能轻言放弃吗?然而战场上临机处置时,又不得不考虑敌军投诚的可能性。如果强行攻击,不明底里,落入疯狂的敌人的诡计中,又恐招致我军整个部队不必要的损失。
我军第197师领导战地紧急开会,经反复权衡,决定派师政治部主任带领所属敌工部,先行出面,与敌人接洽受降事宜。
就在师政治部主任准备出发之时,年轻机智的590团团长林向荣勇敢地站出来阻止,他说,战斗到这种关键时刻,阎匪的这支精锐部队完整投降的可能性不大,相反,敌人玩诡计的可能性很大,此时不应该让师首长冒险前往。
师首长非常欣赏这位年轻团长的智慧,问他有什么计策。林向荣表示,他愿意带领一个排前去试探,万一敌人施展诡计,便以他历次的经验,可随机应变,利用地形灵活反击。
他说得句句在理,师首长同意了他的意见,师长紧紧地握住他的手,叮嘱他一定要注意安全,并命令整个部队随时准备出击接应林向荣。
一行人出发了,林向荣与警卫员各自骑在马上,走在最前头。阵地死一般静寂,战友们睁大眼睛看着林向南大义凛然地前行,这段时间好象特别漫长,大家的心里都在忐忑不安。突然间,敌人阵地那边响起了猛烈的枪声,果然有诈。
大部队随即出击接应,但立即被敌军密集的火力阻击,伤亡严重,不得不停止进攻。到21日凌晨,我军上级指挥部调来了炮兵增援,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苦战,彻底摧毁了化工厂的敌人工事,歼灭了阎匪守敌,从而也突破了北郊工厂区的防线。
接着诸如机床厂、皮革厂、修造厂、毛织厂、窑厂等一个个据点的敌人很快就被我军分割包围,直至彻底消灭。我军第197师按照预定目标肃清了环城铁路以北、大北门以东、卧虎山以西的外围之敌,全面控制了北郊工厂区一带的防区。
解决了敌人的核心据点,并有效控制了敌人的主体防区后,大家还没有找到590团团长林向荣及所率一排战士的下落。师首长增派力量,紧急四出寻找。后据一位幸存者介绍,敌人的确是诈降,阎匪有意把他们引到一个三面受到交叉火力威胁,又无险可守、无有利地形可利用的一片“绝地”中。林向荣一到敌人据点前,对方就凶相毕露说:“报上姓名来!”
林向荣从容答道:“团长林向荣!”
“妈的,才来个团长送死呀!” 显然,敌人是想在这里重创我军,并伤害我军高级首长。
听到敌人这句话后,林向荣迅即命令队伍就地隐蔽,并果断还击。交火中林向荣的警卫员中弹倒下,他一边勇敢地上前救护,一边指挥与敌人作战,这时,一颗罪恶的机枪子弹打穿了他的腹部,顿时鲜血如注,一位战友上前去抢救林向荣,不幸那位战友也中弹。林向荣那颗年轻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他倒在了新中国曙光喷薄而出的地平线上。
解放军197师领导对林向荣的牺牲,十分痛心,当即由师长带头为林向荣默哀。林向荣不仅是为了救护一个战士而牺牲,还是为保护师首长挺身而出的。师政治部为此专门发了嘉奖令,向全师通报了他的英勇事迹。师党委还给林向荣的哥哥林彪发了一封信,信中,师部全体领导向林彪表达了对林向荣无比崇敬和对他英勇牺牲的哀痛之情,同时检查了自己方面过于大意对同志爱护不够的责任。
得知小弟牺牲的消息,林彪也是心疼如绞。出征太原前,当部队还在顺义时,他还把这位活泼的小弟接到北平住了几天,这是他们兄弟参加革命后的首次相聚。他对小弟的成长和进步非常满意,兄弟俩曾彻底长谈,他勉励弟弟今后要更加努力学习,勇敢战斗,争取多立功。
没想到,这次短暂的相聚竟成了他们的永诀。想到小弟生前聪明活泼的样子,加之他本已有对象,却为了革命不敢成家,直到牺牲时还是孒然一身,林彪更是泪如泉涌。但是,林彪很快就给197师党委写了回信,他在信中只用简短几个字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为革命而牺牲完全应该,这完全可以理解!”林彪作为烈士之兄,这种坦然、大度的处理方式,令所有人感动不已。
就在林向荣英勇献身的第二天凌晨,太原战役总攻打响。197师589团1营教导员葛和睦高举一面满是弹孔的红旗,率领两个连,冒着枪林弹雨把第一面五星红旗插在了太原城头上,他们团被授予“登城先锋团”光荣称号。整个太原战役,解放军阵亡人数高达4.5万人,超过了全国任何一次攻城战役。
林向荣牺牲的噩耗,林彪一直瞒着年迈的父亲,就是到了解放后,父亲问及向荣的情况,林彪也总是说他出国学习去了。后来有一天,幼年的林立果无意中在爷爷面说出了一句“爸爸说二叔在太原牺牲了……”。老人家从此精神崩溃,一病不起,不久去世。
林向荣牺牲后,林家一直不知被安葬在哪里。过去,林彪忙于事业,没功夫去过问此事,加之他身经百战,见到牺牲的同志多,没把这当一回事。后来,“九.一三”事发,也没谁敢去提及此事。这位年轻的革命烈士,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改革开放以后,当年同林向荣一起奔赴延安的战友林欣元离休了,这位革命老人一直怀念着自己的战友林向荣,他多次去山西、河北寻找林向荣的墓地, 直到1989年,他终于在石家庄华北烈士陵园找到了一块属于林向荣烈士墓碑。这时,已是年迈的外甥女陈慕琳带着全家前去祭扫亲人,一别40年,见到的舅舅却已是一杯黄土。
直到如今,还有人在参观林彪故居时,站在林彪小弟林向荣烈士遗像前久久凝视,发出深深感叹:“太可惜了,太原战役可是解放战争的最后一仗啊,打完这一仗全国就解放了,就可享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