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的作品】莫扎特的小提琴作品创作指南
1、小提琴协奏曲。莫扎特一生一共写了多少首小提琴协奏曲,至今说法不一。第一至第五首小提琴协奏曲是莫扎特于1775年,大约十九岁时写成的。分析过这些协奏曲后你会发现,莫扎特创作的这五首协奏曲,无论是从创作构思上还是到写作技巧上都有着极其明显的进步。
其中第五协奏曲从形式到内容至今都没有人能够超越,达到了高度的成熟。前两首明显地看到是在德奥的旧传统之上写成的,其中第二首还可以发现有法国音乐趣味的影响。第六首(降E大调)出版时就曾引起过怀疑,是否是莫扎特本人所写,有人持否定的态度。
第七首(D大调)中高把位的运用,也使人怀疑其真实性,但一些研究莫扎特的权威人士还是持肯定的态度,加上埃乃斯库专为此协奏曲写了华彩乐段,并亲自演奏,从而使这首协奏曲得以流传。
还有一首名叫“阿德莱德”协奏曲,据说是莫扎特十岁时在法国凡尔赛为路易十五的大公阿德莱德而作,词曲因此而得名。另外,莫扎特还有一首小协奏曲(K185)。
在这些小提琴协奏曲中,第三( G大调)、第四(D大调)、第五(A大调)协奏曲至今是音乐会中久演不衰的经典曲目,是莫扎特最杰出的小提琴协奏曲。
2、小提琴和钢琴奏鸣曲。莫扎特共创作了二十六首小提琴和钢琴奏鸣曲。从写作时期和成熟程度的差别上看这些奏鸣曲大致可以分成三组:儿童时期的早期写作(1763―1766);在曼海姆和巴黎时期的写作(1778出版);在萨尔茨堡和维也纳时期完成的成熟之作(1779―1787)。
降E大调小提琴和钢琴奏鸣曲可以说是莫扎特创作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全和弦的行进、快速的经过句十分动人,这显然是受曼海姆乐派的影响;修辞式的乐句,对比十分工整;和声运用上强烈有力。三个乐章同样展开的宽广,乐思飞翔于太空,无拘无束,无边无际。
从这部作品可以看出,莫扎特的创作中极大地丰富了小提琴这种适于演奏单旋律的弦乐器的表现力,小提琴开始在合奏中与钢琴并驾齐驱,其地位在整部作品中得到加强。这部具有罕见的旋律变化、句法结构和和声幅度丰富性的奏鸣曲代表了莫扎特奏鸣曲创作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在形式上最巨大的一个。
3、其他作品。莫扎特在小提琴方面的创作,还有G大调回旋曲、D大调小步舞曲、降E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协奏曲,以及不太被人熟悉的C大调回旋曲、C大调两把小提琴回旋曲、钢琴与小提琴协奏曲等。
作品的风格特点
莫扎特创作的音乐作品首先是欢快明朗、乐观向上的。欢乐的情绪、典雅的风格奠定了莫扎特作品的主要基调,而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体现了充满乐观希望和对一切人的慰藉和鼓舞的精神。
其次,莫扎特的音乐语言是歌剧化的。在他的快板乐章中,总隐藏着某种情节性,而情绪的变化是敏感而且多样的。比如在第五协奏曲的第一乐章中,音乐的进行像是不同的角色在对话;又如在第四协奏曲中,音调在不同的情绪、不同身份的对唱中出现。
在莫扎特的观念中,这里不再是乐器演奏,而是戏剧作中的人在歌唱。所以要拉好莫扎特协奏曲,除一些技术上的准备外,还必须多听莫扎特的歌剧,了解剧中各个角色的性格特点,这样才能在小提琴演奏中表达出莫扎特协奏曲的歌剧性。
最后,莫扎特的音乐是亲切、质朴的。他的创作受到启蒙主义思想的影响,音乐中充满了人情的温暖,蕴藏着人道主义思想。比如第五协奏曲的慢乐章带有十分动人的忧伤,情调中有“典雅”风格的印迹。包括第三协奏曲、第四协奏曲的慢板乐章,都体现着这种特点。
莫扎特的小提琴作品是那样的迷人、优美,他创作出了各国听众都能够接受的国际性的音乐语言。他的作品给人的印象是非常的平易近人,没有任何的虚张声势。完美的内容和形式的结合、情感和理性的统一体现了莫扎特音乐艺术的高度成就。几乎所有的演奏者一旦接触他的作品就会发现,在这些简单清晰的音符里面蕴藏着深厚的奇特的美,它是那样诱人,有时那样难于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