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恺之的画】顾恺之的绘画理论

2019-04-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段辉煌历史,他可以称为文化史上的第二座高峰.他是在第一座高峰之后更加注重人文气息的一段,这个时代同样涌现出了大量的杰出人才.王羲之.三曹七子二谢,绘画界不仅有陆探微.张僧繇,还有颇有绘画影响力的顾恺之.顾恺之不仅是东晋的画家还是一位杰出的绘画理论家.后人在论述他作画时都会用"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形容.并且把他和师法他的地朝宋际探微并称顾陆,号为密体,以区别于南朝梁张僧繇.唐吴道子的疏体.顾恺之是全面的画家,绘画体裁大

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段辉煌历史,他可以称为文化史上的第二座高峰。他是在第一座高峰之后更加注重人文气息的一段,这个时代同样涌现出了大量的杰出人才。王羲之、三曹七子二谢,绘画界不仅有陆探微、张僧繇,还有颇有绘画影响力的顾恺之。

顾恺之不仅是东晋的画家还是一位杰出的绘画理论家。后人在论述他作画时都会用“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形容。并且把他和师法他的地朝宋际探微并称顾陆,号为密体,以区别于南朝梁张僧繇、唐吴道子的疏体。

顾恺之是全面的画家,绘画体裁大致可分为人物、山水两类。他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其中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对中国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因此曾被当时人称为“才绝、画绝、痴绝”,顾恺之的绘画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声誉。

外还有飞禽走兽,这种题材和汉代的绘画有联系。他也画了一些神仙的图像,因为那也是当时流行的信仰。而最值得注意的是他画了不少名士们的肖像。这改变了汉代以宣扬礼教为主的风气,而反映了观察人物的新的方法和艺术表现的新的目的。

顾恺之的著作言论反复强调描写人的神情和精神状态。他代表了汉代美术的迅速发展。另外他还精通歌赋词翰、书法音律,他在画论中明确提出“以形写神”的概念,其目的是达到形神兼备。提出“迁想妙得”要做到主客观的统一和作者与表现对象及读者相互间思想的交融。这些论点实为谢赫六法论的先驱。对后来的中国画创作和绘画美学思想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二、顾恺之的绘画理论及代表作品

1、在绘画中的理论主张

说到顾恺之的绘画理论最典型的就是“传神论”。顾恺之主张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重视对所绘对象的体验、观察,通过想象来把握对象的内在本质,在形似的基础上进一步表现人物的情态神思。他从理论上明确提出以“传神”的形式进行绘画,推动了绘画理论的建设,说明了他对生活的认识和在艺术表现上进入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新阶段。

这种思想使绘画的表现领域不断扩大,表现的技巧不断的提高,标志着中国绘画艺术进入了一个成熟阶段。

顾恺之所主张的绘画理论重点表现生活内容和塑造形象手法,使线描这一绘画手段得到更大的创造与发展,注重表现当时的历史背景。首先,画人物传神,重视点睛,注意描绘生理细节,表现人物神情,他认为只有将人物的神情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来才能算是一幅传神的作品。其次,善于利用环境描绘来表现人物的志趣风度。他在画谢鲲像于岩壑中时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志趣将其衣纹用高古游丝描,线条紧劲连绵,好像春蚕吐丝那样自然流畅。

2、代表作品中的绘画特点及理论体现

顾恺之在绘画理论上的突出成就在中国美术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流传至今的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等均为唐宋摹本,今存有《魏晋胜流画赞》、 《论画》 、《画云台山记》3篇画论。顾恺之著的《启蒙记》3卷,虽已佚,但仍有一些诗句流传下来,如“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茏,若云兴霞蔚”等,这些都细致生动地描写了江南的秀丽,同时也是顾恺之画作的传神写照。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洛神赋图》原卷就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制的,可以称为顾恺之传世精品。这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顾恺之艺术的特点,全卷分为三个部分,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发挥了高度的艺术想象力,富有诗意地表达了原作的意境。此画用色凝重古朴,具有工笔重彩画的特色。作为衬托的山水树石均用线勾勒,而无皴擦,简繁得当,空间、疏密都安排的井然有序,与画史所记载的“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时代风格相吻合。

此卷很好地传达了原赋的思想境界,在画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触到原作所传达的思想。画卷中站在岸边的曹植表情凝滞的望着远方水波上的洛神,流露出倾慕之情。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

顾恺之的“传神论”便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这是他通过对前人的综述而形成的理论,这在绘画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此图卷从构图、人物造形、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来看,都不愧为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之一。

三、顾恺之对绘画艺术的深远影响

顾恺之理论思想的中心组成部分有:传神论、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作为画论家的顾恺之,是中国绘画史上独辟弘途的开山祖。顾恺之在中国绘画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是中国绘画理论的奠基人,也是中国绘画史上有较多史料,又有作品摹本及理论著述流传至今的最早作家。真可谓:“何年顾陆丹青手”,画史“传神”虎头痴,曾被名士谢接誉为“自生人以来未有也”。

他的艺术思想绘画题材和艺术技巧,都对后来绘画艺术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传神论”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不仅波及到今天,将来也不会消退。传神才是更真实的写照,形似只是皮相而已。明末清初,石涛提出“不似似之”的美学原则,当然这种美学观点与前人的说法大致相似。

真正从理论上阐述了形神关系的却是唐代著名的绘画理论家张彦远,他的述说将顾恺之的“传神论”更加完整。他的画继承和发展了古代的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打破了以前那种以宗教题材为主的风气,成为伟大祖国艺术宝库里最宝贵的遗产。

传神便是能让艺术品活灵活现,虽是艺术品,但是看起来却像是真实的一般,也就是赋予艺术品以灵魂。我认为绘画中传神是自然万物的象形,它体现的是自然美,追求的是艺术手法与审美风格。上升到理论层面,从顾恺之绘画理论中寻找切入点来探究创作与审美,选择顾恺之画论作为我们创作与审美的新视野,利用他提出了一系列绘画美学观点来进行研读与思考,可以从中体味画论的微妙变化,加深对审美理念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