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里尼电影】费里尼的七部经典电影
□《浪荡儿》(IVitelloini)1953年费里尼旁白获威尼斯影展银狮奖(金狮奖空缺)
这是费里尼执导的第二部长片,《浪荡儿》和费里尼以前的影片《杂技之光》、《白人酋长》有一个共同点:即包含自传因素。费里尼自己是在浪荡儿中间长大,后离家出走,靠写歌词和电影剧本谋生,与杂耍剧团的穷歌手和讲方言的优伶相依为命。故事讲五名意大利青年的颓废生活,这些人好高骛远,缺乏恒心,思想单薄,他们逃避工作,只顾游乐泡妞,却要求家里人安分守己,他们在咖啡馆高谈阔论,抱有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
推荐理由:《杂技之光》、《白人酋长》、《浪荡儿》是意大利电影1950年以后的发展道路,关注下层社会群体,《浪荡儿》是费里尼在这一阶段中,技法较成熟的一部,而后从仅凭回忆的图解式电影世界中走了出来。
□《道路》(Lastrada)1954年获威尼斯影展银狮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
《道路》中描写的人物具有超存在的象征意义和超现实的普遍意义,从而引起了对费里尼和新现实主义的争论。弱智姑娘杰尔索米娜被母亲卖给了流浪艺人藏巴诺,开始了卖艺生涯。他们遇见了另一个艺人“疯子”,三人的命运由此改变。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公认的战后意大利电影转折性作品,它在审美视角上的内心化、个人化和技巧上的反戏剧化、反情节化上迈出了第一步,他讨厌对现实,尤其对自己的内心现实持有激烈的看法,他讨厌用现实主义的铺陈手法伤害他内心深处的幻想,讨厌用过于真实、过于简单的新现实主义传统人物来表现他内心深处的幻想。
□《甜蜜的生活》(Ladolcevita)1960年获戛纳影展金棕榈奖、费比西奖、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
记者马塞每天在罗马的上流社区找题材,见尽浮光掠影、糜烂轻狂的现代城市人生活,自己亦不能幸免于难,迷失于各种人物和境遇之中:让人血脉高涨的性感女星、常喊要自杀的妻子、争看神绩出现的汹涌人潮、不择手段的狗仔队摄影记者、超然物外却终疯掉的知识分子好友……
推荐理由:费里尼所展示的信仰沦陷的城市浮世绘,今天依然适用。
□《八部半》(ottoemeazzo)1963年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佳服装,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莫斯科影展大奖,柏林影展评审团特别奖
是费里尼最具自传色彩的作品,主要表现了一位电影导演在现实生活和艺术构思中产生的困惑和迷茫,在他的精神上两者交织在一起,并且前者在后者当中得到了某种反映,马斯特罗扬尼饰演的导演对新片构思一筹莫展,灵感枯竭之际,来到温泉疗养院疗养,但监制,编剧,演员无休无止地催促他开戏,妻子情人们又争风吃醋,导演快要被逼疯了———久违的童年回忆,构思中的电影片段,大男人的天马行空性幻想……于是通通纠缠在一起,费里尼风格化的影像处理与场面调度到了炉火纯青之境,而片中为拍摄计划搁置而永远不会完工的巨型太空船骨架布景,可谓费里尼对电影艺术的堕落最深刻的讽刺。
推荐理由:这部作品是费里尼创作中一部里程碑式现代主义作品,这部影片已明显地改变了他早期作品中新现实主义特点。
□《鬼迷朱丽叶》(Giuliettadeglispiriti)1965年获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
费里尼的妻子GIULLETTAMASINA最叫人津津乐道的角色,是在《道路》中提着小喇叭吹出哀而不伤曲调的善良女小丑,在《朱丽叶》中,费里尼为妻子度身定造了另一角色:疑心丈夫有了外遇的中年阔太太朱丽叶,为寻求真相,她不惜向媒体和私家侦探求助,但被种种回忆、幻想和恐惧迷了心窍。
推荐理由:《朱丽叶》被称为女性版的《八部半》,宛如“真情”的写实题材,在费里尼导演筒下却另有一番风光。
□《阿玛珂德》(Amarcord)1974年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
“阿玛珂德”是费里尼故乡里米尼的方言,意即“我回忆”。费里尼将青春期的记忆配以惊人的影像为我们带来了一段纷繁迷乱的当年情:学校的古板、青春的骚动、热闹的电影院以及无处不在的法西斯暴政都似乎与后世许多青春片在血脉上息息相关。
推荐理由:费里尼想要避免把自己的过去,与《阿玛珂德》中所描述的城镇联系在一起,所以才使用如此复杂而又很反讽的叙述手法。这些合唱式的叙述观点,使得大家不再从费里尼的传记中寻找可能的故事来源,转而强调这些故事是由费里尼年轻时候的文化所共同产生的。
□《月吟》(LAvocedellaluna)1990年费里尼以他惯用的手法,尤其是借助象征、隐喻和怪诞,表现了众多人物在生活中的种种遭遇和他们的古怪行为,深刻揭示了当代意大利社会生活的荒谬,以及它走向衰落和解体的征兆,喜剧天才罗伯特·贝尼尼表现出惊人的演技。
推荐理由:费里尼抱怨大家对他以后的作品关注不如以前的,本片是大师绝唱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