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表里山河生态美好 探秘山西 三晋大地 表里山河

2019-08-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000年文化看北京,3000年文化看山西,5000年文化看山西",太行以西,黄河以东的三晋之地,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悠久的历史在这片黄色的土地上留下了太多的痕迹,太行山水.黄河文明.长城古韵,有着太多的遗存等着我们慢慢探寻.塑造表里山河生态美好 探秘山西 三晋大地 表里山河第二次抵达山西,踏着沉重的脚步,走上这片厚重的土地,走过晋祠,走过娘子关,走过五台山,走过应县木塔,走过恒山悬空寺,最终,抵达大同云冈石窟.在这一条堪称经典的线路中,探秘山西的文明.实用信

“1000年文化看北京,3000年文化看山西,5000年文化看山西”,太行以西,黄河以东的三晋之地,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悠久的历史在这片黄色的土地上留下了太多的痕迹,太行山水、黄河文明、长城古韵,有着太多的遗存等着我们慢慢探寻。

塑造表里山河生态美好 探秘山西 三晋大地 表里山河

第二次抵达山西,踏着沉重的脚步,走上这片厚重的土地,走过晋祠,走过娘子关,走过五台山,走过应县木塔,走过恒山悬空寺,最终,抵达大同云冈石窟。在这一条堪称经典的线路中,探秘山西的文明。

实用信息

塑造表里山河生态美好 探秘山西 三晋大地 表里山河

食在山西 山西美食众多,这一次的探秘山西之行,也是美食山西之行,一路走一路吃,用舌尖感受山西。“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在山西,面食是不可不吃的。然而,来到山西才发现,面条远不止主食这么简单,凉菜、热菜、汤羹,煎、炸、烹、炒,处处都可见“面”。

塑造表里山河生态美好 探秘山西 三晋大地 表里山河

此行,吃了很多面,但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山西面食博物馆,了解山西面食文化,惊叹山西面食技艺,品尝山西地道佳肴,还可以同时欣赏陕西民俗表演。 面食之外,吃到最具特色的,便是头脑。

头脑是太原市特有的知名早点,有“名吃中华,首推头脑”的说法,由明末清初著名文人,医学家傅山发明,是由黄芪、煨面、莲菜、羊肉、长山药、黄酒、酒糟、羊尾油配制而成。本地人超爱的味道,作为游人的我们,或许不太适应,却依旧有尝的必要。

宿在山西 作为旅游大省,山西的基础设施健全,或许没有太多奢华的酒店,但各地酒店的可选择性较多,性价比较高。在太原入住的山西君宸大酒店,不是太原最豪华的酒店,但是距离太原机场和火车南站较近,距离山西晋祠也不远,交通便利,设施齐全,房间宽敞大方,是差旅的不错选择。

行在山西 山西省地处中国中部地区,邻近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石家庄等城市,陆空交通便捷,铁路、公路、航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覆盖,出入便捷。山西地大物博,旅游景点众多,抵达山西后,建议自驾或者包车,可以自由选择游玩路线,体验山西的不同风情。

山西晋祠,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

“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第二次来到山西,终于走进了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传说中的晋祠,在古建、塑像、匾额、碑刻、柏树、泉水之间,穿越千年。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

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祠堂也改名为“晋王祠”,后又名“晋祠”。之后,在岁月的流逝中,在朝代的更迭中,晋祠经历多次重修和扩建,不断变换着模样。

南北朝时,文宣帝高洋推翻东魏建立北齐,将晋阳定为别都,“大起楼观,穿筑池塘”,扩建晋祠。隋开皇年间(581—600年),在祠区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贞观二十年(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晋祠,撰写碑文《晋祠之铭并序》,以“金阙九重”,“玉楼千仞”形容晋祠,并又一次进行扩建。

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在晋祠大兴土木,修缮竣工时还刻碑记事。宋仁宗赵祯于天圣年间(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此后,铸造铁人,增建献殿、钟楼、鼓楼及水镜台等,以圣母殿为主体的中轴线建筑物次第告成,逐渐形成了如今的格局。

▼晋祠山水,见证时光 晋祠位于太原西南的悬瓮山麓,背负悬山,面临晋水,依山就势,凭水添姿。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悬瓮之山,晋水出焉……,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亭,结飞梁于水上。”比晋祠更古老的山水,见证着晋祠在时光中流转。

晋祠的山,是巍峨的,“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是晋祠的天然屏障。晋祠的水,是流动的,“晋祠流水如碧玉”,为肃穆的晋祠添了几分灵气与动感。

晋祠的树,是苍劲的,“虬枝横槊倚云孤”,用苍老的身躯,写尽了岁月的沧桑。 晋祠的水,流得很远。“神哉叔虞庙,地胜出嘉泉。一源其澄静,数步忽潺湲”,范仲淹诗中的嘉泉,便是晋水之源,晋祠难老、鱼沼、善利三泉。

难老俗称南海眼,语出《诗经》“在泮饮酒,既饮旨酒,永锡难老”,为“晋阳第一泉”;鱼沼,因“圆者为池,方者为沼,又因其内多鱼,故名”;善利,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鱼沼、善利时流时枯,难老泉则在汩汩流出,常年不息。

守护着难老泉的,是北宋年间的难老泉,亭上悬挂着的“难老”匾额,为清代著名学者傅山所书,是晋祠三大名匾之一。 山水之间,古树犹存。“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欧阳修诗中的古柏,依旧苍劲,在圣母殿左侧倾斜,枝叶覆在殿宇之上,守护着晋祠。

古柏相传为西周时所植,与难老泉、宋塑侍女像一同被称为“晋祠三绝”。周柏之外的其他古树,同样伫立了数千余年,郁郁苍苍,与晋祠一同在时光中老去。

巍峨的山,古老的泉,苍劲的树在晋祠相濡以沫了数千年,共同写下了晋祠的山水绝唱。自北齐开始,晋祠的山水,便引来了诸多文士官僚。“爱山水,常游晋祠”的北齐大丞相斛律金来了;“盛唐之时,雅爱晋祠山水,游览最久者”的李白来了;“至晋祠爱山水之胜,游览不忍去”的欧阳修来了……无数文人骚客闻名而来,在来去之间,留下诗歌、散文、楹联,诗文名句赞晋祠胜境,题字联匾壮古建雄姿。

“巍巍冠盖日纵横,景其美兮,景其淑兮,景其灵兮,晋阳混耀无双地; 混混原泉时潋滟,清且涟漪,清且直漪,清且沦漪,山右声名第一区。”悬挂于晋祠大门之上,卧虎山人刘大鹏所作的这幅对联,是晋祠山水最真实的写照。

▼晋祠建筑,穿越古今 然而,晋祠的美,超脱于自然。那些千年前的建筑、雕塑,穿越古今,承载着自然之外的意义。散文大家梁衡老师在《晋祠》一文中,详述了晋祠的山水之美、建筑之美。有幸与梁老有数面之缘,得梁老赠书,书中一文详细阐述了梁老写《晋祠》时所发现、表达的美,他眼中的晋祠,是一种既有自然的又有社会和艺术的综合之美。

而这社会艺术之美,便在于晋祠的建筑、塑像、匾额、碑刻,在于古人的留存。晋祠有案可查的成百的古建筑,自北齐至明清,千百年来屡颓屡修、或废或兴,难以计其时代。

短短半日,没能一一认识,只是,漫步于晋祠,在古建“三绝”前停留,触摸千年前绚烂的文化艺术。 圣母殿,晋祠古建三绝之一,始建于北宋天圣年间,是晋祠的主殿,也是晋祠现存最古老的建筑。

圣母殿高19米,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黄绿琉璃瓦剪边,雕花脊兽,四周围廊,殿前廊柱上木雕盘龙八条。殿的内部采用减柱法,扩大了空间,是中国规模较大的一座宋代建筑。

圣母殿内的宋代泥塑圣母像及侍女像、女官像,是我国现存宋代泥塑中的珍品,除圣母像两侧的小像是后来增补的外,其余都是宋初原塑。主像圣母端坐木制的神龛里,其余侍女分列龛外两侧,圣母凤冠蟒袍,神态端庄,侍女手中各有所奉,或侍饮食起居,或梳洗洒扫等,个性鲜明。

塑像生动自然,只可惜,为了更好的保护,已经竖起了围栏,只可在殿外远观。 晋祠古建三绝之二,是圣母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雕柱,雕于宋元佑二年(1087年),八条木龙各抱一根廊柱,怒目利爪,栩栩如生。

圣母殿与献殿之间的鱼沼飞梁,建于宋代,是晋祠古建三绝之三。鱼沼飞梁架于鱼沼之上,古人有“架桥为虚,若飞也”、“飞梁石,陵跨水道”之说,故名飞梁。

鱼沼飞梁为十字形桥,东西桥面宽阔,连通献殿和圣母殿,南北桥面下斜,沼中立有34根小八角形的石柱,这种形制奇特的十字形桥梁,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赞叹,“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

” 晋祠的楹联匾额甚多,每一个匾额的背后,或有着深刻的内涵,或有着动人的故事,没能一一探寻,只是着重了解了一下“水镜台”、“对越”、“难老”晋祠三名匾。“水镜台”正封闭维护,未能一睹真容。

“难老”挂在难老亭中,守护着难老泉。“对越”为太原县举人高应元所提,语出《诗经》“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 晋祠太久远,太厚重,半天的时光,囫囵吞枣,用镜头记录了现实的晋祠,却无法用文字,描述出心中的晋祠。幸而,“亭台树石之胜,必待名流宴赏,诗文唱酬以传。”而我,也得以从前人的诗文楹联中,认识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晋祠。

娘子关,万里长城第九关

都说不到长城非好汉,那你到过娘子关吗?娘子关位于山西平定境内,这座雄关古堡建于隋末唐初,扼守太行山腹,曾是晋冀的咽喉要地,有着万里长城第九关的美誉,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娘子关相传为为平阳公主聚将御敌之所。

唐高祖李渊的三女儿平阳公主,嫁给了关中侠士柴绍。公元617年,李渊在太原策划起兵反隋,派人密召柴绍。柴绍急于前往,但又犯愁,如果带着公主一起去,就会暴露目标;抛下公主,又怕她孤身一人,有什么不测。

公主为免除柴绍的后顾之忧,力劝柴绍。丈夫走后,她立即变卖家中资产,来到乡下,号召农民联合起来反抗隋朝的统治,村民纷纷响应,很快就聚集了数百人。不久,她又派人说降附近几支起义军,形成联合,声威大震。同年9月,公主派精兵万余人,与李世民会师。

此时柴绍也带兵来会合。公主自立幕府,旗号为“娘子军”。为了纪念平阳公主,当地人们就把这个平阳公主率兵起义的地方称为娘子关。 门洞上额的“京畿藩屏”四字彰显着娘子关曾经的显赫地位,然而,如今的娘子关,与万里长城的其他关隘一样,早已没有了军事功能,却承载着长城厚重的历史。登上娘子关,在古堡上看一场夕阳,梦一场战火。

“楼头古戍楼边寨,城外青山城下河”,娘子关不仅有险要的山,还有流动的水,有湖水瀑布、水上人家。娘子关下的娘子关村泉眼众多,积流成溪,沿街入巷,穿家入户,形成了北方难得一见的“小桥、流水、人家”。人们在屋前的流水中洗衣、洗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与泉水相关。

五台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中国佛教素有四大名山之说,山西五台山,则居于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以“山避最早,境地最幽,灵贶最赫,故得名独盛。”同时,五台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齐名,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

这一次,来到“金五台”,不是为了朝圣,却依旧,虔诚的前行。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不是一座山,而是五座环绕的山峰,因峰顶平坦宽阔如台,故名。东台望海峰,建有观海寺,供奉“聪明文殊”;西台挂月峰,建有法雷寺,供奉“狮子吼文殊”;南台锦绣峰,建有普济寺,供奉“智慧文殊”;北台叶斗峰,建有灵应寺,供奉“无垢文殊”;中台翠岩峰,建有演教寺,供奉“儒童文殊”。

虔诚的朝圣者会走遍五台山的山路,朝遍五台,拜过五个台顶的文殊菩萨,俗称“大朝台”;只上台怀镇的黛螺顶朝拜,则称为“小朝台”。而我们此行,只是到了台怀镇的寺院群,在山脚遥望五台。

▼佛经载记,建寺最早 五台山是四大名山中唯一在佛教经藏中有明确记载的名山。东晋高僧佛驮跋陀罗所译《华严经》中记载,“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而佛教经典《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世尊确切指出,“我灭度后,于此南赡部州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佛经载记,世尊金口亲宣,文殊师利菩萨应化中国五台山,为众生演说佛法。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寺院建筑最早的地方之一。自东汉永平十年,天高僧竺叶摩腾、竺法兰白马驮经,来到中国洛阳,次年,离开洛阳,来到清凉山时,发现这里不仅是文殊菩萨演教和居住地,而且还有一座阿育王佛舍利塔,且山形地貌与释迦牟尼佛修行弘法的印度灵鹫山非常相似,遂奏请汉明帝在此修建规模宏大的灵鹫寺,为显弘信之意,汉明帝又加“大孚”二字,这就有了显通寺的前身,“大孚灵鹫寺”。

显通寺是五台山的“开山之寺”,其后,历代建寺不止,五台山渐成佛门圣地。北魏时期已建成大规模寺庙群,北齐时五台山有200余座寺庙,唐代最盛时,五台内外佛刹多达360余座,“会昌灭佛”之后,宋代还有72座,明时回升到104座,清末民初达到112座。

随着岁月的变迁,如今五台内外尚存寺院47座,虽比不上全盛时期,却依旧规模宏大,不容小觑。站在台怀镇上,无论看向何方,总是能见到寺院,或居于山脚,或藏于山间,或置于山顶。没能一座座寺庙慢慢的走进,只是在塔院寺前驻足,宏伟的寺院,旺盛的香火,虔诚的信众,便以让我的脚步得以停歇,心灵得以安放。

▼汉藏共存,宗派齐全 五台山是中国唯一汉传、藏传佛教并存的名山,汉、藏、蒙、满、土、苗、朝鲜等多民族僧俗共居一山,律宗、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真言宗、禅宗、净土宗诸宗并弘,独一无二,地位神圣。

唐代时,西藏流传五台山是“人间刹土”,吐蕃遣使求五台山图,传说松赞干布曾派人在五台山修建寺院。元代时,忽必烈帝师八思巴及其弟子曾驻锡五台山,传入萨迦派。明代时宗喀巴弟子释迦也失将黄教格鲁派传入五台山,菩萨顶、金刚窟等成为格鲁派寺庙。

清代诸帝更是在五台山大兴黄教,以皇家建筑同等规格修缮菩萨顶,蒙藏活佛信徒、王公亲贵络绎不绝,藏传佛教兴盛一时。 如今,每年依旧有大量藏传佛教活佛及信徒专程来到五台山朝拜。

在塔院寺前,便遇见了一位自四川色达佛学院的大师。从色达到五台山,因为心中的信仰,朝圣之路,也变得不再遥远。 作为佛门圣地,千百年来,五台山迎接着诸多高僧大德参访、弘法。北魏法聪大师在五台北寺弘传《四分律》,唐代华严宗四祖清凉澄观大师奉敕在五台山撰《华严经疏钞》;唐代天台宗志远大师在五台山大华严寺弘传《摩诃止观》;唐代玄奘大师的大弟子窥基大师在五台山造玉文殊像,写《大般若经》;唐代开元三大士之一的密宗大师不空三藏在五台山建金阁寺;唐代净土宗第四祖法照大师也曾于竹林寺倡导五会念佛法门;晚唐赵州从谂禅师曾九次行脚五台参访善知识。

过去,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至十五,都会举行规模盛大的“大誓愿会”,通称六月大会,中外高僧云集。

唐麟德年间,师子国(今斯里兰卡)释迦密多罗大师上五台山朝礼文殊菩萨;仪凤元年,北印度罽宾国僧佛陀波利大师到五台山,后又回国取来《陀罗尼经》,刻于经幢。日本名僧灵先、圆仁、碉然等大师都曾到五台山参学、朝礼。

不是虔诚的佛教徒,走进五台山后,却不想再继续前行,只愿闻着寺院的香火,踏着山路前行,登顶五台。以至于,乘着车,翻过山峰时,依旧不停的回望,回望山间的寺院,回望山中的沟壑,也回望五台的曾经。

应县木塔,中国第一木塔

终于来到了应县木塔,这座曾让建筑学家梁思成“半天喘不出一口气来”的建筑奇迹,这座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古建。对古建只有粗浅的了解,面对应县木塔时,心中却有着朝圣般的庄重。 它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它于2016年获吉尼斯世界纪录最高木塔认证,2017年以来奥地利、挪威等地才开始建造更高的木结构建筑,用现代技术打破应县木塔的纪录。

然而,真正走进我心底的,并不是这些高大上的标签,这些享誉世界的荣耀,只是眼前伫立了近1000年的木塔本身。

应县木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的佛宫寺,本名为释迦塔,只是“应县木塔”这个俗称,更为人所知。应县木塔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金明昌六年(1195 年)增修完毕。1000年前的工匠,耗时140年,不用一颗铁钉,用3000吨木制构件,搭积木一般,建了一座相当于20层现代高楼的木塔。

▼屹立千年,风雨不倒 纯木结构的建筑,或因天灾,或因人祸,很容易在千年的时光中灰飞烟灭。应县木塔,却地震不倒、战火不毁、雷击不焚,在千年的时光中,历经磨难,依旧屹立,屹立成建筑史上的奇迹。 元大德九年四月,距离木塔80公里的大同发生6.

5级强烈地震;元顺帝时,应州大地震,塔旁舍宇皆倒塌,唯木塔屹然不动;明朝时,山西灵丘一带曾发生9级强震,房屋倒坍,而 120 公里之外的木塔丝毫无损;近代,邢台、唐山、大同一带的几次大地震,均波及应县,木塔曾大幅度摆动,但强震过后,木塔依旧。

据《应县木塔史话》记载,1926 年,冯玉祥的军队与阎锡山的军队在此大战。此次战争中,木塔共中弹 200 余发,大受创伤。

1948 年解放应县时,守城的国民党军队以木塔为制高点设立了机枪阵地,木塔被 12 发炮单击中。神奇的是,颗颗炮弹都穿塔而过,并未在塔中爆炸。 千年前,大国工匠便用精湛的工艺,用一块块木头书写了应县木塔的传奇。近千年的时光中,应县木塔经历了40余次地震,200余次枪击炮轰,无数次电闪雷击,无数次风吹雨淋,却有如神助,安然如昨。

▼全木世界,斗栱大集 应县木塔之所以能以全木之身屹立千年、风雨不倒,不是因为谁将它划在了保护圈内,而在于木塔结构的刚柔相济与斗拱的相互作用。 木塔外观为五层,实为九层,每两层之间都设有一个暗层,从外部看是斗拱平座结构,具有很强的装饰性;从内看则是坚固的结构层。

这些暗层大量使用斜撑构建,保证了结构刚性。由柱头枋构成的闭合木框起着圈梁作用,木塔的结构体系如一个刚性很强的八边形套筒,其中斗拱起着关键的稳定作用。

应县木塔共使用斗栱 54 种、480 朵,为中国现存古建筑之最,堪称“斗拱”博物馆。斗栱由多个小型木块铺叠而成,可以承上启下,连接各层柱、梁、枋,也可以悬挑屋檐。当大风、地震来临时,斗栱就像一个可松可紧的弹簧,可以吸收动能,保护主体结构不受侵害。

在全木的世界外徘徊,震撼于古代工匠的匠心独运,技艺精湛,也理解了第一次见到应县木塔的梁思成,为何会在给林徽因的信中这般形容木塔,“今天正式去拜见佛宫寺塔,绝对的overwhelming,好到令人叫绝,半天喘不出一口气来。

这塔真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极了,佩服建造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

▼木塔匾额,书法大观 为了更好的保护木塔,木塔内部已经关闭,作为游人,不能一步步的走进木塔,一级级的登上木塔,见不到木塔内部辽代的佛像、壁画,这是一个遗憾,为了木塔,我们却宁愿保留这份遗憾。而悬于木塔之上的匾额,则是我们可以仰视,可以瞻仰的。

塔上共有牌匾48块,赫然悬于塔躯的各个部位。这些牌匾为历代前来观瞻礼拜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佛门人物所提,无论书法之精湛,还是文意之隽永,都堪称上乘。 这些匾额中,有借佛力和奇景,赞颂木塔,宣扬帝力的;有赞颂木塔雄姿和精湛建筑艺术的;有借木塔书法个人情怀的。

这些匾额中,不乏书法精品,成就了应县木塔“书法之塔”的美名。 第三层塔檐下三字匾额“释迦塔”,是木塔匾中最古老、最珍贵的一块。

由金代王鞴所书,丰润饱满,为颜体中之佳品,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在应县木塔的五层檐下,悬挂着的是“峻极神工”匾。此匾为朱棣于永乐四年(1406)北征时所题,立意冷峻高远,笔势神采傲拔。

悬空寺,世界十大最奇险建筑之一

2010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世界十大最奇险建筑,恒山悬空寺上榜。事实上,悬空寺在国人的心中,同样是一处值得深究的奇特之地,它占地很小,悬在悬崖峭壁上,堪称精致,但诗人李白写下“壮观”二字后,尤觉不够,又添了一点,旅行家徐霞客也评其为“天下巨观”。

听过太多关于它的传说,见过太多关于它的照片,这一次,终于抵达。步履匆匆,来到悬空寺下时,已近日落,峡谷中已经没有了阳光,心情,却是激动的,像多年的夙愿,终于得尝。远观、近看,然后,一步步走进寺院,向来不恐高的我,在走上空中步道时,虽没有任何异常,却也不得不为这悬而不倒的绝壁危楼叫绝。

▼绝壁危楼,悬而不倒 悬空寺位于恒山脚下,金龙峡内西岩峭壁上,“面对恒山,背倚翠屏;上载危崖,下临深谷,凿石为基,就岩起屋;结构惊险,造型奇特。”悬空寺建于北魏晚期,后各代屡次重修修葺,明清时期,建筑达致极盛,如今的悬空寺,多为明清遗存。

公元398年,北魏天师道长寇谦之在仙逝前给弟子留下遗训,建一座空中寺院,以达“上延霄客,下绝器浮”。天师仙逝后,他的弟子精心选址,最终定在恒山的千尺峭壁上,经43年,动工修建。

其选址之险,是悬空寺最初的传奇。 悬空寺的选址,不是纯粹的追求险要,追求刺激,而是另有深意。寺庙处于深山峡谷,四周大山阻隔,减少了阳光照射的时间;谷口狭小,让塞外凌冽的大风变得柔和,同时保证了寺庙的通风干燥。

悬于崖壁,山下山洪泛滥时,免于被冲刷,山崖顶峰突出部分像一把伞,使寺庙免受雨水侵蚀。天然的屏障,使得悬空寺在千年的时光中,少受日晒,免遭雨淋。 悬空寺面积不大,大小殿宇40余间,沿崖布局,一字排开,渐次增高。

“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马尾,就是这些上接楼阁栈道,下至岩石的红色立木。这些立木共30根,被分为三组,分别被设置在两个楼阁和栈道下面。乍一看,悬空寺似乎就是靠这三祖立木支撑在悬崖上。

事实上,悬空寺真正的受力点在栈道下边伸进岩石深处的木柱上。这些木柱巧妙的利用力学原理,巧借岩石暗托,使真正的重心撑在坚硬的岩石里。其建筑之奇,使得悬空寺“悬”而不危。 寺院建筑不同于平川寺院的中轴突出,左右对称,也不同于山地宫观依山势逐步升高的格局,因地制宜,顺其自然,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是在寺院建筑中少有的自由。

走进悬空寺,攀悬梯,跨飞栈,穿石窟,钻天窗,走屋脊,在立体的空间里,在悬空的崖壁上,移步换景,用双脚丈量,用眼睛探究,悬空寺的结构之巧。

悬空寺建成至今,已1500多年,在千年的时光中,随着河床淤积,地面抬升,原本离地面足有90米的全寺制高点三教殿,如今仅余50多米。

然而,纵使不是原来的高度,带给我们的震撼,也已经足够。 千年的时光,可以起很多高楼,也有很多高楼坍塌,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而悬空寺,这座绝壁危楼,经历了山崩、经历了地震、经历了千年的风雨,却依旧屹立不倒。这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建筑的奇观。悬空寺跨越时间的洪流,以一木一椽,以最立体最生动的形式,展示着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

悬空寺面积不大,大小殿宇40余间,沿崖布局,一字排开,渐次增高。“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马尾,就是这些上接楼阁栈道,下至岩石的红色立木。这些立木共30根,被分为三组,分别被设置在两个楼阁和栈道下面。

乍一看,悬空寺似乎就是靠这三祖立木支撑在悬崖上。事实上,悬空寺真正的受力点在栈道下边伸进岩石深处的木柱上。这些木柱巧妙的利用力学原理,巧借岩石暗托,使真正的重心撑在坚硬的岩石里。其建筑之奇,使得悬空寺“悬”而不危。

寺院建筑不同于平川寺院的中轴突出,左右对称,也不同于山地宫观依山势逐步升高的格局,因地制宜,顺其自然,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是在寺院建筑中少有的自由。走进悬空寺,攀悬梯,跨飞栈,穿石窟,钻天窗,走屋脊,在立体的空间里,在悬空的崖壁上,移步换景,用双脚丈量,用眼睛探究,悬空寺的结构之巧。

悬空寺建成至今,已1500多年,在千年的时光中,随着河床淤积,地面抬升,原本离地面足有90米的全寺制高点三教殿,如今仅余50多米。

然而,纵使不是原来的高度,带给我们的震撼,也已经足够。 千年的时光,可以起很多高楼,也有很多高楼坍塌,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而悬空寺,这座绝壁危楼,经历了山崩、经历了地震、经历了千年的风雨,却依旧屹立不倒。这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建筑的奇观。悬空寺跨越时间的洪流,以一木一椽,以最立体最生动的形式,展示着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

▼三教合一,包容并蓄 悬空建筑之外,寺院独特的“三教合一”,同样是宗教文化奇观。悬空寺原名“玄空寺”,“玄”出自道教的教理,“空”出自佛教的教理。悬空寺虽名为“寺”,却是中国古代佛、道、儒合一的寺庙,也是中国仅存的一所三教合一的寺庙。

悬空寺分为三层,均为木架结构,寺内佛堂、道殿双全。佛教的三佛殿、释迦殿、地藏殿、观音殿、迦蓝殿,道教的太乙殿、三宫殿、纯阳殿,佛道共存的关帝殿,佛、儒、道共处一室的三教殿。

没有明显的界限与阻隔,佛、儒、道三教,在这里合流。 最高处为三教殿。所谓三教,即佛、道、儒。三教殿里,正中端坐着佛祖释迦牟尼,左边是儒家始祖孔子,右边是道教始祖老子。三教始祖共处一室,教化世人,开悟人生。

佛教“普渡众生”、儒家“和为贵”、“仁者爱仁”,道家“无量度人,礼度为先”的思想在这个悬空的寺院得以融合、升华。 听过很多佛道争山的故事,却是第一次,见到三教合一的实例。悬空寺麻雀虽小,却大肚能容,包容万千。

全寺80多尊神像中,还有尧、舜、禹,以及关云长,他们各自代表着不同的信仰,却在这里和谐共处。 悬空寺能够在时光的荒野中留存1500年,在边塞民族融合之地,在历代战争的金戈铁马中完好无损,或许,在建筑的智慧之外,还因为它的“三教合一”的包容,囊括四海的豪迈。

云冈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此行的最后一站,来到闻名已久的云冈石窟。云冈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十六公里的武周山南麓,十里河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雕刻面积达18000余平方米。

造像最高为17米,最小为2厘米,佛龛约计1100多个,大小造像59000余尊。云岗石窟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佛教艺术东传中国后,第一次由一个民族用一个朝代雕作而成皇家风范的佛教艺术宝库,代表了公元5世纪中国高超的石窟艺术成就。

云冈石窟原名武州(周)山石窟寺,明代改称云冈石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武州川水又东南流,水侧有石,祗洹舍并诸窟室,比丘尼所居也。其水又东转迳灵岩南,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

云冈石窟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公元460-465年)、中(公元471-494年)、晚(公元494-525年)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各异。 “昙曜五窟”是云冈石窟最早开凿的五个洞窟,因为是在高僧昙曜的指导下开凿而得名。洞窟平面呈马蹄形,穹窿顶,仿照古印度的草庐,每个洞窟都有一扇门和一扇窗,中央的佛像身材高大,占据了洞窟的主要部分,外壁满雕千佛,在中国石窟凿刻传统中十分罕见。

云冈石窟形象的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记录了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在中期,云冈石窟集中了全国的优秀人才,以其国力为保证,进而雕凿出更为繁华精美的云冈石窟大窟大像。石窟的汉化风格发展迅速,洞窟平面呈方形,通常具有前后室,壁面布局上下重层,左右分段。中期出现的中国宫殿式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龛,广泛应用于后世的石窟建造。

晚期,北魏迁都洛阳,云冈石窟大规模的开凿活动停止,亲贵官吏、邑人信众开凿了200多个中小规模的窟龛,形状多样复杂,更加突出的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半日云冈,走进一个个洞窟,在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造像中流连忘返,又一次的惊叹古代工匠的鬼斧神工,感慨山西文明的辉煌灿烂。午后,自云冈石窟返程,身已动,心却依旧停留在石窟中,想要仔细聆听,知道一个个造像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