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十六次学生代表大会提案答复汇总

2017-11-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第二十六次学代会提案答复汇总提案:将军路校区东区教学楼建成已久,但使用率较低.到西区上课对东区学生不便(提案人:毕然.李璐晗)答复:东区启用前,教务处关于东区.西区教学分布进行了方案调研.由于东西区教学楼距离较远,因此在教学分布方案上需避免学生课间跨越东西区上课.鉴于我校公共课.全校性课程.部分专业课程存在跨年级.跨专业合班上课的情况,设计了高年级(大三.大四)以东区为主要教学开展区域.低年级(大一.大二)以西区为主要教学开展区域的方案.通过此方案,有效地避免了学生1-2(5-6)节与3-4(7

第二十六次学代会提案答复汇总提案:将军路校区东区教学楼建成已久,但使用率较低。到西区上课对东区学生不便(提案人:毕然、李璐晗)答复:东区启用前,教务处关于东区、西区教学分布进行了方案调研。由于东西区教学楼距离较远,因此在教学分布方案上需避免学生课间跨越东西区上课。

鉴于我校公共课、全校性课程、部分专业课程存在跨年级、跨专业合班上课的情况,设计了高年级(大三、大四)以东区为主要教学开展区域、低年级(大一、大二)以西区为主要教学开展区域的方案。

通过此方案,有效地避免了学生1-2(5-6)节与3-4(7-8)节上课校区跨校区流动的问题。在我们对东西区教学分布方案调研时,就已经对提案所提建议内容进行了研究。

提案所提方案存在一些难题,主要是以学院、学生住宿校区安排上课校区,则无法解决跨学院、跨专业合班上课而导致的1-2(5-6)节与3-4(7-8)节上课校区跨校区流动的问题。如《电工与电子学》,此课面向全校大二学生开设,教学班组成上跨学院、跨年级,如将住在东区的1、2、6院安排在东区,其他学院安排在西区,那么1、3院合班上课的学生必然有学生在1-2(5-6)节与3-4(7-8)节上课校区不同,无论此课安排在东区或西区,都会导致课间学生从东区走至西区或从西区走至东区上课。

分级教学课程由于完全打散学院、班级授课,跨校区流动问题更为突出。教务处为此做了分析测算,以学生住宿校区安排学生上课区域会导致课间两个年级三分之一的学生(2700人)跨校区流动。

(教务处)提案:将军路校区教学设施、各专业实验室设备、系统落后,或损坏严重(提案人:戴犇、孙潇然、高玲、李璐、霍达、胡康华、胡臻、秦昌、刘京)答复:工科专业实验教学仪器价格较高,“十一五”期间,由于学校办学经费紧张,部分设备的修购不够及时,加上学生总量增加,实验教学设备使用频率高,损坏较为严重。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不断加大实验教学投入,尽快改善实验教学仪器设备。

(教务处)提案:实验课程师资不足;学分较低。(提案人:李璐)答复:实验课程师资不足的原因有二。一是学校扩招后,而教学队伍和实验教学资源增加与学生人数的增加速度相比较慢。二是实验教师职称晋升、学习培训机会少,岗位留人难。

学校正在深化人事改革,改革实验教师引进和职称评审机制。“十一五”期间,学校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对人才培养方案做了修改,在不增加实验学分的同时,大大增加了实验课程的学时数,表面上看是实验课程学分低,其实我们的学时数是大大增加的。

在“十二五”期间,学校会努力克服困难,深化教学改革,努力解决学时和学分匹配的问题。(教务处)提案:教务处网站学分查询系统较为落后,学生使用不便。

(提案人:孙雷)答复:目前教务系统中已提供学分分类别查询功能,可按各课程类别分别显示计划学分和学生已获得学分。今年暑假,我们将对系统进一步完善,增加各课程类别欠缺学分显示和提醒功能,便于广大学生更详细地随时了解本人学分情况。

(教务处)提案:上下课铃声过于单调。(提案人:潘承彬)答复:现将军路校区1号教学楼上下课铃声为轻音乐,但有部分师生反映音乐铃声不太正式,没有上课下课的气氛。我们会综合考虑各位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在传统上下课铃声后再加播音乐铃声,创造良好的课间氛围。

(教务处)提案:调整课间交流时间,全年作息时间应按照冬季作息时间、夏季作息时间分类。(黄鹂、聂芃潇)答复:由于东西区的存在,无论采用任何方案,学生、教师上课东西区摆渡问题都无法完全避免,经过实际调查,教师下课整理、步行、课前准备及上下楼时间需30分钟,所以大课课间时间为30分钟。

每节课程50分钟是学校多年来一直采用的规范时间,教师授课内容、教学大纲也是按照50分钟来组织撰写,调整每节课时间会使得教师授课上产生混乱。

对于小节课间时间较短、7-8节与晚上上课时间间隔不足的问题,教务处将为此进行调研。由于作息时间是全校工作组织的时间表,需要谨慎调查研究。

对于学生所提时间表,调研过程也会充分考虑。(教务处)提案:我校教材循环利用情况差,资源大量浪费。应由学校或学生组织构建教材重复使用体系。(提案人:孙潇然、高奇、贾鹏超)答复:构建教材重复使用体系,的确可以节约资源,也可以减少同学们费用支出。

但是现今各学科发展迅速,教材更新较快,作为需要不断接收和跟踪最新知识和信息的大学生,如果每届学生使用的都是上一届学生的教材,会影响学习。

另外,教材并非在课程学习和考试完毕后就结束使命,很多教材还是同学们今后专业学习和专业工作中的参考书和工具书,很多同学愿意长期保留所用教材。所以由学校统一购进一届的新书,每届同学使用完后再由学校统一收回再发放下一届的想法是好的,但比较理想化。

我们会充分考虑同学的建议和循环使用教材的需求,逐步建立多种形式的旧教材供需沟通渠道,如建立校内二手教材网上供需版块,为校内学生间二手教材的供需提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