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赫斯语录】博尔赫斯的共同记忆
放言“天堂是图书馆的模样”的博尔赫斯,家中却没有自己的著作。加拿大作家阿尔维托·曼古埃尔记录下一桩小事:某次,邮差送来一个大包裹,内装意大利新出版的博尔赫斯精装版小说,包装繁复、做工考究,每本书还有编号。可博尔赫斯听罢了描述,不假思索地将之赠予了邮差。读到此处,真是无比羡慕这位邮差呢!
那么,“和博尔赫斯在一起”的曼古埃尔,又该叫多少人羡慕嫉妒恨呢?面对自己喜欢的作家,读者大抵难以保持平常心。曼古埃尔却不同,在打工的书店初遇博尔赫斯时,他尚不知其人,就被邀请去博尔赫斯家中替他读书。博尔赫斯为家族遗传的眼疾所困,六十岁上下失明后,请人朗读变成了他的阅读方式,而这些读书人也共同保存了博尔赫斯的记忆。
《和博尔赫斯在一起》一书,始于曼古埃尔的朗读。曼古埃尔没有对博尔赫斯“惊为天人”,他发现,博尔赫斯家中并没有外界猜测的那么多藏书,书架上的全是他的阅读精华。而且,他的阅读习惯非常任性——“有时他只喜欢阅读故事梗概和百科全书的词条”,他拒绝在阅读这项享乐中夹杂责任感——读书未必要读到最后一页,买书自也不必照单全收。
这种按需阅读的轻松和愉悦,或许是博尔赫斯博闻强识的秘诀。尽管在他笔下,不可遏制的记忆就像一个“垃圾场”,却不乏宝藏。
如是,所有的阅读都像是重读,博尔赫斯时不时会聊起他的见解。于普通人来说,这要比庸常的攀扯有趣太多了,而对文学爱好者来说,更能实实在在学到东西。奇的是,在博尔赫斯身边,曼古埃尔竟然没有记笔记。结果,他心目中的博尔赫斯及在本书中写就的文字,也就如同记忆本来的样子,细碎交缠、丰富生动而又节制模糊。
曼古埃尔既非替博尔赫斯做传,亦非系统探讨博尔赫斯的作品或他对文学的见解。他还原了感性认识一个人的过程:事情(叙述)本身或无足挂齿,却自然而然形成了一种印象、一种判断。
其他读者固然也可以从博尔赫斯的作品中总结出他执著的镜子或迷宫的意象、会徜徉在幻想国度中惊羡不已、因博尔赫斯的妙语而赞他有趣,但更多的人是怀着望尘莫及的钦羡。曼古埃尔的印象和判断,却能建立起类似共同记忆的理解,他知晓一切的根源。是接纳也是默契,是对故人的一片诚挚之心,是那些打着相熟旗号贩卖八卦、哗众取宠的写作者感受不到的。
在我看来,“和博尔赫斯在一起”有两层意思,字面上当然是曼古埃尔替博尔赫斯读书的时日;另一方面,博尔赫斯也一直在曼古埃尔的心里,成为滋养他、时常会触动的回忆。他们告别,“明天见”笃定得毋庸置疑。见证这段共同记忆的读者,或许亦能感受到一丝“在一起”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