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app排行榜】移动医疗APP的发展弊端在哪里?怎样更长久?
移动医疗App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这样的趋势:靠自身独立运营的难度加大。可穿戴设备等硬件在未来很难单独盈利并成为真正的入口,移动医疗App未来的发展必然趋势是成为某种服务的附属和入口。
移动医疗App将面临三个挑战。首先,随着App产品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接近,市场也一直处于分散状态,如果走配合服务的路线,未来App的销售会不会变得更加像药品一样,争抢医生渠道,获得医生推荐,然后才能区别于同类产品,到达用户手中?
这是有可能的。渠道而非产品对App越来越重要。研发和技术不再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因为这门槛并不高,可复制性也很强,关键是产品做出来之后怎么去销售?怎么到达用户手中并让他们持续用下去。
美国的一个趋势是医生会推荐使用产品,比如经济学人的一篇报道中就写到医生为高血压患者推荐iHealth的无线血压测试仪,医生可以收到App上传的数据,并针对病人的情况提供建议。
可见医生的建议对病人选择产品(包括硬件和软件)都是很重要的。除了自身的功能要过关,产品拼医生渠道也逐渐显示出来。那么问题就来了,美国市场相对规范,价值医疗将推动医生更关心移动医疗App能不能提高疗效,让病人少看几次病以节省成本。因此,只要产品有效,医生推荐完全是有可能的,而且有针对性,属于特定人群的精准销售。
而中国却不是这样,目前缺乏控制医生在利益上和产品联系的机制。因此如果要走医生渠道,会不会演变成药品那样争抢医生资源会是一个大问题。而且,医生如果出于利益的动机来推荐而非真正的为病人考虑,病人的接受度会更低。同时,药企能够这样做是因为其丰厚的利润,但App则不然,在支付方缺乏的前提下,App只能免费,无法平衡走医生渠道的代价。
第二个问题,产品越来越多,简直成了海洋,用户怎么选?小产品还有没有机会?
比如说,根据IMS Health2014年初的数据,Google Play App商店中超过3万个医疗健康类产品,前五名的市场份额占总体的15%,其中有两款是卡路里消耗跟踪类产品。从份额和数量的比较来看,前五位产品的表现应该是不错的。虽然大量的小App不断冒出来,但营销越来越难,要获得稳定用户也越来越难。
虽然相比美国中国的移动医疗市场落后很多,还没有成熟的产品和模式,但未来很可能会和美国一样,领头产品在某一领域内和后面的产品差距越来越大,在中国的跟风效应可能更加明显。在使用App这种效果不确定的事情上,领头的影响力可能更大。因此未来在细分领域内有集中的趋势,尤其是大品牌会逐渐增强和传统服务谈判的筹码。虽然一开始用户量无法套现,但长久之后却可能成为合作的资本,把移动工具和传统服务连起来。
最后一个问题是,收费还是免费?免费看起来是必然的,但这是基于App发展停留在和传统服务割裂的条件下的,App本身不能收费,就连硬件可穿戴设备未来也有可能免费。可是当一些App证明真正对病人治疗有效果,或者可以帮助到医生,那么未来这些App成为线下服务入口或者辅助的时候,就有可能成为服务打包收费的一部分。
虽然说美国有App成为处方的案例,比如WellDoc在临床上的有效性让其成为了FDA认可的糖尿病处方产品,可同类产品要在中国收费很难。一是因为中国缺乏临床实验和可以证明有效性的数据,也缺乏实验条件,二是医生渠道大环境不好,走这个渠道困难很大。
因此未来这类真正有效的产品在中国可能的出现形式可能会有别于美国直接收费的模式,转而和线下服务绑定,比如定期的专家门诊,电话医生,送药,快速检查等,移动医疗App会成为医生参考,但作为打包收费的一部分存在,而很难独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