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称炎黄子孙 为什么我们自称“炎黄子孙”?

2019-11-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国有56个民族,不少民族的老祖宗不是炎帝或黄帝 .因此,使用"炎黄子孙"一词需要看场合.对象.在重大的宣传活动中,还是采用"中华儿女"."华夏子孙"或"中华民族子孙"一类词为好.学界很多人对"炎黄子孙"的称呼能否代表"中华儿女"有所争论,这一问题的争论主要是因"炎黄子孙"称呼既具有血缘性又有很强的文化性.为什么我们称炎黄子孙 为什么我们自称"炎黄子孙&qu

我国有56个民族,不少民族的老祖宗不是炎帝或黄帝 。因此,使用“炎黄子孙”一词需要看场合、对象。在重大的宣传活动中,还是采用“中华儿女”、“华夏子孙”或“中华民族子孙”一类词为好。

学界很多人对“炎黄子孙”的称呼能否代表“中华儿女”有所争论,这一问题的争论主要是因“炎黄子孙”称呼既具有血缘性又有很强的文化性。

为什么我们称炎黄子孙 为什么我们自称“炎黄子孙”?

一、“炎黄子孙”

1、称呼的萌芽

“炎黄子孙”称呼的来历,最早可以定位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战国时期史书《国语. 周语下》记载太子晋言:“……夫亡者岂无宠? 皆黄、炎之后也。”说那些失去姓氏的人不是没有人爱,他们也都是黄帝和炎帝的后人。

为什么我们称炎黄子孙 为什么我们自称“炎黄子孙”?

三国时期著名史学家韦昭说:“鲧,黄帝之后也;共工,炎帝之后也”,“虞、夏俱黄帝、颛顼之后”,由此可以认为“黄、炎之后”就是“炎黄子孙”称呼的萌芽了。

秦汉以来,随着“大一统”观念的出现,司马迁在《史记》里,以“五帝”为开端,编排了一个系统而完整的华夏血统。他在《三代世表》里说: “舜、禹、契、后稷,皆黄帝子孙也”。首次提出了“黄帝子孙”一语。

为什么我们称炎黄子孙 为什么我们自称“炎黄子孙”?

东汉班固在《汉书·魏豹、田儋、韩王信传》里说:“周室既坏,至春秋末,诸侯殆尽,而炎黄唐虞之后裔尚犹颇有存者。”这里所言的“炎黄之后裔”,虽与《国语·周语》里太子晋说的“黄、炎之后”,都在讲历史上的兴替,自认为炎帝、黄帝之后代,但在用语词序上有所不同。

魏晋、隋、唐、宋、明等汉族朝代,沿用汉制在其国都设祠坛郊天及祭祀五帝。唐玄宗敕示: “三皇五帝,创物垂危,永言龟镜,宜有钦崇。”在京城内置一庙,春秋祭祀,由此开启了在京都立庙祭祀黄帝及炎帝的先例。

2、“炎黄子孙”称呼的过渡期

清末到上世纪 70 年代末是“炎黄子孙”称呼的发展期,这一时期人们已经将“炎黄子孙”作为独立用语,在日常生活和报刊著述中使用。

文献资料显示,这一时期最早使用“炎黄子孙”用语的是康有为,1899 年 4 月,流亡加拿大的康有为在一次演讲中说:“我国皆黄帝子孙,今各乡里,实如同胞一家之亲无异。”,这一时期革命派和改良派就“炎黄子孙”称呼是全体中国人的代名词还是汉族的代指进行了争论,1903 年邹容在《革命军》中描述说:“满洲人与我不通婚姻,我犹是清清白白皇帝之子孙也”。这一时期“炎黄子孙”和“黄帝子孙”的称呼都各有使用。

3、“炎黄子孙”称呼的定型

上世纪 80 年代后期,“炎黄子孙”称呼已经普及了。

二、“华夏”

1、“华夏”一词萌芽

“华夏”一词,在《尚书·武成》里已有述及。

《武成》里说,周武王攻灭了商纣,建立了周王朝, “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恭王成命”。意即:华夏、蛮、貊各族,没有不使自己的部族奉承天命归属周王朝的。

《疏》云:“华夏为中国也”,即指中原。

古书上为区别华夏本族和少数民族,往往把“华-夷”、 “华 -胡”、“夏- 夷”对举。

如我国历史上就有所谓“五胡乱华”, 《左传·定公十年》有“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之语,《孟子·滕文公上》有“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之语。总之, “华”或“夏”或合称“华夏”,古代均指中国。

为什么中国称为华夏呢?

从文化上考证,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左传·定公十年疏》从地理上考证,说是“我国民族旧居雍、梁二州之地,东南华阴,东北华阳。就华山以定限,名其国土曰华。其后人迹所至,遍及九州,华之名始广。华本同名,非种族之号。夏之名实因夏水而得,本在雍、梁之际,因水以名族,非邦国之号。”

三、“中华”

中、华二字出现以后,便大量见于春秋战国时期, 且“中”多与“国” 连称,“华” 与“夏” 互通, 中国、华夏、诸夏、诸华又为同义,共指华夏族。

但在先秦文献中,“中华”一词尚未出现。“中”与“夏”用于一个词组中,则首见于《管子·小称》所载:“中国诸夏,蛮夷之国。”

中国与诸夏连用,以与蛮夷之国对举, 有强调意。

从中各取一字则有“中夏”之谓, 在两汉时为人们经常使用。《后汉书·马融传》云:“是以明德耀乎中夏,威灵畅乎四荒。”

《后汉书·班固传》云:“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在此,“中夏”与“四荒” 、“四裔”对举,义同于华夏、中国。

“中夏”一名既出, 那么中华一名似也有迹可寻。 仿“中国诸夏” 而查“中国诸华” , 未见于先秦文献记载。

其首见于东汉高诱所注的《吕氏春秋·论威》 ,有吴王“北迫齐晋令行中国”一语, 高诱注“中国”为“中国诸华” 。这应是“中华”一词源起之前奏, 将其简化为与之意思相同的“中华”一词, 已是指日可期之事。

四、“中华”的涵义

从东汉高诱所注“中国诸华”的解释中,可知“中华”一词是由“中国、诸华”中各取一字合成的, 那么“中华”的涵义便应源于先秦时期的“中国”和“诸华” 。事实上,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与“诸华” 、“华夏”等词同义并互为通用, 具有地域、民族、文化、政治等方面的涵义。

1、地域含义

裴松之在《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评论说:“若使(亮)游步中华, 骋其龙光。”在此,游步“中华” ,显然是指驰骋于中原地区。 表明当时“中华”指中原地区, 已广泛为人们所认同。

以后, 随着各民族的不断融合以及汉民族分布区域的不断扩大,到隋唐时,统治者为了国家的稳定和统一,便很少以“中华”专指中原地区 ,而是被用来泛指其直接统治下的广大地区, 反映了汉民族群体的壮大和分布区域的日益拓展。

同时, 在某种程度上, 也折射出“华夷一家” 的大一统思想得到了加强 。此时,“中华”一词作为地域概念上的应用, 遂逐渐淡出历史, 人们更多地强调其民族和文化上的内涵。

2、民族含义

“中华”一词继承了先秦时期中国、诸华的民族内涵,成为享有礼乐文明教化的民族的统称,主要指的是华夏—汉民族, 是文化族名。

《资治通鉴》卷 104 载, 晋武帝太元二年(382), 苻坚执意攻晋 ,宗室苻融极力反对, 所持理由是“国家本戎狄, 正朔会不与人, 江东虽微弱仅存, 然中华正统,天意必不绝之” 。

由此可见, 华夷之别深深地影响了少数民族:华夏—汉族是当然的天下统治者,戎狄不能统治天下。 在此, 中华是民族称谓,即具有礼乐文明教化的人。

《宋书·谢灵运传》有云:“中华免夫左衽, 江表此焉缓带。”中华人士的“衣冠带” ,是华夏———汉民族的习俗,所以又有“衣冠士族”之称,华夏———汉民族如被少数民族统治, 自不免“左衽”矣

3、文化含义

与中国一词相比, 中华更偏重于文化内涵。这是由于“华”字本身就是一文化名词,含有赞美意, 以“华”命名华夏族, 则表征华夏族所具有的古代文明。

《唐律疏议·名例》云:“中华者, 中国也。亲被王教, 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梯,居身礼仪, 故谓中华。非同夷狄之语,被发左衽, 雕体文身之俗也。” 把中华解释为文明礼仪的意思,以与夷狄文化相区别。

中国人自认为只有自己具有文明教化, 遂把天下划分为具有和不具有华夏文化的两种人 , 以“中华”自称,而把其他少数民族及外国人称为“夷” , 撰写史书时, 往往将其归入东夷、北夷、西夷、西南夷之列, 以此显示中国人独有的文明教化。

例如,《旧唐书·东夷传·新罗传》载:“新罗号为君子之国,颇知书记,有类中华。以卿学术 ,善于讲话,故选使充此。到彼宜阐扬经典, 使知大国儒教之盛。”新罗国虽为“君子之国” , 但唐人仍视之为“夷” , 体现了中华士人强烈的文化优越感。

4、政治含义

“中华”具有的天下之中和华夏—汉民族、最先进文化等含义,历来又是与夷狄相区别的标准, 并以之确立政治上的尊卑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