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妇幼保健院徐冬梅】徐冬梅:做儿童阅读的点灯人(图)
我对亲近母语的研究和实践,始自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反思。14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做好两件事,一是倡导儿童阅读推广,二是促进儿童母语教育改革。这其实就是一件大事:让儿童母语教育回到常道,就是回到儿童,回到母语,回到教育的本意。
如何才能学好母语
首先,母语教育要从儿童出发,坚持儿童本位。这10多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和实践儿童文学的教育和适合儿童的文学教育。儿童处在文学期和艺术期,他们的母语学习必须是有趣味有意义的精神活动,绝对不能变成毫无意义的听说读写的工具化的训练,这种训练是对儿童身心的伤害。老师必须有这样的自觉和意识。有了这样的自觉和意识,我们就能在教室里,在童年,为孩子们点亮一盏灯,送来他们需要的光芒。
儿童需要文学,他们生命的成长需要韵律,需要故事,因此他们天生喜欢童谣,喜欢民间故事,喜欢童话,喜欢儿童故事,喜欢动物小说。文学阅读和教育是儿童学习语言最好的内容载体、途径和形式,因此小学母语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为儿童提供更丰富、更优秀、更多的和儿童深层心理结构对接的材料和母语学习的环境。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课程内容大于一切,也就是只要你做一个点灯的人,你把好书带到孩子们面前,并且用各种鼓励的方法让孩子们读完,你就完成了50%的教学。
如果你还能带领孩子们做阅读的分享和探究,那么你就更是一个好的老师。相反,如果你觉得自己很负责任,你每天只在那儿教教材,给孩子布置大量的练习,你越认真就越可能在伤害他们的童年。要相信经典的力量,相信文学的力量,更要相信儿童的潜能。
其次,儿童的言语发展一定是在言语实践中完成的,一定要认识到阅读是儿童最重要的言语实践活动。阅读是母语学习的核心环节。母语学习的环节是从听读,到说话,到阅读,最后到写作。但是并不仅是这样一个简单的线性的流程。
阅读在不断地推进孩子的听说能力和写作能力。因此通过对现状的分析,10多年前我们就认识到,只研究如何教教材,只研究微观问题,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小学语文教学体系的。因此我们找到了儿童阅读这个切入口,探索将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和文学教育结合起来,一方面适切的文学文本是儿童需要的;另一方面,因为和儿童的心理结构对接,儿童可以非常好地把文学阅读转化为他的语言。
儿童的语言发展和文学阅读是互为依存的两个层面。
十年来我们做了什么
10年来,我们一直在倡导儿童本位的母语教育理念。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儿童发展成为最好的自己。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一个健康的儿童都能学会母语,母语教育必须和儿童的天性合作。儿童是天生热爱旋律、韵律和故事的,因此诵读诗歌、讲述故事、分享阅读,用文学教育和艺术化的方式传授知识是最好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