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和声丹增尼玛】全员家访 奏响每个家庭“最美和声”
编者按:一次家访,能改变师生“教”与“学”的和谐吗?每个月三次家访,改变的仅仅是家校关系吗?有见过班主任(导师)每个月都会和学生共进两次午餐、倾心交谈吗?2018年教师节至今,一个半月的时间,本报联合大河网、今日头条、搜狐、腾讯等国内知名网站对中原河南重点名校进行了深度采访。
没有主题,只有特色!本报记者在采访郑州高新区第一中学(以下简称高新一中)时,会教师、访家长、问居民,发现了这是一个“特别”抑或说是“另类”的学校,多年来,一个中学,竟然坚持“全员导师制”,坚持“全员家访”,每个月居然有三次之多!不累吗!?多日采访,让大家随着小编的镜头,来和小编一起再度重温家访背后的无限美好故事。
“以前,孩子从学校放学回家只知道玩,家访后,孩子感觉到老师对他的重视,自己知道主动复习功课了。”郑州高新一中一位学生妈妈向记者讲述了孩子的变化。这样的情况不是个案。2013年,建校伊始,郑州高新一中就明确了“吾同为公”的办学理念,“吾同为公”中的“同”既有“共同”之意,亦有“儿童”之涵!
全面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活动。五年来,在探究中发展,在发展中积淀,在积淀中升华。在“全员育人导师制”日渐成熟、枝繁叶茂之际,高新一中顺势而为推出了“全员育人家访制”,看似小小的家访,访出了教师育人新活力,访出了“校家同创”新合力,访出了区域文明新高度。
家访让传统法宝“老树发新芽”,访出教师育人新活力
高新一中校长马春广说,针对城市人口的加速流动,学生家庭背景结构复杂这一现状,从2013年始,学校除了对全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调查,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习惯养成和生活环境外,学校总结梳理出导师制工作的形式、内容、效果等,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定期普访、主题家访。
一次在家访中的场景,至今令王老师印象深刻。有个叫小慧(化名)的女孩,平时在学校乖巧,但成绩一般、不太合群。那天王老师正好家访,却听到孩子对家长咆哮:“你又没读过书,有什么资格说我成绩不好?你走开,别管我。
”王老师走进家中,才知道孩子不为人知的一面:由于家中贫困,孩子从小自尊心强而且又非常自卑,觉得为什么偏偏是自己生活在这样的“破烂”家庭。后来,王老师与小张耐心沟通,并在多次家访后持续跟进,同时与义工团队联系,对小张家庭开展了帮扶和救助。
“现在小慧的变化可大了。感恩日为同学举行家务活动分享会,对父母孝顺,与老师也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王老师兴奋地说。
导师入户家访!
这样的家访事例还有许多。通过家访,教师育人的活力也被激发出来。
“虽然晚上9点多才回到学校,但我了解到佳琪的家庭状况和思想情况,心情沉重,我以后要多关注这个孩子。”高新一中张老师在家访记录本上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小马,高新一中八年级学生,瘦高的身体,戴一副眼镜。如果不开口说话,根本感觉不到他与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原来,他是一个有听力障碍的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业的压力、与同学沟通的障碍,让小马对读书产生了恐惧,甚至几次对妈妈说不想上学了。
班主任雷老师的家访打破了这个僵局。那天晚上,雷老师对家长说:“千万不要把孩子的缺陷当负担,多一点阳光心态,孩子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不仅如此,雷老师与其他任课教师专门进行沟通,有针对性地对小马提供帮助,尽可能找时间为小马开“小灶”,要求其他学生多和小马相处,不要让小马感到孤独。
小马进步很快,现在的他不仅性格开朗,而且还获得了全校“三好学生”等光荣称号。
在高新一中,马春广校长将家访的形式形象地比喻为“234”。“2”即每个月,导师与学生共进午餐、促膝交流两次,通过共进午餐这种轻松的方式导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分担学生的哀愁烦恼,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和心理动态;“3”即导师每个月,都要三次走进家庭进行家访,通过对孩子家庭的深入了解和交流,会让导师和学生的关系变得融洽,随后导师对学生的各项指导也能水到渠成;“4”即导师与学生每个月要谈话四次,学生也会主动通过座谈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中的情况。
“教师家访升华了教育的意义,唤醒了教师的育人激情,找到了教师工作背后的成就感。”马校长说。
重新拾起家访的法宝,让“老树发新芽”,产生的效果有目共睹。马校长欣喜地说:“家访,访出了教师成长的内驱力,访出了家校合作育人的新篇章,撑起了孩子身心健康的保护伞,成为带动优良家风建设的助推器。”
毕业典礼上学生难忍与导师分离而流泪
家访搭建学校、家庭“爱心桥”,访出“校家同创”新合力
长期以来,社会总习惯性地将教育的重担全部推给学校,认为家长只不过是配合者、旁观者。但马校长在一次家长会上的一席话,让家长茅塞顿开。“打个比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如同开股份公司,学校教师只是CEO,学生家长才是董事长;对孩子来说,学校只是阶段持股人,家长才是终身持股人。”自此,“合伙人”言论在高新一中深入人心。
高新一中每月“三次家访”深受家长好评。每个月,学校的导师们都会“分包到户”,逐家逐户进行三次家访,汇报子女学习、生活状况,共商孩子教育问题;定期邀请家长带孩子来校“回访”,为学校挑毛病、提建议;学生考试以后,家校联动分析孩子学习得失,帮助孩子取得进步。有些家长会后久久不肯离去,围着教师问学习、问生活。
在高新一中,家访活动与2013年实施的“全员育人导师制”工程有机结合,奏响了协同育人的“最美和声”。
针对留守儿童缺少有力监护的问题,高新一中将党员学习教育与教师师德结合起来,创新育人形式,与在校住宿留守学生结对帮扶。
七年级的年轻语文教师小乐,辅导了两名4个留守儿童。刚开始与学生小任接触时,留给乐老师的印象是“特别爱打架,脾气暴得很,谁都不敢动他”。但此后与小任的无数次谈心,乐老师却对这孩子越来越心疼:“生活在离异家庭的小任,得到的温暖太少了。”乐老师经常到寝室教小任整理内务,教他包水饺、辅导他功课,还专门在学校开辟出一块种植园地,与他一起劳动。
“现在的小任可是好学生,语文成绩经常考第一,也变得乖巧懂事了。”乐老师笑着告诉记者。
如今,学校的党员导师和孩子们共同体验生活场,假日走进大自然,奉献爱心各行一善。党员教师的深情厚意,如一股股温泉在留守学生的心间流淌和润泽。
马校长告诉记者,所谓“校中建家”,就是扩大和延伸学校教育的外延,把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主动“揽”到学校来做。“校中建家,一个班级成了一个大‘家’,一个寝室、一个餐席、一个学习小组成了一个个小‘家’,班主任、任课老师成了他们的‘父母’,同学成为他们的‘兄弟姐妹’。”
导师与学生们共进午餐
“在这里,我们学会了生活,学会了自重自信,享受到了‘家’的温馨。”七年级学生小吴说。
“开展家访活动、实施‘校家同创’工程,让我们找到了家校合作的‘最大公约数’。”学校教研室主任赵秋娟说。
家访兴家风、淳民风,访出文明新高度
作为高新一中“全员育人家访制”思路的提出者,马春广校长认为,这条路子是走对了。学校自实施家访制以来,通过教师、学生、家长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得到家长的普遍认同。
下一步,学校将不断总结完善“全员育人家访制”策略,激励教师写出心得体会或共层次水平的文章,相互学习不断改善,提高导师育人水平;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完善导师考核制度、小组评价制度等。除了定期举办以学生成长导师制为主题的展示活动外,还要加强交流,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通过与兄弟学校、省内外等各相关学校互动交流,以及参加其它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充分展示学校特色。
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关怀,导师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在班级管理中形成整体合力,营造了宽松的教育氛围,潜移默化地达到了教育目标。家访制不仅加强了师生家校的沟通,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在快乐中成长的氛围,也逐渐构筑起一种真诚和相互关爱的校园文化。
它有力地促进教师队伍自身素质的提高,加强了家校沟通,增强对孩子的全面教育,进一步规范了家校联系制度,承担起对家长的指导责任,并牵手家长共同承担对学生的教育责任。
“孩子成长需要‘三足鼎立’。学校先要做好自己,树立良好校风,再往前一步,关注和影响家庭,再往前延伸去改变社区、居民,影响社会。看似小小的家访,却是小教育撬动大社会的法宝。”马校长道出了自己的体会。
“老学生”到校看望导师 难忘导师情
因为执着,所以馨香!近年来,高新一中繁花似锦,先后荣获全国首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河南省教育系统示范家长学校、郑州市中小学德育先进单位、郑州市青年文明号单位、郑州高新区少先队优秀中队、郑州市教育系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学校、郑州市教育科研基地等荣誉称号。
风华正茂!
郑州高新一中“全员育人家访制”活动已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今后还会有哪些长效机制建设促其惠及千家万户,更好地淳民风、正社风、清国风?马校长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全员育人家访制’活动要与‘两学一做’、教育精准扶贫、关爱留守儿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进家校合作等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常态化、制度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