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加孚老家】季加孚:北大肿瘤医院如何节约患者时间
看病难这种老大难问题,症结很大一部分存在于患者不得不花时间和精力用在就医等待和来回奔波上,挂号排队需要时间,医院间辗转诊疗需要时间,平时身体有些小问题想咨询奔波医院也需要时间。就在大家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时候,时间悄然流逝。7月24日,北大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做客北京城市广播,介绍北大肿瘤医院如何节约患者时间。或许医院的这些举措可以让患者的时间浪费少一些,流逝的慢一些。
一站式预约诊疗
一直以来,患者看病往往会像购物一样,直奔医院而没有预约习惯。北京肿瘤医院则试图改变患者就医的观念,大力推进了预约诊疗服务,借此希望可以解决患者看病难问题。北大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认为,预约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优化整个就医流程,缩短患者等待时间,让医疗资源能够充分得到利用。
据了解,北京肿瘤医院2012年6月1日起就开始实现全部号段预约,鼓励患者通过网络、电话、窗口,还有诊间等各种方式进行预约。一方面,医院加大挂号比例,细化分科和专业挂号,增强分时段预约就诊;另一方面通过医生工作站,社区转诊,就诊平台,专家团队内的层级内预约等各种渠道实现复诊预约和跨学科预约,让病人能够尽量安心,省时省力。
多学科远程会诊
很多得了肿瘤和癌症的患者,病情都十分复杂。各个医院间来回奔波,多数情况下却因为当地医疗条件等各种因素所限,治疗效果总是不明显。癌症对于这些病人来说就等于直接宣判了死刑。
“面对这种疑难杂症,我们现在比较推崇多学科治疗模式。这种模式效果比较好,在北京地区乃至全国,我们都在推广。”季加孚透露,“包括我们在内的很多医院都建立了远程会诊,包括视频会诊和案例讨论。”
季加孚院长讲述了下面这个让他印象十分深刻的真实故事。
“一天晚上,已经7点多了,医院的门诊早已结束。当时我正在会议室参加消化道肿瘤MDT多学科的会诊,和各个学科的专家在一起讨论一个病例,决定根据情况做出一个合理的建议。会议结束,刚一出门,突然一个患者扑通跪在地上,说要救救她。
当时把我吓了一跳,马上把她扶起来问怎么回事。她就简单地介绍了她的情况。她姓安,42岁,是一名胃癌患者,在老家青海被诊断为胃癌晚期,卵巢转移合并腹水。经过2周期的化疗,效果并不明显,当地医生束手无措,这对于她来说几乎等于宣判了死刑。
抱着最后的一线希望,她来到北大肿瘤医院求治。当时各个学科的专家都在,包括外科、内科、影像科还有病理科等等。我们就进行了医院内部的多学科会诊,给她进行了合理的术前治疗,之后还给她做了手术。目前来讲她的状态很好,上个月来复查,还十分感谢我们。”
季加孚表示,对病人和家属来讲,及时给予会诊其实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另外,如果能够进行远程会诊,还可以很好地解决来京经济费用问题。所以北京肿瘤医院现在建立起了远程会诊模式,和各个专家以及当地的医生具体讨论病人的情况,再给予建议,然后提供一个规范的治疗方案。如果病情有需要的话,可以到北京肿瘤医院再次就诊和治疗。这样还可以极大地减缓患者辗转奔波的劳苦,节约很多时间。
据悉,从2010年5月开通远程会诊以后,北京肿瘤医院覆盖了包括内蒙、山东、河南、黑龙江、湖北在内的大概16个省市自治区,和百余家医院合作为一千多名患者提供了远程会诊服务。不仅效率特别高,而且准确。同时如果有问题,还可以随时网络在线进行交流。
全媒体平台服务
北京肿瘤医院几乎囊括到肿瘤方面所有的优势学科,为了有效传递这种优势资源,同时打造医院自己的名片,医院还搭建了全媒体的平台,比如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等等。而且每个医生的名片上都有自己专属的二维码,病人只要拿手机扫一下,医生的姓名、性别、联系方式、出诊、专业特点等各种信息都出现了。
季加孚认为,对医生来讲,除了专业看病以外,公共健康的教育以及包括后期病人的治疗服务,尤其是科普宣传,都是很重要事情,要义不容辞地去把它当做公益事业来做。
“搭建全媒体平台,不仅可以拓展服务渠道,更重要的是便于病人了解,”季加孚说,“一般来讲,病人在见到医生时是最踏实的。24小时能够跟医生保持一种联系,心里就不会担心。”
在谈及医生的生活会不会被打扰时,季加孚表示,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工作再辛苦,也要为患者解决一些疑难问题。医生自身医疗技术水平需要提高,沟通水平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在诊治的病人过程当中,如果医生能够很好地沟通或疏通,解答病人和家属的疑问,整个治疗过程当中其实会显得更加地自如。
北京肿瘤医院除了对现有流程进行改造,包括预约挂号、多学科诊疗,还试图希望能够通过和社会资本来合作,建立一个医院管理平台,提供更多的服务,更好地满足患者不同层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