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美目盼兮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2019-02-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首诗据说是写卫庄公夫人庄姜的,而上面这几句是专门形容她的美貌的.前面五句,用的都是比喻.说庄姜的手就像初生白茅的嫩芽,皮肤像冻结的油脂,脖颈像天牛的幼虫又长又白又丰润,牙齿像葫芦的籽一样又白又整齐.螓是一种小昆虫,像蝉,但是比蝉小,其额头广而方正,本诗用它来比喻庄姜的额头.蛾是指蚕蛾,其触须细长而弯曲,诗里用来形容庄姜的眉毛.诗经美目盼兮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在<诗经>时代,上面这些动植物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所以诗人很容易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这首诗据说是写卫庄公夫人庄姜的,而上面这几句是专门形容她的美貌的。前面五句,用的都是比喻。说庄姜的手就像初生白茅的嫩芽,皮肤像冻结的油脂,脖颈像天牛的幼虫又长又白又丰润,牙齿像葫芦的籽一样又白又整齐。螓是一种小昆虫,像蝉,但是比蝉小,其额头广而方正,本诗用它来比喻庄姜的额头。蛾是指蚕蛾,其触须细长而弯曲,诗里用来形容庄姜的眉毛。

诗经美目盼兮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在《诗经》时代,上面这些动植物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所以诗人很容易地发生联想,用来比喻一位美人。而我们今天的读者,对于这些东西已经颇为隔膜,对这些比喻就不容易理解了。我们很难想象,怎么可以用天牛的幼虫(蝤蛴)来形容一位美女的脖子呢?那软趴趴、肥腻腻的样子,不会败坏我们心目中美女的形象吗?我们今天也绝不会用某种昆虫来比喻女子的额头。

诗经美目盼兮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不过经典就是经典,时间的淘洗冲刷,并没有让这首诗的比喻褪色,也不能阻碍“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成为尽人皆知的成语。直到今天,我们形容女子的眉毛又细又弯,也仍然喜欢用“蛾眉”二字。

不过,最令后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后面的那两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倩,《毛传》:“好口辅也。”就是说口颊一带非常好看,笑起来可能还有小酒窝。盼,《毛传》:“黑白分。”《论语·八佾》里引用了这句话,马融注:“盼,动目貌。”把这两个注解的意思综合起来看,美目盼兮,就是说眼睛黑白分明,转动的时候特别清澈美丽,妩媚动人。

诗经美目盼兮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这两句一直为后代评论家所激赏。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说:“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其右,是为绝唱。”这似乎是有些过誉了。《诗经》的表达,在文学上来看还比较古朴,尤其是四言诗的形式限制了其表现力。人们对美的发现,总是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而文学对人物、事物、景物的描写,也必定有一个后出转精的过程。

客观地说,《诗经》只是开了一个头,还不能说达到了文学艺术的顶峰。但是,在两千七百多年前,就能够写出如此言简意赅、形神俱佳的句子,也着实让人赞叹。

清代孙联奎《诗品臆说》评论道:“‘手如柔荑’云云,犹是以物比物,未见其神。至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则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直把个绝世美人,活活的请出来在书本上滉漾,千载而下,犹如亲其笑貌,此可谓离形得似者矣。

似,神似,非形似也。”孙联奎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最难写的,不是人物的形,而是神。短短八个字,用庄姜的笑靥和美目,轻加点染,就让人物顾盼生辉,其中的娇柔和妩媚,自在言外,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和回味的空间。

中国文学写女子眼睛的美,《卫风·硕人》是最早的一篇。当然,《郑风·野有蔓草》里也有一句:“有美一人,清扬婉兮。”清扬,《毛传》:“眉目之间婉然美也。”也是写眉目清秀。“清扬”一词是当时常用语,在《鄘风·君子偕老》里面也出现过:“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

”《齐风·猗嗟》里则把两个字拆开来,专写眼睛的漂亮:“美目扬兮”、“美目清兮”。总之,“清扬”一词有点泛泛而论,不及“美目盼兮”这般生动具体、有神采、有韵味。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最善于传情达意,细微处不可言说,一个眼神也能够让人辗转反侧,魂牵梦绕。佳人的眼眸和微笑,最能够拨动男子的心。那些妙笔生花的诗人们,在见到美人丰姿,神魂颠倒之余,自然会仔细琢磨,将那最令他们心动的一幕用最贴切、最优美的词句表达出来。

自《诗经》之后,这个漫长的竞赛就开始了,涓涓细流,终于汪洋恣肆,蔚为大观。屈原《楚辞·九歌·山鬼》:“既含睇兮又宜笑。”曹植《洛神赋》:“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李白《长相思》:“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宋代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里,张生见了崔莺莺,魂不守舍:“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这些美好的句子,论其源头,恐怕都要上溯到那最初的两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这一篇送给两位可爱的小朋友:我的侄女赵倩兮,和我今天刚刚出世的女儿赵盼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