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皇后为什么不能生育】武则天迫害王皇后萧淑妃 李治为何不拯救?
很简单呀,因为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当时本来就是一伙的,两人是坚定的利益共同体。迫害王皇后萧淑妃及其家族的诏书敕令都是高宗亲自下发的,武氏再厉害,碍于制度限制,当时她作为皇后也只能是置身后宫幕后,无法亲自到前台行政啊。
武则天和王皇后、萧淑妃三人的关系从简单的后宫情场斗争开始,逐渐演变成了高宗与权相长孙无忌集团的皇权与相权斗争。武昭仪敏锐地观察到了这一点。作为高宗宠妃的她不仅甘当马前卒,而且积极支持和鼓舞高宗与长孙无忌集团作斗争,最终以废王皇后立武皇后这个事件为标志,高宗李治从亲舅舅长孙无忌手里夺回皇权,获得胜利。
高宗李治即位时青春鼎盛,为何最高权力却把控在长孙无忌为首的一干人手中,还得从太宗贞观十七年说起。李治是唐太宗嫡三子,本来是无缘皇位的,所以他虽性格优柔寡断李世民也不以为意。但贞观十七年时,嫡长子李承乾和嫡次子李泰由于夺嫡斗争双双被废,情急之下李世民立了嫡三子李治为储君。
不久后李世民又嫌李治太过懦弱,不像能为人君的样子,因此试图改立英明果断的庶出爱子吴王李恪。此举当然遭到了自己妻兄、李治亲舅舅长孙无忌的强烈反对。
换太子不成了,李世民只能铁下心来对李治手把手进行一对一的“君主是怎样炼成的”专属定制培训,他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攻打辽东也是试图为李治铺平道路。在培养训练李治的同时,李世民也以长孙无忌为核心,开始栽培东宫势力。
作为外戚,原来为了避嫌不怎么干涉政事的长孙无忌逐渐走向政治前台,而且在李世民的支持下获得了极大的权势,他在贞观二十二年以司徒兼检校中书令知尚书、门下二省事,也就是说相当于国务总理了,另一个中书令褚遂良又极其依附于长孙无忌。
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病危,大概“知子莫若父”,虽然李治已经二十三岁了,可李世民还是对他不放心,像对待儿皇帝一样,给他精心准备了一套辅政班子,这个班子的头号人物就是极力保护李治的亲舅舅长孙无忌。李世民驾崩前,亲口把李治托付给二人,遗命此二人为顾命大臣:“无忌、遂良在,汝勿忧天下!”
太宗皇帝亲手安排的领导班子,儿子高宗当然无话可说。在永徽初年,李治和长孙无忌之间相处还是非常和谐的。新君表现出勤奋努力的进取姿态,长孙无忌等人则把朝政处理得井井有条,这段时间政治大体清明、社会稳定进步发展,因此史书称誉为“永徽之治”。
但长孙无忌掌握最高权力久了,不管源自别人的追捧也好、自己的骄傲虚荣也好,不自觉地就处于“霍光、伊尹专擅之地”,他对皇权虽无觊觎之心,但有了专擅之实,代表事件就是永徽四年的“高阳公主谋反案”。
长孙无忌刻意把该案扩大化和严重化,把一大批自己曾经的政敌罗织进来,最终赐死两个亲王、两个公主,杀死三个驸马,流放和幽禁众多亲王、郡王和县主等。这时长孙无忌的权势已经到了巅峰状态,他在洋洋得意自己超越了隋朝权臣杨素的时候,却浑然不觉自己已经种下了芒刺在背的骖乘之祸。
高宗李治性格优柔,再加上长孙无忌不仅是父亲太宗亲自指定的辅政大臣,更是自己亲舅舅,因此他并没有公开对舅舅的专擅表达过不满,这时他反而在为后宫情场斗争苦恼。
原来李治的妻子王皇后出身高贵的太原王氏,是李世民亲自为他选的“佳妇”,但他宠爱的却是泼辣可爱的萧淑妃。萧淑妃生了李治第四子李素节,素节聪明伶俐,从小就勤奋好学,每天能背诵古诗五百多字。李治对这个儿子甚为宠爱,在永徽元年就把两岁多的素节封为地位特殊的雍王,官拜雍州牧。
高宗对淑妃母子的偏爱让王皇后内心不安,因为她有个致命缺陷——无子。王皇后家人和她商议后,针对萧淑妃作出了两条防御措施。首先,由于等王皇后自己生出嫡子是来不及了,李治长子陈王李忠生母卑微,王皇后不如仿效东汉明德马皇后收养汉章帝的做法,收养李忠己子;第二个办法就是让王皇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留下千古遗恨的引狼入室这个臭招,即王皇后主动把李治在宫外的情人、先帝才人武氏召入宫来试图分淑妃之宠。
武氏入宫后果然很快就夺走了淑妃的宠爱,并被李治封为九嫔之昭仪。再加上王皇后当时在外朝有人啊,她的舅舅中书令柳奭依附于长孙无忌,长孙无忌自然支持李世民亲选的儿媳王皇后。因此,永徽三年,王皇后养子李忠被立为皇太子,王皇后暂时稳住了局面,看似可以安坐皇后之位了。
可随着武昭仪长子李弘的出生,高宗对她越来越言听计从,武氏很快就露出了狐狸尾巴,开始不把皇后放在眼里了。王皇后这时才恍然大悟,萧淑妃算什么,连她这个皇后之位都是武氏的囊中之物了。此时后宫局势竟然戏剧性地从王皇后、武昭仪vs萧淑妃变成了武昭仪vs王皇后、萧淑妃。
高宗李治这段时间应该还是比较苦恼的,虽然他深爱的是武昭仪,但皇后和淑妃毕竟也是旧爱,三个女人一起吵起来,李治采取的就是糊稀泥的态度。然而聪敏的武昭仪早就发现,后宫这两个小女人根本不算她对手,她真正的对手和拦路虎是在外朝给王皇后撑腰的长孙无忌。因此,她利用高宗逐渐暴露的对长孙无忌专擅的不满,把自己和高宗本来单纯的皇帝宠妃关系逐渐演变成了志同道合的夫妻共同利益体了。
高宗对相权的第一次挑战就是以为武昭仪特设“宸妃”而起,此事虽然最后作罢,但正式掀起了高宗和武氏联手对抗相权的序幕。由于长孙无忌树大根深,高宗武氏软硬兼施都铩羽而归,这时一个被长孙无忌排斥厌恶的官员李义府打破僵局,第一个站出来支持高宗,获得高宗重赏。
有了李义府投石问路,这时长期以来被长孙无忌集团打压、排斥的官员们纷纷站在皇帝这边,有了他们为后盾,再加辅政大臣之一李绩的明哲保身式支持,李治最终不顾长孙无忌集团的强烈反对,废黜王皇后立武昭仪为皇后。自此之后,长孙无忌的势力崩盘,皇权重新回到皇帝手中。
而王皇后和萧淑妃以“谋行鸩毒”的罪名被废黜为庶人,她们的家人全部被流放到岭南,她们则被幽禁在宫中。这时李治又暴露出了他的优柔个性,他自然知道皇后和淑妃是被罗织的罪名诬陷被废,因此又一时心软去看望并口头安抚她们。这事被武皇后知道后,《新唐书》记载说武后先命人把她们各打一百杖,然后砍去手足丢到酒瓮之中,让她们被折磨数日才死。而且把废后家族姓氏改为“蟒”氏、淑妃家族姓氏改为“枭”氏,以此发泄嫉恨。
但我们要知道一件事,武后虽然确实不欲她的政敌存活,有斩草除根的杀人动机和行动力,但这事最终能办成,特别是需要下诏敕为废后废妃家族改姓这种行为,非得高宗李治点头不可,此时的武皇后尚没有权限僭越高宗亲自动手。可以说,王皇后和萧淑妃的悲惨命运就是高宗李治默许和直接点头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