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大师张志俊】当代太极拳大师张志俊现象之谜
河南郑州有一位太极拳大师叫张志俊,我把他的出现称之为张志俊现象。可是他的出现,充分显露出人类在认识自己的能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空白。
2011年中国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为张志俊先生做了3集节目,第1集《四两拨千斤》、第2集《平衡魔术师》、第3集《爆发的瞬间》。这3集节目动用了我国目前最先进的体育科研设备,同时也动用了最领先的体育科研方面的团队。
主要是想借用现代的科技手段,透过张志俊现象,从中发现一些有关太极拳的规律性的东西,直至探索到本质。可是事与愿违,从这3集节目中,人们只是看到了张志俊先生的太极拳能力表现的淋漓尽致,几乎无懈可击。
不管是参加测试和制作节目的电视人,还是张志俊先生的徒弟们,以及看过了这些节目的人们,都对张志俊先生的太极拳功夫,佩服的五体投地。可是令人费解的是:人们无法回答张志俊先生的这种太极拳能力来源于何处。也就是说张志俊先生为什么能有这种能力,人们无法回答。
张志俊先生去过美国,在美国他也只得到了一个人体平衡魔术师的称号,看来美国人对张志俊先生太极拳能力的来源也是无法解释。这说明张志俊现象还是个世界之谜。特别是在第1集节目《四两拨千斤》中,张志俊先生自己也明确的表明过,他说:“我说这么多人,下了这么大的功夫,什么条件都具备了,为什么就练不好呢。
这是个方法问题,一定是没有找到这个方法,而且,过去这个约定俗成的方法,应该不是最好的方法,如果是最好的方法,这么多人,应该很多人练成了。”这说明张志俊先生的眼光还是很尖锐的,传统的练拳方法可以用,但是,不是最好的方法。
传统方法光叫人们怎样练拳,讲不通道理。所以张志俊先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练成“超人”的太极拳功夫。而且,他用了十六年的时间又总结出8个字:“梢节领劲,两头倦曲”。这8个字依然是练拳要领和技巧,没有什么创新。
所以说在原有的认识水平上,张志俊先生的徒弟们、以及他的崇拜者还得继续“望张兴叹”。 在另外的电视片中,有人介绍说:张志俊先生的太极拳功夫已达“不思而得,不勉而中”的境界。并且还说了:“太极拳练功者千千万万,成手者一人两人”。“不思而得,不勉而中”是《中庸》中的语句,这就充分的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无法解释张志俊现象。人们只好借助传统的词语来包装,看起来似乎是对张志俊现象“画龙点睛”。
实际上,根本就没有触及到实质,也就是说重复培养像张志俊先生这样的太极拳大师,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美国是个现代科学技术很发达的国家,张志俊先生去过之后,得了一个人体平衡魔术师的称号。现代科学也无法解释张志俊现象,只有用魔术二字来形容。
实际,“不思而得,不勉而中”和人体平衡的说法基本是一致的。都是对张志俊现象的表面问题的“画龙点睛”之说,美国人只是换换字眼而已。为什么把上述两种说法,说成是“画龙点睛”呢。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智慧都无法解释张志俊现象。但是,人们在现有的认识水平上已经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不思而得,不勉而中”是境界,也是状态。可是,为什么能进入这种境界和状态。换句话说,这种境界和状态究竟是什么,人们一无所知。
至于这境界和状态“为什么”能出现,就更回答不上来了。看起来离“为什么”只有一步之遥,可是这一步,人们就是迈不出去。面对着现实,人们显得很力不从心。 太极拳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发展起来的,又是传统的练拳方法,把张志俊先生推上了“超人”的境地。
可是传统文化的智慧又解释不了张志俊现象。再者从中央电视台的3集节目我们已经看出来了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美国人)对张志俊现象,同样也是“毫无办法”。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张志俊现象不仅仅是个点的问题,而是一个面上的问题。这就是人类在认识自己的能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空白。
当代的体育竞技运动中就有类似的情况,譬如美国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就是一例,他的游泳能力也是达到了“超人”状态。同样的问题:美国人也无法知道菲尔普斯为什么能有这样的游泳能力,也就是说菲尔普斯的这种游泳能力是怎样得来的,不知道。
再进一步说,重复地培养出与菲尔普斯相似(相当)的游泳运动员! 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现在,世界上体育竞技运动方面通用的训练方法,都在犯着方向、路线性错误。运动员好像都在故意的跟自己的身体过不去似的,拼命向肢体要能力,要成绩。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运动员既得不到自己的最大运动能力,还极容易受伤。我们中国的刘翔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本来刘翔的能力还是可以进一步挖掘的。但是,训练方法有问题,逼得刘翔在两届奥运会上丢人显眼,苦不堪言。令人叹惜。
“无心插柳柳成荫”,有些东西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自己送上门的。33年走过来,我创立的《人体技能的最大能力论》可以回答出人的最大潜在能力究竟是什么(在哪里),如何挖掘出人的技能的最大能力有规律可循。《于石方强化练习法》就是如何去做,才能挖掘出人的最大潜在技能,也就是说以最大的限度挖掘出人的潜在能力。
当然,这个方法跟现在通用的方法相比,有着方向、路线的不同。“嗜欲深者天机浅,嗜欲浅者天机深。”哦,原来前人逍遥的理由在此。
不知道是徐迟先生的话在激励我,还是天生就有一种爱好,很难说清楚: “大凡科学成就有这样两种:一种是经济价值明显,可以用多少万,多少亿人民币来精确地计算出价值来的,叫做‘有价之宝’;另一种成就是在宏观世界、微观世界、宇宙天体、基本粒子、经济建设、国防科研、自然科学、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等等等等之中有这种那种作用,其经济价值无从估计,无法估计,没有数字可能计算的,叫做‘无价之宝’,……。
”(选自徐迟先生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