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院设计 这样才对!
四是依托大型医疗健康机构设置的专科或综合性康复中心,如康养一体化的老年养老康复中心、运动医疗或创伤为主的伤残康复中心、融合眼耳喉鼻科的医疗中心的复明、复听的康复中心等等。
建设模式
不同的医疗模式,决定了康复医院区别于传统综合医院的建设模式。不同类型的康复医院,其建设模式也是不同的。我们围绕康复住院、康复治疗和康复评定三大核心功能,梳理了常见三大核心区域的关系。
紧邻型
病区与治疗区紧邻,评定中心设在下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住院康复人群可以方便地到达治疗中心。但对于外来治疗人群来说,便利性相对较弱。这种模式比较适合康复科室较为单一的康复中心。
U字型
康复住院、评定中心及治疗中心在同一平面层上,方便内外患者使用。这种布置存在的问题是对住院康复患者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干扰,该模式适用于科室较全的地区性小型康复医院。
十字型
十字型模式将住院评定中心、治疗中心以及后勤各区域独立,以十字布局的方式围合在一个交通枢纽的周边,各区域独立、不受干扰,且联系便捷,是目前较大型康复医院通常使用的方法。
各功能空间的模式及要求
住院病房的模式及要求
康复治疗具有“慢”、“常”、“变”三大特点,而康复医院患者通常又普遍具有认知能力差、行动不便、心理障碍等不利因素,因此康复医院的住院病房形式也将有别于综合医院。
首先,在确保全院区无障碍的环境下,康复病房应提供无障碍辅助设施;
其次,加宽住院病区的走道(建议在3.6m以上),可以为缓行的轮椅人群提供滞留空间;
第三,由于治疗时段相对集中,且治疗人数众多,因此康复病房的垂直交通的数量应略多于普通病房;
第四,由于康复治疗周期长,且相对枯燥,一般康复病房的住院空间环境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如提供一定的交往空间,以方便患者休闲、聊天。
治疗空间的设计要求
康复医院治疗区域包括三大部分,即动态治疗、静态治疗和康复工程,必要时也包含一次性治疗的小型微创手术等内容。
动态治疗主要包括运动治疗、作业治疗、水疗等,这些治疗相对周期长、动作单调、干扰性大,一般采纳大空间集中治疗,提高患者治疗兴趣、相互激励。
静态治疗主要是指物理治疗、认知治疗、传统中医治疗等,这类空间需要提供一些感觉温和、相对私密的治疗环境。
康复工程,是配置义眼、假肢等辅助用具的区域,通常设于相对独立的区域。
室内公共空间设计
康复医院的设计需要建筑师细致入微,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应在公共空间中尽可能创建一些交往空间,便于患者联络情感,增强治疗信心;同时应关注患者的隐私空间;充分利用建筑条件,协助医务人员设计一些既具有治疗功能又能起到积极引导作用的设计。
外部环境设计
对于长期行动不便的患者来说,户外空间和阳光是其恢复健康的重要帮手,户外活动、训练也是康复治疗的一部分。户外环境能够增加患者之间接触和沟通的机会,增强彼此之间的互动与相互激励。
在户外环境的设计中,常见的方法有:利用地形、缓坡的变化设置户外步行练习场、轮椅练习道和阶梯训练台;建设小型的辅助训练器材的场地,为患者提供做小盆栽的园艺桌椅和凉棚;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设置模拟式的街道、斑马线等生活场景。
步行道的设置应平顺、防滑、无积水和生苔的现象,步道的色彩可以丰富灵动,营造生动的氛围。所有的沟面均须加盖,铁栅缝隙小于2厘米。庭院内的扶手栏杆要有稳固的基础,材料表面光滑不伤手,高度以六七十厘米为宜。步道两侧的植物高度宜在轮椅患者的视高上下,避免选择有刺、叶片厚硬、有毒或容易引起过敏的植物。庭院植物多采用落叶树种,夏可庇荫、冬无阳光遮挡。
康复医院细部设计
建筑师在进行康复医院的设计时,须了解康复医疗的特点,并及时与医院医生、康复师沟通配合,这样往往能事半功倍,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医院细部设计上,康复医院具有以下常见的特点——
考虑到轮椅的通过和滞留,康复医院的各部通道一般要比其他医院更宽,病房走廊宽度一般在2.7-3m,门诊走廊达到3.6m甚至更宽的宽度。
康复医院的墙面扶手应能足够支撑身体的重量,高度为离地70-80cm左右。扶手以圆形为好,一般直径为4cm,能够使患者用手方便地握住。扶手采用上下双杆,上杆方便患者扶杆,下杆便于轮椅患者把握借力。
在医院色彩的选择,尽可能选择对医疗有积极帮助或对患者心情起到舒缓作用的色彩。一般来说,偏冷的色调具有使患者平息、安静的作用,而偏暖的色调对患者有活跃、鼓舞的作用。
因此,对于萎靡冷漠的患者,在治疗室宜采用暖色,在潜意识中刺激感观以协助治疗发挥作用。朝南的病房由于日晒较为充足,可采用偏冷色调帮助降低烦躁不安的情绪,而朝北的病房则可采用偏暖的色调,增加温暖亲切的感觉。宽敞的空间、充足的光线、随处可见的绿意,这样的环境对患者心理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康复医院的设计还有许多适应患者的细部考虑,这些都有待建筑师细心体会、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