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医生by小竹君子】医生也创业:私人医生工作室的尝鲜之举
各行各业都有敢闯者进行创新创业,医疗行业也不例外。有这样一群医生走出医院,跳出体制,创办私人医生工作室。这样一个新生的医生创业项目在实际运营中却存在不小问题。
开张已大半年的广州私人医生工作室,加盟的同行仅仅在百人左右,患者也不多。
然而这节奏却在创办人谢汝石的预料之内,医疗创业本来就不是快生意!真正让他感到纠结的是医生与市场的利益分歧。
具体来说:医生认为,出诊的是自己,应该价值大;但工作室认为,服务团队所提供的患者预约、场地、设备等安排等也是重要支撑。“资本方投资我们,希望看到更合理的利润回报,但这与医生在价值观上产生了矛盾。”谢汝石对南都记者直言说。
据南都记者采访了解,这类定位在医生经纪人的医生集团,国内大概有30家。要缓解以上矛盾,多位医疗创业者及医疗领域的投资人表示:从基础助理服务进阶到专业技能培训、商业保险谈判,是医生集团发展的可行路径。
脚踏两船互有长短
“干到副主任、主任医师,挂号费也就7块、9块,大家能有多少积极性呢?”回想当初创办私人医生工作室,已在中山六院担任客户服务部主任的谢汝石并没有多少犹豫。在他看来,医生用自己的专业水平给病人明确诊断和提出治疗方案,不应该这么“廉价”,既然公立医院很难改变现有的定价体系,不如在体制外建立私人医生工作室,组织医生按市场价接诊,赚取体面收入的同时也给有需求的患者提供一种高质素的服务。
但这并不意味着医生们要跳出体制内。
事实上,他的医生工作室还是“赚外快”的性质,加盟的专家只需在空余时间为预约好的患者提供咨询服务。他解释,对于医生集团,同行圈普遍抱着观望的态度:即便只是抽空去多点执业,在流程上也用不着经本医院批准,但还是有点担心院领导知道以后不高兴;再说,这种新生的组织形式能不能做成、能给自己带来多少价值,也还是未知数。
“往外踏一小步,大家尚且顾虑多多,何况是辞职跳槽呢?”他感慨,愿意加盟体制外集团的医生都非常有限,愿意呆在体制内的医生占绝大多数。
并且工作室设立以后,仍然跟公立医院紧密联动。首先,他们在前端跟民营高端体检中心爱康君安合作,利用其闲置时段(集中在下午和晚上)为医生提供出诊场地和第三方诊断的服务;当发现患者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时候,则对接医生所在的医院,至此,医生又回到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样一来,相当于医生利用业余时间为医院“创收”,对方自然非常支持。
“之所以回到公立医院,其实也是考虑到好的民营医院不好找,如果合作的医院的口碑不好,医生和患者都不会愿意来的。”他对南都记者说。
对此,医疗创业老兵、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有不同的看法:“体制内创业看似不需要冒什么风险,但‘吃着碗里瞅着锅里’,医生对医生集团能有多少忠诚度呢?”他认为很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利益可分的时候大家都好谈,而一旦利益分配出现问题,医生随时就会离开,反正单位的本职工作也还过得去。“说白了,体制内创业的合作方式,成本太低了,对于医生集团的团队稳定,其实不是那么有利。”
专注于医疗投资的弘晖资本创始合伙人王晖也对南都记者直言:“革命就要彻底,任何跨体制或者模棱两可的事情,我觉得都很难做到极致,赚点小钱可以,但恐怕很难做大;站在投资人的角度,既然你有想法、有能力,为什么不组建一支独立的团队呢?”纵观国内,自从去年张强医生集团“第一个吃螃蟹”以后,陆续涌现出万峰医生集团、中欧医生集团、杏香园等完全脱离体制的创业团队。
以王晖看好的冬雷脑科医生集团为例,创始人宋冬雷是业内非常有名的神经外科专家,早在两年前就跳出体制,当过私立医院的院长,今年9月底又成立了该医生集团,一方面招募全职自由执业的核心专家,另一方面签约大型的门诊和手术基地,不久前吸引了三家基金的联合投资。
对于上述的两派声音,NEA全球合伙人蒋晓冬认为互有长短,在起步阶段很难判断哪一种就一定能走得更顺。“我不觉得属性问题会是医生集团之间的分水岭,关键还是看你的模式能为医生创造多大的价值。”
险企关注医生集团
恰恰是在“价值认同”上,谢汝石坦言,怎么跟医生达成一致需要一段磨合期。
“在公立医院,医生的诊金都是给定的,而现在加入医生工作室,怎么定收入标准得一个个去谈。”他向南都记者分析,站在医生的角度,核心的诊疗环节是由他们完成,价值应该大化;但医疗活动是综合性、群体性的,背后少不了患者预约、医患关系处理等基础服务的支撑,跟专家队伍的百人规模相比,他们的服务团队也有100人左右,衔接服务流程的每个环节,这部分投入如果不能带来好的利润点,显然很难在市场上立足。
“我认为专家在强调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应该重视服务团队的价值存在。”谢汝石说。
对此,固生堂中医连锁集团创始人涂志亮表示理解医生的立场,反倒医生集团应该反思,是不是所提供的服务对他们吸引力不大。“像安排预约时间、场地这些事情,其实不就是助理的工作吗?对于专家来说,找一个助理辅助自己不是什么难事,为什么一定需要医生集团呢?”
对比美国的医生集团,涂志亮认为,跟商业保险的结合是很重要的推动力———在美国,医生集团一般有医保覆盖,医生提供医疗服务之后主要是从保险公司拿到偿付,而随着医保对接等成本逐年增长,美国独立执业的成本也水涨船高,抱团经营逐渐成为常态;反观国内,商业保险还没有发展起来,所谓医生集团其实就是医生和医疗机构之间的“中介”,从中赚取佣金,而以医生的个人能力,何不直接自己接活儿?
而李天天则觉得,医生集团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服务定位,不急于一蹴而就:如果比作金字塔,那么底层也容易的无疑是类似医生助手的基础服务;往上一个层次,让医生从平台的支持当中得到一些专业技能的提升;到了塔尖,就不再只是解决杂务、提供培训那么简单了,集团还能代表医生去跟商业保险公司谈判,显然越往上价值越高,也就越能吸引更多医生进来。
王晖也认同应该循序渐进,现阶段医生集团刚起步,商业保险也同样如此,当医生集团在医患两端都逐渐发展起来的时候,商业保险自然会进来。“我们现在的商业保险之所以不发达,正是因为还没有什么可以合作的项目。”
“换一个角度,其实合作商业保险正是组建医生集团一大动力,显然比起单兵作战,集团化会有更强的谈判能力。”李天天告诉南都记者,事实上,保险公司已经在慢慢关注医生集团了,他们看重两点:一是服务质量,二是费用控制。医生集团把这两点做好,未来肯定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捧名医明显不够
医生集团能不能站稳脚跟,终要看是否得到患者的认可。而在国内,患者大多“认庙不认和尚”,没有三甲大医院的光环,该怎么打出名堂呢?
“不靠庙就得靠真本事,如果只是在学术上名气很大,而在患者圈口碑一般,那很抱歉,不适合我们医生工作室。”谢汝石告诉南都记者,他们几个发起人组成了评定小组,所挑选的专家着重对方的医疗水平,而科研、级别只是参考,因为级别高不代表就一定水平高;在传播方面,主要还是靠经营口碑,这点跟专家本身的服务和沟通能力有关,医生工作室也会签约部分王牌专家,作为包装和主推的对象,建立起医生个人品牌。
“像我们发起人之一林锋是胃肠外科专家,被他治好的病人信任他,就会把更多患者带过来,现在每周的患者预约都爆满。”谢汝石说。
蒋晓冬分析,仅仅捧出名医是不够的,因为既然是名医,那各种渠道托关系找他看诊的肯定不少,各种移动医疗平台也会给他推送病人,但这跟医生集团没有太多关系,因为没有谁可以独占这种资源,说白了,聚集一批优秀的医生只是一个起点,并不能以此构建竞争壁垒。他更看好深度结合医疗服务的机会,比如建立自己的门诊和手术中心、开启远程医疗等,用更好的产品流程和服务体验打动患者。
从原来的认可医院,到认可医生、认可医生集团,这个积累过程需要多久呢?对此,蒋晓冬认为,医疗创业确实不同于其他一般的行业,要想三年就有根本性变化是不大可能的,基本上需要十年的周期,而这对于医疗行业的投资人来说,是一个正常的投资期限。
王晖则觉得,其实没有必要指定一种路径来判定医生集团的发展。在他看来,众多医生集团里,有些可能会演变成大型的连锁医院,有些则可能一直“小而美”———几个医生抱团在一块,靠自己的精湛医术和辛勤服务,获取比原来在公立医院更高的价值,也可以活得很好;作为投资人,一个每年有盈利、能分红的“小而美”项目,也同样值得投资。
“对于一个新兴事物,没必要套上各种条条框框,不妨抱着开放的心态,各种可能的模式都去尝试一下。”他对南都记者说。
私人医生工作室的成立是医生群体进行创业的一种尝试,打破了长久以来医生隶属于医院的旧体制。虽然存在不少现实经验问题,但是这种突破或许会给未来医疗行业发展带去深思与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