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家刘斌的丑闻】青年歌唱家雷佳再唱经典《在希望的田野上》
湖南卫视音乐纪录片《时光的旋律》(第二季):为祖国歌唱,今晚(10月17日)湖南卫视19点30,湖南经视19点45将播出第16集《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希望”,是中国这四十多年来不变的主旋律。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群众游行中,有一个方阵叫“希望田野”,背景音乐正是这首改革开放初期就唱遍了大江南北的歌——《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青年歌唱家雷佳的儿时记忆里,那时家乡的广播最常播放的就是这首歌,“新建的住房”“美丽的家乡”“农民的汗水”“明媚的阳光”,简单朴实的乡村风光,唱到歌里面却特别有劲儿。后来她登上舞台,曾多次演唱过这首歌。在雷佳心里,“希望”一直是个内涵丰富的词,需要更好地把握,她把自己的困惑告诉了这首歌的词作者陈晓光老师,陈晓光老师的回答让她对一个村落充满了好奇。
《在希望的田野上》呈现了改革春风带来的蓬勃景象
为了对“希望”有更具象的认识,雷佳跟随晓光老师的指引,前往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村——小岗村。
街道商铺林立,小楼粉墙黛瓦,如今映入雷佳眼帘的小岗,是一个美丽宜居的村庄。路边成片的田野,清新的稻香更让她觉得心旷神怡。“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直到改革开放,才创造了中国碗里装满中国粮的奇迹。眼前的一派生机,让雷佳不由得想先请教一位“90后”的农业专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在袁老眼中,什么是“田野的希望”呢?
袁隆平院士说:“在1960年前后有饥荒,吃不饱饭。民以食为天,所以说我们学农的,要义不容辞地把粮食产量提高。现在杂交稻在全国种植的面积有2亿多亩,原来全国水稻的平均产量还只有不到300公斤,我们现在的杂交稻上了1100公斤。我们现在也在改变,不光产量高还要品质好,我们正在这方面努力。”在袁隆平院士心里,农民朋友们以前的“希望”是“能够吃饱”,现在的“希望”是“能够吃好”。
中国民歌、戏曲韵味和进行曲节奏相融合 歌曲洋溢着泥土气息又富有时代精神
此番探访安徽凤阳小岗村,让雷佳内心充满了画面,充满了更深层次的情感。然而,这首歌的曲子又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
《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曲作者施光南老师虽已去世,但这位才华横溢的人民音乐家,曾经在报纸上分享过自己的创作理念。施光南老师为《在希望的田野上》谱曲时,使用了山东、皖北、岭南、云南等地的小的音调,一段一分钟的旋律,融合了七八种民歌和戏曲风格,大开大合中又不失婉转秀丽。这样的技巧和眼界,得益于施光南老师丰富的采风经历。
1981年,中国音协在安徽举办演唱会,节目单上明确标明演唱会的主题就是“在希望的田野上”。1982元旦前夕推出了合唱版《在希望的田野上》,当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点播率高达1500多次。为了便于人们传唱,随后又有独唱版推出。优美欢快的旋律,诗情画意的歌词,这首歌不仅使海内外华人欣赏到中国民族声乐的多彩多姿,也让世界认识了中国正在希望的田野上高歌前进的新形象。
什么样的歌才是好歌?陈晓光老师认为,每一个人对于好歌的审美标准是不一样的,但是有一条谁也不能违背。一首好歌,它一定要经受两个检验,一个检验来自于人民大众,另一个检验就是时间。“经典”不经受人民群众和时间的检验,没有经典。
回顾这一路的心灵激荡,雷佳发现在不同年代,对不同的人来说,“希望”的含义是不一样的,但是无论怎么变化,通过勤劳获得美好生活这种朴素的理念,却从来没有变过。这次再唱经典,雷佳将回到 “世世代代”生活、劳动和奋斗的田野中,唱出所有奋斗者的憧憬、坚持和梦想。
今晚湖南卫视19点30,湖南经视19点45,《时光的旋律》(第二季)将播出第16集《在希望的田野上》,一起聆听青年歌唱家雷佳再唱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