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亮电影河流】没想到 电影大师蔡明亮也曾偷师学艺
作为台湾电影第三波浪潮的代表导演,蔡明亮以其别具一格的影像风格和对现代人疏离情感的深入探讨扬名国际影坛。自1992年的长片处女作《青少年哪吒》以来,迄今为止共拍摄了11部长片和其他各式影像作品。几乎每部长片都进入三大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收获超高口碑和佳绩。但蔡明亮的电影似乎一直只受到一小批影迷的钟爱,在电影市场上屡屡遭遇滑铁卢。
蔡明亮是一位不妥协的导演,坚定创作自己的作品,而不在乎背离观众或失去票房的困境;蔡明亮同样也是一位不安分的导演,不断将自己的创作视阈超出电影,涉足舞台剧、戏剧乃至最为先锋前卫的当代艺术领域。这倒与他电影中缓滞凝重的长镜头相协调,美术馆式的流动空间适合这些作品的展映。
《一念:蔡明亮谈电影》
对于这样一位复杂深刻的艺术家,该如何把握理解呢?近来出版的新书《一念:蔡明亮谈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一把开启蔡明亮电影秘诀的钥匙。此书由蔡明亮在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做的八次讲座集结而成,内容虽然稍显零碎,但细致谈论了蔡明亮自己从小接受的电影滋养、拍电影的理念和对票房市场的思考。其中电影师承这块,是最出乎人意料的。
“《刘三姐》当时无人不看”
——电影师承1:大陆的戏曲电影
蔡明亮出生在1957年,在去台湾上大学之前,一直在马来西亚的小城古晋生活。古晋虽然是东南亚婆罗洲的一个小城市,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却是文化相对开放的地方。蔡明亮在讲座中颇为自傲地提及,那个年代的古晋”没有禁歌,也没有禁片”,因此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可以看到来自香港、台湾和大陆的电影。
上映的电影五花八门,包括“西片、马来片、印度片、潮州片”,再加上外公外婆是广东人,喜欢看广东大戏,蔡明亮也经常跟着两位老人一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