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礼仪之邦】“衣冠上国 礼仪之邦”的你 对汉服有多少了解
在21世纪初期,中国国力愈发强大、越来越多国人开始重视人文文化的背景下,汉服运动拉开了序幕。
2002年左右,在国人普遍以为唐装(满族旗袍、马褂)是汉家传统服装的情况下,一部分有识之士开始了以“复兴汉民族传统文化”为目标的文化运动,汉服便是这场运动的切入点。“华夏复兴,衣冠先行”,这场民间自发的汉服复兴活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规模日渐庞大,参加人数日益增加,一大批00后新鲜血液的注入更使得这场运动“愈演愈烈”。从2018年起,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被定为中国华服日。
在汉服日渐普及的今天,当你在大街上或在公共交通里欣赏着衣袂飘飘,用摄像头记录下一帧又一帧由汉服构图的惊鸿画面时,是否思考过属于它们各自的历史和故事呢?
“汉服”一词最早见于《汉书》,“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而汉服又称汉装、华服、汉衣冠。关于汉服的起源,有很大一部分人以为汉服是汉朝时兴服饰,其实不然。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而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民族,所以汉服的起源其实早于汉朝。
关于“华夏”一词的由来,《尚书正义》云:“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据《史记》记载“华夏衣裳为黄帝所制”、“黄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这就是为何中国华服日定在农历三月初三、黄帝诞辰的原因。
而汉服不仅仅是衣服,更是中国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左传正义·定公十年》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周易·系辞下》有云: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便是自尧舜禹时期开始,服章礼制在中国就已十分重要了。
周公以礼治天下,衣冠礼仪并行,方能体现华夏大国之涵。汉朝严格遵循周礼,礼典分为五礼八纲,五礼包括: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八纲包括: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礼、射礼、朝礼、聘礼。
其中,冠礼和婚礼是嘉礼的核心。冠礼为男子的成人礼,男子二十而冠,天子因需治国理政,可以提前行礼,女子成年则行笈礼,即挽发脑后做髻,以簪绾之。婚礼在五礼之中属嘉礼,是继冠(筓)之礼之后的人生第二个里程碑。据《仪礼·士昏礼》,周礼婚制崇尚典雅端庄,新人昏服(通“婚服”)的色彩循“玄纁制度”,取天地间最高贵的色彩为之。
礼仪与华服的结合,更是文化的传承,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称当真名副其实。
随着冠服制度的完善,中国的衣冠服制更加详备。汉服的组成部分有首服、体衣、足衣、配饰。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衣,须采用幅宽二尺二寸的布帛剪裁而成 ,且分为领、襟、衽、衿、裾、袖、袂、带、韨等十部分。其款式虽然繁多复杂,并有礼服、常服、特种服饰之分,且不同朝代还有各自的鲜明时代风格。但根据衣裳结构,主要还是可以分为“上衣下裳”制、“深衣”制和“襦裙”制三大类。
“上衣下裳”,上体所著者称“衣”,下体所著者称“裳”。《释名·释衣服》曰:“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避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衣为前开式,缝有袖筒,衣襟右掩的称为右衽,衣襟左掩的称为左衽。中国古代以右为尊,因此所着上衣一般为右衽,死者或部分少数民族才着左衽。《易纬乾凿度》郑玄注:“古者田渔而食,而衣其皮,先知蔽前,后知蔽后,后王易之以布帛,而独存其蔽前者。”
“裳”最初只是将布裁成两片围在身上,到了汉代,才开始把前后两片相连成筒状,即现在所说的“裙”。后衍生出裤制下裳,称为“短打”,多为劳动人民方便劳作所着。上衣下裳是中国最早的服装形制之一,为汉服体系的第一个款式。据古代文献记载以及出土的人形陶器证明,上衣下裳的服装形制最迟在商代就已经形成。
春秋战国后,出现了一种将上衣下裳合并的服装,也就是汉服的第二大分类,名曰“深衣”,包括直裾深衣、曲裾深衣、袍、直裰、褙子、长衫等。“深衣”一词来源于《礼记》的第三十九篇《深衣》篇,郑玄《礼记目录》曰:“名曰《深衣》者,以其记深衣之制也。
”孔氏正义曰:“所以称深衣者,以余服则上衣下裳不相连,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即上衣下裳分开裁剪,在腰部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为边缘相连。后世的长衫、旗袍以及现代流行的连衣裙都为深衣的演化产物。
深衣保暖性佳,但其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不适于劳作运动。故虽马端临在《文献通考·王礼考·君臣冠冕服》中云:“至于深衣,则裁制缝衽,动合礼法,故贱者可服,贵者亦可服,朝廷可服,燕私亦可服,天子服之以养老,诸侯服之以祭膳,卿大夫服之以夕视私,庶人服之以宾祭,盖亦未尝有等级也。”但深衣多为贵族穿着,以彰显女子之窈窕、士人之风雅。
深衣虽然在古代群衣中流传最广、流行最久,但由于上衣下裳制源自上古时期,所以历代君王乃至百官行祭祀等大典时,仍需采用此制,以示尊古,上衣下裳制是华夏文明中服饰礼仪规格最高的形式。
汉服的第三大类则是“襦裙”。襦裙实际上是上衣下裳的一种,上身短衣称为“襦”,与下身所束裙子合称襦裙。但是这种上衣下裳的穿法没有诸多礼仪规定约束,多用于常服,故不作为上衣下裳制的分支,而是独分一类。襦裙按照裙腰之高低分为齐腰、高腰和齐胸襦裙;按照领子的式样,分为交领襦裙和直领襦裙;按是否夹里,分为单襦和复襦,单襦有点近似于衫,复襦则更像是袄。
襦裙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到了汉代,因为深衣的时兴而逐渐减少,因此有人怀疑汉代时襦裙已经绝迹。“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汉代乐府诗歌《陌上桑》中对女主人公秦罗敷的穿着如此描述。由此可见,襦裙这种服饰在汉代仍在被使用。
后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襦裙再次兴起,发展至隋唐五代时期,襦裙迎来空前盛况。
“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狭长的披子演化为生动的飘带,下裙的用色也鲜艳大胆,令人过目不忘,而领口样式丰富多变的上襦更是展现了盛唐思想解放之风貌。而后至宋代,在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的影响下,这一时期服装一反唐朝的艳丽华美之风,而行淡雅恬静之道,这种淡雅一直延续到清朝统治者的“剃发易服”运动方被终结。
至此,华夏民族绵延了四千多年未曾绝断的汉服文化画上了一个句号。
而在汉服文化式微了三百多年后,21世纪初的今天,我们有幸觉醒了重拾汉民族古老庄重的衣冠文化的意识,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畏惧成为“异类”,穿戴汉衣冠,走出家门,走出国门,让全世界一睹华夏风采。虽然像“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此类汉服礼仪普及的可能性已然渺茫,但汉服里蕴涵着的文化内涵:“儒、道、墨、法”等纵横诸家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和孝文化、乃至汉民族五千年来追求的“天人合一”境界……无一不值得我们撇开灯红酒绿的浮躁,静下心来细细体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