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台的由来】禹王台区简介概况
开封古称大梁,又名汴梁,是一座具有两千七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均在此建都,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尤其是北宋时期,开封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都市,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惊世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和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生动地描绘了古都开封当时的繁华景象。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独特的北方水城,使开封当之无愧地享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美名。 禹王台区位于开封市的东南部,被称为古城的南大门。
她的前身为南关区,是2005年开封市行政区划调整成立的新区,因千年古园禹王台坐落于此而得名。新区面积60平方公里,人口15万,辖两个乡和五个街道办事处。禹王台区交通便利,陇海铁路穿境而过,310国道横贯东西;东临阿深高速、106国道,西傍京广铁路、京珠高速,距新郑国际航空港仅50公里,南靠日南高速,北临连霍高速。
开封火车站、长途汽车中心站均在辖区内。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使禹王台区成为豫东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禹王台区旅游资源丰富:千年古塔——繁塔,是开封现存最古老的地面建筑;千年古园——禹王台,记载着大禹治水的英雄事迹;著名的开封古城墙,见证着铁马冰河的征战岁月.
.....众多的名胜古迹,使禹王台区成为中外游客理想的旅游和度假胜地。 禹王台区地处豫东平原,土地肥沃,雨水充沛,农副产品十分丰富,种植、养殖业发达,是开封市菊花、蔬菜的重要产出地和奶牛养殖基地。
辖区的南郊乡是享誉国内外的菊花生产基地,是国家命名的唯一一个菊花之乡。每年金秋时节,古城大街小巷千姿百态的菊花大多源于这里,使前来观赏的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禹王台区成为国内外有识之士投资兴业的沃土。
禹王台区工业发展前景广阔。当前,禹王台区把“一园两带”作为发展工业的重中之重:“一园”,即国家确定的14个精细化工生产基地之一的开封市精细化工产业园。该园区位于禹王台区汪屯乡,是承接发达地区化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是郑汴洛工业走廊隆起带的东部起点,是开封市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重要支撑。
整个园区规划占地15.3平方公里,分为生产、生活、行政和商业服务四个功能区,在生产区,分为食品添加剂、基础化工原料和农药农用化学品三个组团。
目前,园区已储备工业建设用地2000余亩,为企业随时入驻提供了极为理想的发展空间。“两带”,即辖区沿310国道和机场北路两侧工业经济带。
两个黄金工业经济带目前规划工业建设用地2000多亩,可供兴办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纺织印染、耐火材料等工业企业。“一园两带”中,已有兴化化工、巨龙化工、元通纺织、鹏达印染、明星衡器等数十家企业入驻,为禹王台区工业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随着一大批工业企业入驻“一园两带”,一个崭新的工业大区正在崛起。
地名由来:以开封城南门关得名 【行政区划】 禹王台区辖5个街道、2个乡:三里堡街道、新门关街道、繁塔街道、官坊街道、菜市街道、南郊乡、汪屯乡。
【历史沿革】 1953年设置南关区。 1996年,南关区面积10平方千米,人口11.7万人,辖6个街道:三里堡街道、官坊街道、新门关街道、菜市街道、五一街道、繁塔街道。区政府驻三里堡街。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区总人口119343人,其中:五一街道29257人、菜市街道16545人、三里堡街道24096人、官坊街道16989人、新门关街道15552人、繁塔街道16904人。
2004年,南关区辖区东起惠济河,与顺河区搭界,西与经济开发区接壤,南邻南干道,同郊区毗邻,北依南城墙和鼓楼区相连。
面积18平方千米,人口12万人。辖五一、三里堡、官坊、菜市、新门关、繁塔6个街道办事处,26个社区。 2005年5月30日,国务院(国函[2005]44号)批准,调整开封市市辖区和开封县部分行政区划:将开封市南关区的五一街道划归开封市鼓楼区管辖;开封市南关区更名为开封市禹王台区;将郊区的汪屯乡、南郊乡(不包括浅河、牛墩、刘寺、杨砦、杨寺庄、蔡屯、小王屯、南柴屯、丰收岗9个村)划归禹王台区管辖。
实际调整情况:将郊区汪屯乡、南郊乡(不含浅河、牛墩、刘寺、杨砦、杨寺庄、蔡屯、小王屯、南柴屯、丰收岗9个村委会)以及顺河回族区滨河路中段、东段路南侧文环、宋南、羊尾铺划归禹王台区。
行政区划调整后,禹王台区辖5个街道办事处、24个社区居委会和两个乡、32个村委会,面积57.05平方千米,人口14.83万人。 截至2005年12月31日,禹王台区辖6个街道、1个乡:五一街道、官坊街道、三里街道、菜市街道、新门关街道、繁塔街道,南郊乡。
禹王台区气候概况
禹王台区地处豫东平原。地势平坦,地质构造稳定,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适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土地肥沃,年平均降雨量670毫米。农业有着良好的基础和开发前景,农副产品十分丰富,盛产各种果蔬,其中优质大蒜、汴梁西瓜响誉海内外。