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翠娜离婚 董翠娜与张君秋之子的传奇爱情 相差15岁突然闪婚
董翠娜与张君秋之子的传奇爱情 相差15岁突然闪婚
董翠娜,张君秋
烟台社会
水母网10月14日讯(YMG记者王波) 在中国京剧界,有这样一对伉俪,命运用12年的时光为他们换来惊艳一遇,他们就此一见钟情。他们在各自离婚已久后缘定对方,15岁的年龄差距没能成为阻碍,反而 令其相见恨晚:男主人为爱从北京 “奔袭”烟台激情“闪婚”,女主角因爱焕发艺术生命的第二春……他们的结合可谓京剧界的一大幸事!
他们就是——张学浩、董翠娜夫妇,一个为张派京剧艺术创始人张君秋先生之子,著名京剧演员、科班武生,被誉为“张派艺术活字典”;一个是张君秋先生的得意弟子,全国京剧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最佳表演奖榜首和“梅花奖”获得者,全国京剧界重量级人物、山东烟台的文化品牌、名人……
今天(10月14日)是京剧大师张君秋诞辰90周年的日子。在张君秋大师诞辰90周年前夕,YMG记者特别走访了大师的儿子张学浩和烟台名家董翠娜,一探他们因张派艺术而结缘进而结合的梨园佳话。
这对中国梨园的佼佼者在3个多月的爱情浓缩期中究竟发生了哪些故事?
情线初牵,张派艺术是“媒人”
张学浩和董翠娜的相识,缘自张学浩的父亲张君秋,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小名旦之一、张派创始人。这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说起——
1984年,京剧大师张君秋到烟台参加演出活动。烟台市有关领导趁机将烟台京剧团演员董翠娜推荐给张君秋,希望他能将其收为弟子,从而为烟台京剧培养一名新的台柱子。张君秋在认真观看了董翠娜的表演后,当即拍板,十分高兴地收下这位女徒弟。
他认为董翠娜天赋高、悟性强,自身条件十分优秀,是一位颇具潜质的京剧新秀。此后在长达十余年的岁月里,董翠娜时常得到张君秋的点拨传授,吸纳了张派艺术的精华,她的艺术水平有了实质性突破。
董翠娜1962年生于烟台市福山区,1976年考入山东烟台艺校,1981年毕业分配到烟台京剧团。自小就对京剧痴迷的董翠娜经过多年的专业学习和磨练,演唱表演艺术提高很快,先后获得1987年首届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最佳表演奖;1992年全国京剧青年团队新剧目汇演优秀表演奖;2000年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荣誉奖;第1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自1994年始,张君秋便让董翠娜为自己的某些演出剧目音配像。她先后配演了《状元媒》《大·探·二》《祭塔》《年年有余》《秋瑾》等剧目,张君秋对于董翠娜的配像十分满意,并给予高度评价。1999年6月,董翠娜开始担任烟台京剧团团长。自1987年至今,她先后当选烟台市人大代表和全国人大代表,2000年当选山东十大杰出青年和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
此时,出生于1947年、刚刚结婚两年的张学浩正在浙江京剧团(1973年从中国戏曲学校分配)从事自己的京剧演出事业,他只知道父亲又收了个徒弟,但是这个徒弟到底是谁、什么情况他却是一无所知。
要说这个张学浩,可不简单,他是张君秋先生的第四个儿子,在张家晚辈中排行第七。1959年至1967年,他在中国戏曲学校学习京剧武生表演,后又被下放到天津八一农场进行劳动。由于从小受父亲艺术的熏染和浸润,又有得天独厚的遗传基因,经过多年的潜心研习与雕琢,其神韵酷似其父,艺术和学术见解日深。
后来他改习青衣,将传承、弘扬张派艺术作为自己的最大追求,并得到梅葆玖先生等老一辈艺术家的鼓励和支持。在圈内,张学浩被人尊称为“七哥”,是张派艺术嫡传的代表人物。
“初次见面”,对她很有“感觉”
成为张君秋弟子三年后,董翠娜在一次万众瞩目的演出中引起了“七哥”的关注。1987年10月,全国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奖赛在北京举行,这次汇集了全国各地京剧院团优秀青年演员的大赛采用电视直播的方式,引发了强烈的反响。作为一名京剧人、张派艺术的嫡传,张学浩始终关注着比赛的进程。许是命运使然,千辛万苦挤进决赛的董翠娜竟在51人的抽签中抽中了“51”,这意味着她要最后出场。
董翠娜在台上表演的时候,张学浩正在杭州紧张关注着实况直播。电视机前紧盯着荧屏的他一看到董翠娜的扮相,眼前一亮,立马就有了“感觉”——太漂亮了!他内心暗暗叫好。而当董翠娜以情带声、意韵悠远地唱完了《望江亭》谭记儿的一段唱腔时,他一个高儿从凳子上蹦起来,情不自禁地鼓掌叫好,就是这个味!这种艺术上的强烈共鸣让他对父亲又增添了几分敬佩——太有眼光了,收了这么个好徒弟!
“压轴”出场的董翠娜最终凭借着俊美的扮相、大方的做派、委婉动听的唱腔,从51名决赛选手中脱颖而出,一举夺魁。比赛结束后,见多识广的张学浩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董翠娜的条件太好了,不论扮相个头,还是嗓音动作,都颇具张派风范——第一次“见”董翠娜就被她震了一下,这让张学浩没有想到。这一年,董翠娜刚刚25岁。
1988年的一天,张学浩从杭州赶到天津,与在天津京剧团指导的父亲见面。父亲拿出一些徒弟们演出的录像带交给他,让他给他们的表现打打分。看完后,张学浩认真地跟父亲说:“那个董翠娜虽然唱得还不算太细致,但她如果在您的身边,您给她好好‘收拾收拾’的话,将来可不得了了。”
命运安排,爱情种子悄悄发芽
别后无言。
此时及随后几年这个时间段里,张学浩在京剧演出之余,做了两件人生中的重要事情。一是因志向与性格的原因,于1992年与同在剧团的妻子离婚,年仅9岁的儿子张迪跟他生活;二是受邀先后接拍了30多部香港和大陆投拍的电影和电视剧,其中包括在电视剧《铁道游击队》中饰演政委李正、《书剑恩仇录》中的总兵李可秀、《大宅门》中的日军大佐、电视剧《中国神火》中的钱学森,并在《带枪的歌女》《新少林五祖》《边城浪子》《断喉剑》等影视剧中有过精彩演出。
这段经历对丰富他的人生阅历和提高他对京剧艺术的理解力有很大的帮助。
1993年,命运给了张学浩、董翠娜第一次真正见面接触的机会。是年1月,“纪念张君秋舞台生涯60周年”大型演出活动在北京民族大剧院举行。
作为弟子,董翠娜参加了演出,可她与同台演出的张学浩见面时只是微笑着点头致意,并没有说过一句话。但是这台演出让张学浩记忆犹新,因为自己年仅10岁的儿子张迪也参加了演出,并与董翠娜打成了一片,非常合得来。后来他才发现,在演员谢幕时,已经长高了的儿子被1.68米左右的董翠娜紧紧搂在身边。这让他很是纳闷,而且这一幕在他人眼里“挺像娘俩的”。
谢幕时的情景和别人看似玩笑的议论,让刚刚离婚一年的张学浩鼻子一酸:一个忙于京剧事业的大男人,带着一个10岁的儿子生活太不容易了,有谁能理解其中的酸甜苦辣?但董翠娜搂着儿子的那一幕又让他内心倍感温暖,深深印进脑海的这个温暖片段曾让他出现短暂的幻觉:他、董翠娜、儿子,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
清醒过来的张学浩心头一紧,不由得叹了一口气,投向董翠娜背影的目光似乎不再清澈,而是带着些迷离和柔情……
动情:只因为一句玩笑话
时光荏苒,转眼间12年过去了。
在这12年中,发生了很多的故事。张学浩1994年为张迪的学业携子远赴美国,这一待就是9年,直到儿子在美国上大学。董翠娜则在事业走向辉煌的同时,于1997年结束了自己的婚姻。由于忙于事业,董翠娜一直选择不生育,这让她有更多的精力留给艺术。
这一年的5月27日,就在董翠娜为恩师的《秋瑾》音配像后13天,突然传来了恩师张君秋不幸逝世的噩耗,这让她痛不欲生。
1998年,董翠娜参加了中国戏剧梅花奖角逐,这是她艺术生涯中的重要一站。她出演《状元媒》《盗仙草》《甲午恨》等剧目并最终凭借出色的表现一举加冕中国戏剧界的最高皇冠。董翠娜演出那天,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全程观看了演出。演出结束后,李瑞环情不自禁地击掌叫好:这才叫大青衣!1999年6月,烟台京剧团团长的重任又落到了董翠娜的肩上……
已经单身的董翠娜没有想到,在师父去世和加冕“梅花奖”7年后,自己会与七哥再次见面,并与这位颇具师傅神韵的师傅的爱子擦出爱的火花。
两人的第二次见面发生在2005年10月在天津举行的纪念张君秋诞辰85周年的张派演出上。俗话说,幸福总是来得很突然:这次见面,内心已经封闭了十多年的七哥竟然因为董翠娜的一句玩笑话而激起了阵阵涟漪。
当时,参加演出的人员都在餐厅用餐,气氛热烈而和谐。正在取饭的张学浩没有注意到董翠娜什么时候到了他的身边,只听到身后一个好听的女声透着笑地说:你们看,我这身高跟七哥在一块挺合适的!听到此言的“七哥”内心咯噔一下,当他看清身边的这位发言者后,他明白自己已经被眼前这位集端庄秀美和张派艺术精华于一身的烟台姑娘击中了……
这句话才是他们第一句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已经有了“想法”的七哥再也无法平静了。
表白:“咱俩一起研究,一起唱”
在董翠娜演出时,站在舞台边上的七哥被父亲的这位女弟子的表现再一次折服。看着台上的董翠娜,七哥开始走神了:一种要跟她进一步接触的念头愈发强烈了。
演出结束后,张学浩决定还是先找机会进一步探探底——在纪念活动结束后,张学浩送别外地来的客人,他抽空来到董翠娜面前,笑着问:董团长能否留个联系方式?董翠娜笑笑:好啊!但她当时并没有直接把联系方式给他。随后,已经屡次让张学浩吃惊的事情再次出现:当他与董翠娜握手告别时,一张名片已悄然藏在董的手心中,他们就像影视剧中地下党交流情报时那样,当握到那张名片时,七哥的内心又咯噔了一下,面部表情也因为这次突然而僵了。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竟让旁人给瞧了明白,大家起哄:哎,哎,七哥,干嘛呢?七哥的脸一下子红了……
这次分别的时间比12年短多了。因为庆祝活动在北京还有两场演出,所以十几天后的月底,他们又在北京相见了。
这次见面对张学浩而言与其说是意外,倒不如说是惊喜。当时张学浩他们正在北京京剧院对唱腔,忽然发现一帮人拖着行李箱急冲冲地赶了过来,定睛一看,董翠娜!顿时,一种幸福的惊喜感就冲上了脑门。在董翠娜对唱腔时,张学浩就静静地站在旁边看。
当董翠娜唱到张派名剧《西厢记·碧云天》一段时,对张派艺术痴迷的七哥一下子就激动了,为什么?他至今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七哥也不知道从哪儿来的勇气,当时呼地一下跑过去,一把将董翠娜拉了过来,急切地说:咱们一起研究吧,你干脆回家离婚,咱俩一起唱……2秒钟的沉默后,董翠娜哈哈大笑起来,董翠娜一边笑一边说:我就一个人,和谁离婚啊?
听到这句话,正在为刚才的唐突举止感到手足无措的七哥沉默了,内心一阵狂喜。
转眼间,北京一别已经一周了。对多情的七哥来说,这7天就如同炼狱般难过,心底里泛起的爱潮被时间一秒一秒叠加,终于无法控制了——张学浩用几乎颤抖的手拨通了那个在梦中念叨了无数次的号码……58岁的七哥知道,他已经不可阻挡、无可救药地恋爱了!
从此,就像所有热恋中的男女一样,天各一方的张学浩和董翠娜开始喜欢上了煲电话粥。现在的七哥回忆起当初的热恋场景依然很享受,他说,早上睁开眼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烟台的小师妹打电话,晚上睡觉前的最后一件事也是给董翠娜打电话。
随着交流的深入进行,他们之间的通话量也开始急剧上升,平时一个十几分钟的电话都算是短的了。在张学浩的记忆中,他们最长的一次通话居然长达2个多小时,直打到手机发烫仍难罢手……
承诺:有一种爱叫天荒地老
2006年初,张学浩以烟台京剧院顾问的身份正式加入了新剧《巍巍功德楼》的排演团队。2月28日,农历二月初一,一个非常吉利的日子。这一天上午,由于舞美队要装台,所有演员放假半天。这对于张学浩、董翠娜来说也是个难得的偷闲之时,张学浩突然想起什么来,一把抓起董翠娜的手,兴奋地大喊一声:走!
董翠娜被他突如其来的举动搞懵了:干嘛呀?“登记去!”“着什么急啊?”董翠娜有些矜持,张学浩急了:“还着什么急?咱都多大了?还考验什么呀?咱是先结婚后恋爱,无限甜蜜在后边!”
就这样,俩人一路小跑来到距离京剧院不远的烟台市行政审批中心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到了后,他们傻眼了,由于那天是个“好日子”,排队登记的新人已经站了长长的一队。这可怎么办?他们的时间只有这宝贵的几个小时,如果排队办理的话恐怕还轮不到他们。
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有人喊:“董院长,在这干什么呢?”董翠娜循声一看,原来是审批中心主任,这脸腾的一下就红了,但还是如实招来。审批中心主任一听,一拍手高兴地说:“这是好事啊!我来帮你们办理。”就这样,这名热心的主任帮他们填表、盖印、办手续,不到5分钟,一切就OK了。看着那个红本,七哥的心放下了,从此以后,董翠娜就是他七哥的老婆了!
幸福加兴奋的张学浩决定中午要庆祝一下,于是拉着爱妻来到烟台中心大酒店,点了4个菜,要了一瓶红葡萄酒,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结婚日。由于属于“临时起意”,所以张学浩根本没有准备任何定情物,两手空空地就把媳妇搞定了。后来,张学浩在北京特意选了一枚别致的钻戒送给了自己的爱妻。
妻唱夫随,梨园张派再逢春
清明节后,张学浩和董翠娜突然接到了李瑞环的电话,李瑞环请他们去天津一趟。见面后,李瑞环说,我听别人说,你们结婚了,是真的吗?我就是要证实一下。当他得到确切的回答后,非常高兴:你们在一起太好了,一定要好好研究张派艺术,并将张派艺术发扬光大!
2006年7月1日,农历六月初六,星期六,又一个吉利的日子。张学浩、董翠娜夫妇在北京前门建国饭店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结婚仪式,亲朋及梅葆玖、王铁成等圈内好友济济一堂,十几桌客人共同祝福这对新人,大家无不称赞他们是天生的一对。一袭红装的董翠娜粉面含情,分外迷人。张学浩西装革履,满腔豪迈。
这一年底,儿子张迪从美国回来。张学浩和董翠娜一起去接儿子,在机场,张迪和董翠娜只是点头打招呼,双方显然还没有适应身份的转变。第二天早上,也许是为了增加点气氛,张迪特意跑去问张学浩:爸爸,我叫她什么?张学浩告诉儿子:你觉得叫什么合适?此时听到动静的董翠娜跑过来宽容地说:没关系,叫大姐也行啊!见此情景,张迪调皮地说:妈,早上好……从此,娘俩就成了一帮了,还时不时地一起“调理”憨直的老张同学。
至此,张学浩与董翠娜的结合“走”完了所有的程序,皆大欢喜。
其实,就在张学浩迎娶董翠娜的这个过程中以及此后的日子,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烟台度过的,因为这里有京剧,有董翠娜的事业,更有她的艺术责任。
照顾爱妻,不惜“得罪”朋友
作为烟台京剧院的一把手,董翠娜肩上的胆子显得格外重。为了剧团的生存和发展,她不得不在各种应酬中喝下一杯杯白酒、啤酒、葡萄酒,以求得各方关注和支持。她曾无奈地说,如果能化来缘,喝几杯酒也值了。
可对于董翠娜喝酒,张学浩不是惊讶,而是害怕了,因为“化缘”喝酒酿成了大祸。2006年6月,山东省在济南举行文博会,烟台京剧院有演出任务,董翠娜由于剧团经费紧张提前赶到济南打前站,为了一项企业赞助,她在演出前一天被迫喝下了不少的白酒。结果,演出当天幕布拉开的时候,主演董翠娜一张开嘴,但却发现出不了声,台下一片哗然。她的嗓子坏了。
这可急坏了七哥,他顾不得惊讶混乱的演出现场,急忙带着董翠娜赶到医院。经过认真仔细的检查,医生诊断董翠娜的嗓子声带属于酒后出血,必须住院治疗。在济南住了三天院后,情况稍有好转,张学浩立即带着爱妻飞赴北京,找到一名专治声带的老军医。一个月的精心治疗加完全禁声,这朵梨园“梅花”又可以重新绽放了。
松了一口气的张学浩较起真来,下定决心为爱妻打一场持久的禁酒战:8月份回到烟台后,谁如果要请董翠娜喝酒,必须先过老张这一关。烟台酒桌规矩多,有严格的主次分别,按照董翠娜的身份,她往往会被安排到主要的座次上被重点“照顾”。
但朋友们发现,这次不行了,因为董翠娜“只能”被迫坐在老张的身旁。谁要劝她喝酒,这位七哥肯定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你们让翠娜喝酒就是害她,她还要唱戏呢!咱们都是朋友吧,所以还是别喝了……实在有“不服气”不听劝的,七哥便会把脸一沉,大眼珠子一瞪,舞台上演关公的凌厉眼神便会露出一股刚毅之气,把对方逼回去。现在的七哥很有成就感,“我这个替董翠娜挡酒的当时可得罪了不少人。”
亦师亦友,夫妇共同追求纯粹艺术
2003年从美国回国的张学浩最大的理想就是传承张派艺术。作为张派艺术的正宗嫡传,张学浩几年来一直在做一项重要工作,那就是帮董翠娜把所有的张派经典剧目进行整理。而作为父亲最得意的学生之一,董翠娜虽然已经出类拔萃,但艺无止境,她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面对时间紧张的现实,张学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过,这点难题也难不了他。他想出了两大招数来对付:一是尽量帮董翠娜推掉一些不必要的应酬,二是挽起袖子干家务,以节省出时间来就地练习。现在两人形影不离,在家忙完手头上的活后,经常就会四目对视:来一段?于是,董翠娜唱,张学浩在旁边听,然后上去指导,或者张学浩唱,董翠娜在旁边找感觉……
还别说,这两招由于对症下药,效果很好,尤其是家庭练习的效果。由于零距离的亲密接触,董翠娜可以随时学、问、看、听、熏,反复细致地接受指教张学浩的严格督导。正是由于得到了张派艺术最纯正的连续指导,董翠娜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近年来有了明显提高,对此,张学浩用八个字来总结:悟性很高,提高很快。
京剧是门表演性很强的艺术,演员除了在台下练,更多的还要登台表演。几年来,张学浩不但在张派艺术的传承上对董翠娜倾注了大量心血,在细节上精益求精,进一步提高其演唱水准,而且还倾力为董翠娜和烟台京剧院打造提供一系列的高档展示平台。一位曾采访过首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的记者再度看到董翠娜在“央视春节戏曲晚会”上的演出后,直白地说:董院长,我们都差点忘记您了!
当张学浩听到这句话时,内心感慨万分:董翠娜在前几年的高档演出实在太少了,这对张派艺术传承显然是不利的。
张学浩随后利用他在梨园内的影响力,将实力超群的董翠娜先后推上了“中国文联‘百花芬芳’展演”、“中国文联彩霞工程董翠娜专题”、“上海京剧走马换将”等多个演唱机会。在走出去的同时,张学浩还策划请进来。2007年底,烟台名家演唱会如期举行,董翠娜与尚长荣等名家同台演出,达到了很好的演出效果。
为了董翠娜的演出,张学浩没少费心思。他最初的想法是,把董翠娜带到北京发展,因为北京的“舞台”很大,凭借董翠娜的条件和艺术水准,想不红都难。但是2007年初,烟台市委书记孙永春的一席话让他打消这个念头。当时在北京参加两会的孙永春特地找到张学浩,对他提出了一个要求,孙永春说,在你的家庭生活上,我无话可说,但是请一定对烟台的文化艺术事业多支持,有什么困难请尽管提……孙永春和张学浩都清楚,董翠娜对烟台京剧意味着什么。
扎根烟台,钢铁也化绕指柔
已经扎根烟台的七哥如今早已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并且很享受他和董翠娜的二人世界。提起他们的生活,张学浩最难忘的一个细节就是爱妻替他剔鱼刺、拆螃蟹。烟台海鲜多,在餐桌上,凡是有鱼有螃蟹的时候,张学浩就算是享福了,董翠娜会细心地替他把鱼刺剔出去,把螃蟹的壳扒掉。
董翠娜会干的显然不止拆螃蟹给老公吃。对于家里的家务活分工,张学浩则用了两个非常形象的词来表述:我是“火军”,老婆是“水军”。原来“火军”就是生火做饭的,“水军”就是洗衣、拖地、刷碗等用水的活儿。七哥自豪地说:别人都是水火不容,但是我们很和谐,因为我的饭做得好,老婆的家务整理的一丝不苟。
而对于丈夫,董翠娜则患上了“七哥依赖症”:由于早已习惯了张学浩在艺术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指导,现在只要上场演出,如果他不看一眼穿戴行头和妆容,心里都没底。所以每次上场前,她都要把老公叫过来:快帮我看看,这样行不行?
董翠娜说:七哥对我的照顾真是体贴,我算了算,他共有7种身份:资料员、厨师、司机、秘书、艺术指导、挡酒员、良师益友。前几天,在路上,一辆车的观后镜不小心蹭了我一下,他马上大吼一声要冲过去教训那个司机,被我拉住:算了,你那么大岁数还这么冲动!哪知七哥说,他把我老婆碰坏了怎么办?这叫我哭笑不得,但又非常幸福。
对七哥,董翠娜也算是万千柔情。2009年10月16日,烟台京剧院乔迁新居后在烟台大剧院举行了第一场正式演出,率先亮相的是颇为吉祥喜庆的关公武戏《取襄阳》,杨派大武生张学浩扮演关公。由于张学浩10年没有演武戏了,所以董翠娜十分紧张和担心,“都喘不上气来”,一直在舞台边看着。当丈夫演完后,她心疼地用毛巾轻轻拭去他额头上的汗水,满目的爱怜和柔情。
经过4年的打磨,确信爱妻的艺术已上一个新台阶的张学浩,目前正在筹划一个更大的行动。他认为,对一个剧团来说,一定要有新戏,不断地推陈出新,而一名演员则需要有自己的代表作,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因此,一台专为董翠娜量身打造的新戏即将上演,“董翠娜将凭借此剧向‘二度梅’发起冲刺”,七哥自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