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选择息事宁人 张涛甫: 想要息事宁人难免引火烧身
近几日,陕西榆林孕妇跳楼案将舆论场搅动得沸反盈天。最新消息显示,院方引爆舆论围攻家属的情况说明,并不能站得住脚。榆林市卫计局决定对医院主要负责人和妇产科主任停职,并责成医院即刻对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整改。
面对舆论或者涉事另一方的压力,当事者时常会为了大事化小,慌不择言,不问是非曲直、责任大小,草草赔钱了事,或是把“责任人”一撤了之,生怕最终事实让自己难堪,或者让另一方讹上自己。这样一些看似消减舆论火势的灭火行为,非但未能有效化解舆论,反而是抱薪救火,让各方议论又“烧”了起来。这种欲速不达的舆情应对策略,在当下不在少数。
当下的舆论场极度敏感,稍有风吹草动,就会风生水起。这主要归因于互联网的“神功”。互联网将一个个孤岛似的舆论主体联成一个“天罗地网”,使得任何事件均可暴露在公共视野之下,即便藏在犄角旮旯,也可能被抖出来。掌控互联网舆论是异常困难的,面对舆论压力,几乎人人自危。至于那些处在舆论风口浪尖上的当事人,就更难左右自己的命运。
面对舆论事件,谁也不愿意被放在火上烤。当事方情急之下,本能地想息事宁人,希望公众视线尽快转移到下一个热点上。但舆论高压之下的潦草行动,易出昏招,并易引发次生灾害。这种急于摆平、不问是非的做法若成为一种趋势并引来越来越多的效仿者,长此以往对整个社会风气的污染将不可估量。
如今眼花缭乱的舆论事件可分为若干类型。每一类型的舆论事件经常会循环往复地出现,只是时间、地点和故事角色不一样。比如,医生与患者、城管与小贩、拆迁与钉子户等舆论事件,放眼望去均有相似之处。按理说,舆论事件的循环出现,有助于我们把握舆论规律,将昨天发生在别人身上的经验教训,用在今天的舆论应对上。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火烧眉毛之下,当事者为了眼前的苟且,缺乏长线考虑。有时,为了迎合对方诉求甚至不合理诉求,随手找个替罪羊,以平息汹涌的舆论。这种让“食物链”底端弱势者顶包的不负责任行为,即便一时抑制了舆论,也会让人寒心,以后还会有谁遇事冲锋在前、肩扛重任?
舆论不是洪水猛兽,我们对其既不可傲慢,也不能苟且。如今,傲慢者在减少,但苟且者似乎在流行。摊上“大事”之后,当事人若罔顾是非、放弃原则、无视规律,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尽快摆平,那他恐怕平得了一时,平不了一世。(作者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