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沟杨兰春 《朝阳沟》编导杨兰春与两个朝阳沟

2017-05-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因编导经典名作豫剧<朝阳沟>,杨兰春被人们称为"朝阳沟之父".他于2009年6月2日晚病逝于郑州,享年89岁.杨兰春的逝世,给他的家人出了个难题:两个名字都叫"朝阳沟"的村庄,争着要安葬他的骨灰.可有老朋友十分反对这样做,说是按老辈说法,把一个人的骨灰分成两半,灵魂难于安宁,家人不能安生.家里人只好聚在一起商量起这件事来.他的心里有两个故乡家里人自然知道,在杨兰春的心里,一直有两个故乡——一个是出生地河北省武安县列江村,一个是<朝阳沟>诞生地

因编导经典名作豫剧《朝阳沟》,杨兰春被人们称为"朝阳沟之父"。他于2009年6月2日晚病逝于郑州,享年89岁。

杨兰春的逝世,给他的家人出了个难题:两个名字都叫"朝阳沟"的村庄,争着要安葬他的骨灰。可有老朋友十分反对这样做,说是按老辈说法,把一个人的骨灰分成两半,灵魂难于安宁,家人不能安生。家里人只好聚在一起商量起这件事来。

他的心里有两个故乡

家里人自然知道,在杨兰春的心里,一直有两个故乡——一个是出生地河北省武安县列江村,一个是《朝阳沟》诞生地河南省登封市曹村。他对这两地都感情深厚,难以忘怀,两地都各自记录了他的一段经历,寄托着他的理想,给他终生滋养和恩惠,在他的灵魂和血脉中,都打有两地的印记。

杨兰春的出生地列江村,是太行山区的一个偏僻穷山村。他在这里放过羊,做过庄稼活,卖过柴,当过小和尚,在过戏班,受到苦难的折磨。他的父亲在家人的眼皮下活活饿死,是他终生忘不掉的悲惨记忆。而这里也曾是他立下革命志向、投入革命洪流的地方。

这个村庄曾是抗日根据地,八路军的医院就驻扎在本村,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罗瑞卿、左权等领导都到过这个村庄。杨兰春在八路军的启发教育下,提高了觉悟,1938年就参加了革命工作,不久又随军转战黄河南岸,在河南、湖北留下了战斗的足迹。

河南的曹村,曾是杨兰春战斗过的地方。为了解放这块土地,他所在的连队曾有5名战友牺牲在这个地方。解放后,杨兰春忘不了这些亲密战友,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亲手把这5位烈士遗骨一一找到,并背到烈士陵园埋葬起来,竖立了纪念碑。

继承烈士的遗愿、建设好祖国,成为杨兰春生活的极大动力。1957年,他和他所在的河南豫剧三团到这个村庄体验生活。他热情极为高涨,虽然自身瘦小,却敢和村里年轻小伙子比赛干活。他人很随和,平易近人,和群众打成一片。

许多村里人化为他创作的《朝阳沟》里的人物形象,剧中主要人物王银环的原型,就是本村的女青年赵银环,此人后来又从事计划生育工作。杨兰春结合长达半年的调查,又为《朝阳沟》写了下集《朝阳沟内传》。

两剧都先后为人们所喜爱。豫剧《朝阳沟》首演于1958年3月。上演之初,就立即轰动了中原大地。敬爱的周总理在郑州视察工作时,看了《朝阳沟》后非常高兴地说:"这个戏到北京演,一定会受到首都人民的欢迎。"1964年元旦,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中央领导观看了演出,并上台接见了在京演出的全体演职员。1982年9月,《朝阳沟内传》又十分荣幸地为十二大党代表演出,并受到好评。

《朝阳沟》首演至今已过半个世纪。在这50年里,随着我国社会生活的风云变幻,《朝阳沟》也历经风雨,充满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产生了多方面的社会影响。它从一个地方戏曲剧目,逐渐被全国人民接受,成为家喻户晓、众人喜爱的经典名剧。

经过时间和亿万人的检验,它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名气越来越大,终于成为一个"文化名牌",发挥了极大的社会效益,远远超过了文化领域。它表现了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往事,歌颂了知识青年王银环和回乡青年栓保一对青年人纯真的爱情生活,曾经激励了无数知识青年建设美好家园的青春热情。

在中原大地上,不断有奋战在农业第一线的知识青年以王银环为名,成立各种突击队、青年队、农庄等,至今仍有不少大学生村官,还以王银环为榜样,和农民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它那通俗动人的词语,优美感人的旋律,特别是剧中洋溢着的作者对新生活的热爱、对祖国美好山河的赞美以及建设美好家园的激情,更是打动和感染了各行各业的人们,成为他们的崇高理想、心灵家园和精神支柱。

人们把《朝阳沟》当做自己的最爱,热爱它、保护它、崇敬它。"文革"初期,《朝阳沟》被打成毒草批判,成为禁戏。郑州市一青年工人,曾以剧中人物王银环的口吻写成大字报,替《朝阳沟》的不幸遭遇鸣不平;而一些普通百姓,不顾高压的环境,竟依然在婚丧嫁娶的日子,通过高音喇叭播放《朝阳沟》唱段;在专为批判《朝阳沟》而播放此剧电影时,在场人们不顾禁令,竟然自发多次发出快意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而最为动人的则是我们边防军人对《朝阳沟》的炽热深情。

一个战士在急速行军途中,一次次减轻负担,最后在胸口衣袋里,仅留下党证、全家福照片和一盘《朝阳沟》磁带,另一名弥留之际的战士最后的遗愿,竟然是再听一遍《朝阳沟》唱段。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些烈士心里,《朝阳沟》象征着什么,具有多么高的地位,产生了何等巨大的精神力量!

一个剧目引出两个"朝阳沟"

由于人们对《朝阳沟》的高度热爱,使它的作用超越了文化领域,在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都发挥了一定的影响,被人们称为"朝阳沟现象"。其中,在经济活动中,打"朝阳沟牌"的现象更为火热,曾在许多地方出现了"朝阳沟牌"的产品,如烟、酒、饭店、旅社等,尤以旅游业为甚,纷纷出现了"朝阳沟"旅游景点。

在河南,就有曹村和八里沟风景区;在武安列江村所在乡,也出现了争办"朝阳沟"景区的现象,闹得不可开交。直到杨兰春出面说话,并亲笔证明,当地政府出文盖章,这场风波才被平息。

因为黄河两岸,一南一北两个"朝阳沟",谁才有资格作为正宗,也曾成为曹村和列江村争执不下的难题。河南曹村人认为,杨兰春和河南豫剧三团,在他们那里体验生活,《朝阳沟》的人物原型就是本村人,杨兰春在许多文章中都写得明明白白,特别是该村1976年就已改为"朝阳沟村",并载入县志,"朝阳沟"村名当然非他们莫属;而河北的列江村,则称自己村也有王银环和栓保的原型,而且列江村山水之美、风景之胜,简直和《朝阳沟》剧中描绘的一模一样,剧中的一些地名、称呼、风俗、语言在当地都可找到例证,如剧中提到的东山、西山、丹凤朝阳、阳坡垴、狮子滚绣球、大青庄、跌水崖、野草湾等一大串风光,列江村个个都有。

列江村不仅把村名改为"朝阳沟",而且利用本地自然、人文资源之胜,投资4亿元,不惜把一个身处深山区的一个自然村,人员整体迁出景区,大搞旅游文化,建成一个活脱脱的现实中的"朝阳沟",已远近闻名。在列江村人看来,称列江为"朝阳沟"村,更是理所当然,不容置疑。

一个剧目,竟能引出两个"朝阳沟",这使杨兰春生前很为感动。他为农民喜爱他的戏、农村需要他的戏而十分高兴。他从农村出来,当过战士,是老八路、老领导、老专家、社会名流,可他从不忘本,总以能和基层群众在一起而心里踏实,和群众有密切接触而感到快乐、自在。

他写戏,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叫看他戏的老乡愉快、喜爱。他写《朝阳沟内传》时,为了认认真真深入生活,不顾60岁高龄,体弱多病,仍坚持下乡,到卢氏、嵩县、洛宁、新安、栾川、伊川等地调查半年。

怕出意外,他在脖子上挂上个牌子,写上姓名、单位、联系方式,便于搭救,以防万一。戏演出前,他和剧团签订《约法八章》,如果群众不喜欢,剧团赔了钱,他宁愿除十几元生活费外,把一年的工资全赔给剧团。

这做法,既表明他对自己的戏会受到群众喜欢充满了自信,也说明他心目中只有观众。他认为,演出没有观众看的戏,就是最大的浪费和不负责任行为,就是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没有做好工作,对不起剧团,更对不起观众。

血管里流淌的是农民的血

怀着一切为了观众这一崇高目的,杨兰春一生老老实实向群众学习,向优秀传统学习,向外来文化学习,编导了100多个剧目,像《小二黑结婚》、《刘胡兰》、《朝阳沟内传》、《冬去春来》、《李双双》等,努力探索在新时期戏曲该如何继承,如何创新,兢兢业业在戏曲战线辛劳一生,成为豫剧现代戏创作的功臣,戏曲革新的闯将。

《朝阳沟》作为我国戏曲现代化的一个高峰和里程碑,以它传唱历史之久、范围之广和影响深远,有力说明了现代戏创作的成熟。

杨兰春并不居功自傲,经常谦虚地说,是劳动人民的生活给了他一切,而他只是"瞎猫逮了个死老鼠"。他还甘愿以一个农民自居,动情地说道:"我在部队是穿军装的农民,到地方是穿干部服的农民,吃的还是农民爱吃的面条,说的还是农民爱说的家常话。

我天生血管里流淌的是农民的血,胸膛里跳动的是农民的心,用农民的语言写戏,让农民喜欢看,听得美,哼着唱。"他89岁的经历是何等漫长,何等丰富!可他到老也忘不了农民,忘不了农村。

他生前曾希望把自己的骨灰分开,撒到列江的"朝阳沟",也撒到曹村的"朝阳沟"。他的家人遵从他的遗愿,认为这是他生前的郑重交待,在他心目中,也许这是他执意要为老百姓为国家所能做出的最后一个贡献吧。他的家人统一了认识,认为他作为一个"三八干部",一个老共产党员,根本不会在乎老传统的说法,他的灵魂在于天下百姓,在于整个国家,把遗骨分开,又有什么不可以?

于是,家人把杨兰春的骨灰一分为二,他的第一故乡、第二故乡各自带走一半,他的英灵飞向中原大地,将会在黄河两岸,一南一北两个如诗如画、风光秀美的朝阳沟安眠长存。(黄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