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题韬论开悟】第251页 贾题韬论开悟

2019-07-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烦恼"中有十个叫作根本烦恼,即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和戒禁取见.身见--妄执身为我;边见--断.常二见,前者执我死后归于断灭;后者执我恒常不变.邪见--拨无因果.见取见--坚执前面几种"见"是绝对正确的,不容易怀疑的.[贾题韬论开悟]第251页 贾题韬论开悟戒禁取见--外道的不合乎客观规律的不正确的修行方法;不应当做的偏要去做,错误地认为逆而动之才可解脱,证得涅槃自由.疑--对四圣谛的真理心怀猜疑.以上都是见惑!这些不正确的疑惑,只有见道后才

“烦恼”中有十个叫作根本烦恼,即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和戒禁取见。身见——妄执身为我;边见——断、常二见,前者执我死后归于断灭;后者执我恒常不变。邪见——拨无因果。见取见——坚执前面几种“见”是绝对正确的,不容易怀疑的。

【贾题韬论开悟】第251页 贾题韬论开悟

戒禁取见——外道的不合乎客观规律的不正确的修行方法;不应当做的偏要去做,错误地认为逆而动之才可解脱,证得涅槃自由。疑——对四圣谛的真理心怀猜疑。以上都是见惑!这些不正确的疑惑,只有见道后才能断除!

【贾题韬论开悟】第251页 贾题韬论开悟

见道所断,故云见惑!其余贪、嗔、痴、慢等都不是仅靠见道就能断尽的。因为他们是与生俱有的。所以必须在见道之后一步步修持才能够断尽的;以其为修道之所断,故名曰“修惑”。

修惑又有三界九地之不同。欲界是五趣杂居地,主要因其有饮食欲、男女欲、睡眠欲及嗔害过慢等等。我们要看一个人有没有定力,关键地是看他是否离“欲”了,如果没有,那即使其有呼风唤雨甚至出神入化之能,也绝非已得正定,他必须会入魔而无由究竟解脱!

【贾题韬论开悟】第251页 贾题韬论开悟

色界、无色界是非定不能到的。这两界分为八个地,修道所要断的烦恼,不光是欲界,而是包括色界、无色界的烦恼统统要断!贪嗔痴慢不但是欲界中有,色界、无色界照样也有!在三界九地中,修惑都分上、中、下三品烦恼,总起来就有八十一品烦恼,这些烦恼在修道位上要一起断尽。

如何断?从欲界的第一品开始断,断至第六品,就可证得“一来果”,也就是说修行者还要来人间受生一次。前五品的渐断过程则称为“一来向”,——即言其不断地趋向一来果。

待断了七、八二品就是“不还向”,断了第九品就证得了“不还果”。以上之二果二向是断了欲界的修惑而得的。证了不还果便出了欲界。如果接着再一品一品不停止地修断下去。一直到第八十品这段过程中的渐修渐断就叫“阿罗汉向”,尔后得“金刚喻定”,顿断第八十一品惑而一举证得阿罗汉果,从此永超三界,修道位至此乃告完成,进入无学道,又称为究竟道。

十二因缘是用来说明怎么样由烦恼而带来苦果的最好公式。(一)“无明”即是惑,就是没有智慧的错误的认识,执着我、我所而不放。这个实我就是烦恼的总根子,一切苦果都是从这个总根子而来的。由这无明而导致身、口、意等的错误行为,这就是(二)“行”,行也就是“业。

无明与行就是前生的因。(三)是“识”,有了前生造作之业为基因,就使识带着这个业因来投胎受生。(四)是“名色”,就是精神与物质结合体的初级形状。(五)为“六入”,即逐渐生成了六根。

(六)是“触”,是由六根对六尘而产生的。(七)“受”,乃是触生出来的苦、乐、舍等感受。此五支就是由前世之因而感生的现世的五种苦果。这五种苦报的程度如何,完全由前世的业因而定,绝对不能依今世的意志为转移。

(八)是“爱”,既然有了苦、乐、舍之三种不同的感受,就必然要因所乐而生起爱恋之心。(九)是“取”,有了爱,接下来便是由爱而生的取著而据为己有。(十)即“有”,因取而有,有了什么?有了感招来生(依报而受苦、乐)的因。

此来生报之因由今生之爱、取、有而来,它也是绝对不会平白无故地消失的;它就象档案一样把你所造作的善善恶恶之业一件一件地给你储藏起来,一旦机缘成熟,便引生你应得之报!

如我小时候读过的书,有一段时间是一点也记不起来了,但现在却又觉得记忆犹新。这就说明,一经我们过目的东西都会牢牢地落在自己的意识即记忆的田地里。我们有时之所以会记不起来,是因为我们的念力微弱,当时没有充份地起作用,并非把那个东西的印象给丢失了。

有些人因某种不适意的事情就乾脆自杀了,但你杀坏的仅仅是你的色身,你自己所造的业不仅依然存在,相反地由于你的自杀,又给自己增添了新的罪业!又如两个冤家对头,即使一方把对方杀了,而对方对你的仇恨你却永远也杀不尽,相反地使对方更加对你恨之人骨。

因为并不是只要把人的身体消灭了,也就等于把人对你或你对人的恨也消灭了。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实在是深得此中之“三昧”啊!(十一)生,即是由今生之业将感招来生之报。(十)老死,由生而老,由老而死,是人类共许之绝对真理,谁也违背不了这个真理!

按照小乘的讲法,道不外乎三十七道品。一是四念住。我们的“念”是驰逐不息的,现在怎样才能使这个念安静下来呢?这里有四种方法:①观身不净。人身从里到外本来不净,而今误认为净饰打扮,这就是“净倒”!只要通过辨析体察,从根本上认识身实不净,就能够把“净倒”的烦恼断了。

②观受是苦。苦就是“乐倒”。众生妄认苦痛为乐逸,现在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精审周遍的思维,知道了我们所受到的快乐刺激等其实都是难以言说的痛苦,就可以把“乐倒”的烦恼除掉。

③观心无常。世间一切都是刹那万变的,而众生妄认为恒常不变的,这就是“常倒”。只要通过观心之变幻无穷就可断除“常倒”的烦恼。我们刚才心中所思想的与现在所思所想的就大不一样。这样的不一样,众生每天每时每刻不知有多少!

④观法无我。宇宙间山石金木及众生身心内外等皆无实性,无主宰力、而众生妄执为有,且认为各有实性、有主宰力、有我、有我所等等,实际上一切法都是要依赖条件才能存在的,离开了一定的条件就无所谓“法”的存在,更谈不上对于“法”有主宰力了。

以上就是对常乐我净四烦恼的正确看法,依靠四念住对治这四烦恼。 其次是四正勤。①已生恶法令断;②未生恶法令不生;③己生善法令增长,④未生善法令生起。

三是四神足。前面的四正勤是“戒”,这四神足是“定”。入了定,就会有了“堪能”,这样,你想作的事就有力量去完成了。我们所说的得“无眼通”、“天耳通”等等,都是依定力来实现的。据说虚云老和尚五十多岁时在高(日文)寺参禅,一日在禅定中忽觉光明迸发,清楚地看见某位师父正在打扫厕所!

再看,又见许多帆船沿江而下。出定后一问。果如定中所见。这就是“定”的功用。“定”的另一名称叫“神足”,分为四种:①欲:由希求的意乐增上而得定;②勤:由精进增上而得定;③心:由修止而得定:④观:由理观行而得入定。

四是五根。四正勤与五根两者实际是同一内容,只是前者力弱,后者力强。内容是:①信:相信三宝,相信因果,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就无上之佛道。

②精进:对所有善法能排除一切困难而不断进取。③念:对应断应修念念不忘。④定:一心不乱而安住禅定。⑤慧:对所学所修通过如理的体察思维而得见正确的知见。 五是五力,力即力用,能破恶成善。

力有五种。即:①信力,信根增长,能破诸种疑惑。②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心懈怠。③念力,念根增长,能破诸般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④定力,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发起诸禅定。⑤慧力,慧根增长,能遮止三界见思之惑。

六是七觉支。这是开悟时必须具备的七个条件。①念;对一切善法恒忆恒思,永无忘失。②择法:如理如量,抉择审定。③精进:勇猛前进而不生退屈。④喜:欢喜。因见道而生喜乐。⑤轻安:由见道之喜乐而产生的轻松安稳自在舒逸的一种感觉。

⑥定:身心远离粗重,具有心一境性。⑦舍:正直、平等,随无功用而转。 七是八正道。八正道又称八圣道:①正见:正确的见解。②正思维:由正见面生起的思想活动自然是正确的思维。

③正语:知见正确,思维正确,所表达出来的语言当然不是胡言乱语。④正业:身、口、意三业清净,住于正行。⑤正命:以正当的行为养活维持自己的生命。⑥正念:正如正念,思想纯正。⑦正精进:积极修学正道而永不退转。

⑧正定:精进勤修止观而永不散乱动摇。 以上就是道谛中所说的具有代表性的三十七菩提分法,也是小乘修法的精要所在。现在,我向大家提一个问题。请大家看:在小乘的修法中,从四念住开始到八正道为止,这三十七道品的中心指导思想是四圣谛,而四圣谛中最重要的法门就是四念住。

四念住的四种观法,主要是对治常、乐、我、净四倒,通过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直到八正道,整个的精神唯在于解脱个人的烦恼,以自利为本位。

对自己以外的众生应采取什么态度呢?四念住里没有提到。再看四谛:“苦”──世间的种种苦报;“集──苦的原因;“灭”──证的果位,“道”──证灭的方重点同样在于自我解放。一句话,对众生应采取什么态度,我们在小乘的修法和观点里怎么也找不到明确的答案。

我们不妨又退一步讲,如果一个人只为了个人解脱,而解脱的途径是在于断烦恼。也就是说,只有断了烦恼才能解脱。那么,再请问:采取三十七道品的这种只顾自己的修行方法是否能断除烦恼呢?我们举个例子:有两个人,一个人说他不爱财,其实他手中没有一文,空空如也!

另一个也说他不爱财,口袋里却有数亿万之巨款,但他全部拿出来支援国家建设,自己却过着极其俭朴的生活,你说这两个都自称不爱财的人相比之下哪一个更可靠一些?又如:一个人很讲究各种修养,因此逃避到深山穷谷整日面壁而坐,吃饭穿衣全赖别人供养,自然表现得心平气和的,怎么也不会跟他人吵嘴打架,更谈不上无事生非了。

而另一个人却天天从早到晚积极参加社会建设,也总是心平气和的。请问:在修养上,这两个人哪一个更可靠一点呢?哪一种行为比较可取呢?谁断烦恼的力量要大一些呢? 因为,阿罗汉由资粮位、加行位、修道位一步步地修行,只断了烦恼而没有断尽习气,以致还要退,甚至于以自杀来保持所证之果,其症结就在于他们采取自利的断烦恼的修行方法本身有点不妙。

所以,他们的神通功用必然是有限的;因为他们脱离了众生、脱离了社会,失去了彻底解除烦恼的好环境和功德之源。

小乘果位没有什么可羡慕的。理论上,小乘必然要趋向大乘。而事实上,原始佛教并没有停住脚,紧接着就是部派的争鸣,把原始的教义推向较有系统的组织而深化了。随着印度的社会发展,又促使部派佛教内在的矛盾的暴露,产生了要求新的统一的学说适应新的。大乘学就这样应运而生。

这段拈花公案虽然历史上没有确切的记载,但是从禅宗来讲倒是一个绝妙的话头,它脱卸了语言文字的牢笼。在表现方式上从呆板的教条灌输上升到艺术化,佛只拈了一朵花当作鞭影,迦叶破颜一笑便奔空绝逸,这是何等美妙的一幅启人心灵的图景,又是什么宗教框框所能范围?请大家记住,佛教在宗教里头其特点是无神论者,而禅宗在佛教里又是把宗教气氛化为艺术的光芒了。

如果你能理解禅宗师弟友朋之间见面的问答和种种生动活泼的作略,表现为行动或偈颂诗歌等种种方式,你会感到那都充满着拈花的气氛,如同和法界觑面。

所以要是从历史的角度上来说,它未必怎么样,但要是从另外更高一层来讲,那么它真正可以从中宣窥释迦牟尼佛的心髓。因此假定要说这段公案是另外一个人编的,那么我说那个人就是释迦牟尼佛,浩浩三藏,千经万论,无量妙义,消归千一花一笑,不具正法眼的人,如何能有这种手眼,这样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